蜘蛛侠2

动作片美国2004

主演:托比·马奎尔,克斯汀·邓斯特,詹姆斯·弗兰科,阿尔弗雷德·莫里纳,罗斯玛丽·哈里斯,J·K·西蒙斯,唐纳·墨菲,丹尼尔·吉里斯,迪伦·贝克,比尔·努恩,范妮莎·费丽托,阿西夫·曼德维,威廉·达福,克里夫·罗伯逊,泰德·雷米,布鲁斯·坎贝尔

导演:山姆·雷米

播放地址

 剧照

蜘蛛侠2 剧照 NO.1蜘蛛侠2 剧照 NO.2蜘蛛侠2 剧照 NO.3蜘蛛侠2 剧照 NO.4蜘蛛侠2 剧照 NO.5蜘蛛侠2 剧照 NO.6蜘蛛侠2 剧照 NO.13蜘蛛侠2 剧照 NO.14蜘蛛侠2 剧照 NO.15蜘蛛侠2 剧照 NO.16蜘蛛侠2 剧照 NO.17蜘蛛侠2 剧照 NO.18蜘蛛侠2 剧照 NO.19蜘蛛侠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20:20

详细剧情

大战绿妖之后,蜘蛛侠帕克(托比•马奎尔 Tobey Maguire 饰)忍痛拒绝了他唯一的挚爱玛丽(克尔斯滕•邓斯特 Kirsten Dunst 饰),因为蜘蛛侠的身份会为自己和亲人带来巨大危险,帕克决定独立承担起蜘蛛侠的责任。  帕克一直在忙于应付各种挑战:学习超能力的灵活运用;在超级英雄与平凡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下隐藏自我、小心翼翼地生活等等。帕克对玛丽越来越难以自拔,但是作为蜘蛛侠又不能对玛丽展开心扉。  好友哈利因为误会蜘蛛侠而一直处处与其为作对;唯一的亲人婶婶也对蜘蛛侠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怀疑。同时,新的挑战又出现了:邪恶而强大的章鱼博士。帕克在种种压力下肩负起蜘蛛侠的使命。

 长篇影评

 1 ) 简谈老版蜘蛛侠电影,和与新版的对比

蜘蛛侠老版第一部讲的是当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时所应该具备责任感,第二部讲的是男人要经受内心的孤独,生活的辛酸和命运的无奈,始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第三部讲的是人性都有明与暗的一面,自己最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当初的选择,自己的对手永远都应该是自己。而这些道理,在新版中却是什么也感受不到的,只是追求特效和华丽的打斗场面,却忽略了真正内在的东西。
Ps:看到超凡蜘蛛侠2的豆瓣评分是7.3,而蜘蛛侠2的豆瓣评分不过7.0,我都不知豆瓣网友是怎么想的,记得当时在美国某网站浏览蜘蛛侠系列电影评分时,蜘蛛侠1:8.9 蜘蛛侠2:9.1 蜘蛛侠3:7.6 超凡蜘蛛侠1:7.8 超凡蜘蛛侠2:5.6,现在回想起来,中外观众的品味是真不一样

 2 ) 最无奈的英雄

在所有美国式超级英雄电影中,我觉得比较特别的是蜘蛛侠2,年轻的男主角同时担负两个反差极大的身份,一面是万众瞩目的超级英雄,承担打击罪犯拯救城市的使命;另一面却是一个卑微无奈的小人物,为房租和温饱挣扎奔波,同时还要承受自己唯一的亲人的误解,最好的好友的误解,以及自己所爱的女孩的误解。这一切,对一个刚20出头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太过沉重了。

在影院看得眼泪盈眶。

特别是他在阻拦要出轨的电车后用尽了全身的气力,要掉下去时候,被车上的乘客拉住,然后全车人用手把他举过头顶一个接一个向车厢后传递的情景。在我离开电影院之后很久仍清晰的记得这一个让人心碎的镜头。

 3 ) 重温杂谈

为二次重启的《蜘蛛侠:英雄归来》做准备,今天重温了被誉为系列最佳的托比·马奎尔版《蜘蛛侠2》。只想说按照豆瓣这年头对漫改片的评分标准,这片不上8分简直是个笑话(我给9分)。顺带有些感慨,不吐不快:

套路让人犯腻的原因不在于套路本身,而是逐渐公式化后无惊喜的必然,但实际上只要把人设基础做足、紧扣明确(并非要高深)的主题叙事,即使是套路也不会失去感染力。

就以《蜘蛛侠2》为例,主角在这一部的主要挣扎在于:是善用天赐之能去救更多人,同时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亲人爱人的误会和不解?还是独善其身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对烧杀抢掠袖手旁观?急着去换服的Peter无奈抛下身处险境的婶婶,反被旁人笑话“你侄子真是个'大英雄' ”,只要你看到这一段,就很容易由衷体会到蜘蛛侠的困扰所在,还会为那句出于反讽却歪打正着的台词哭笑不得。这之后,在他救下一整列地铁的乘客而被众人托起、在他终于向Mary Jane向更多至亲爱人坦露自己身份的时候,你也自然就会感动,连“以前做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或者“我确实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这样无趣的台词都不必说,你就已经心生这样的感慨了。在这样充足的共情条件下,看到他打败坏蛋、抱得爱人归的情节,你真的还会嗤之以鼻吗?我欢呼还来不及呢。

反观现在的主流大片,一味的反套路,却没有通过扎实的剧作建立新的“套路”,有破无立,关键时刻最爱以插科打诨一笑带过。如那些急着赚钱的片商所愿,你确实一笑就过,从不会去较真那些粗制品的不合理之处,有人跟你说个连动机层面都算不上的逻辑bug,你说不定还会用“看大片就是看特效”这样的话去为它们反驳辩护......

新故事的虚浮比起旧特效的虚假,谁更无力?你以为爆米花就该、也一直是这个样子的,可事实上,曾经有很多良心的爆米花电影,不一定燃笑泪三点兼具,却会在你离场多时后,仍能在你心里留下点什么。它们以前出现过,现在越来越少了。

 4 ) 经典回顾影评系列之蜘蛛侠2

一,关于为什么重看

为什么重看蜘蛛侠呢》这个问题大概跟为什么重读经典名著呢类似?卡尔维诺告诉我们,正因为是经典,才值得重读,这好像是废话,跟“年轻人不要太气盛,不气盛那叫年轻人吗?”一样废话。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初读它的人好像在重读,读过它的人重读也仿佛是初读。这大概是我见过的对“什么是经典”最棒的诠释,也是比较浪漫的同义反复之一。在我看来,经典无非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节点。我觉得人总是在不间断的经历着什么,每个人当然有不同的经历,但是,有些时候,人们面临的问题总是类似甚至相同的,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话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不幸的家庭都是类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总之,不幸也好,幸福也好,当那些夹杂着或快乐或痛苦的经历被澄清,不幸与幸福也不过就是同义词,最后,到了人生所剩无几的时候,无非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罢了。

二、关于《蜘蛛侠2》

《蜘蛛侠》一直是我喜欢的系列电影,我记得第一步蜘蛛侠上映的时候我已经上了初中,那个时候,我上的是一所寄宿学校,校方怕我们一直住校无聊,就会定期组织我们去影院,《蜘蛛侠》第一部是我在影院看的,由于太过震撼,第二部已经上映,我就迫不及待的去租了盗版来看。今天重看后,一些事情开始在我脑子里浮现,关于爱,关于痛苦,关于那句著名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等等,我觉得,如果把各个国家当作人,那么,虽然经历有所不同,但也许,今天的中国也正处在某个是个人都要经历的发展的节点之上,而这个节点作为问题,美国曾经在某个时代遇到过。

无论是蜘蛛侠,还是蝙蝠侠,他们的存在折射出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张力的主要来源。彼得帕克与蜘蛛侠,布鲁斯与蝙蝠侠,一边是现实中的个人,一边是理想的英雄化身,当然,彼得比布鲁斯更市井一点,在电影里,他的窘迫,痛苦,无奈,怯懦相比于布鲁斯这种“精英阶层”其实更容易打动我们这些普通人。就这一点来说,蜘蛛侠2其实比黑暗骑士更接地气,它通篇在讨论这么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有能力站出来行正确之事的普通人,你到底该不该站出来?当然,彼得一开始就站出来了,因为伯父的一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彼得责无旁贷,我觉得支撑这一行为的是一种清教徒式的理想主义信念。这信念其实我们非常熟悉,如今人们不讲任何前提的高呼“自律使我自由”就是受到这种信念的影响,但事实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你何以自律呢?那个被移入每个普通人心中的“自律”总是影影绰绰的暗示着每个人都理应能够与上帝(理性)建立沟通,言外之意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变得理性,在保持理性这方面,彼得帕克为我们做了好榜样,你电影中看到,在彼得作为彼得活着的时候,面对生活的艰苦,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没有任何怨天尤人,他总是默默承受着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力求在做“彼得”和做蜘蛛侠之间找到最大限度的平衡,甚至为此一度要放弃对玛丽简的爱来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这个时候,蜘蛛能力逐渐消失似乎给了彼得一个顺势而为的借口,让他有理由卸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重担,做回一个普通人。他倒是也尝试着这么做了,在看到暴力时试着不去介入,在听到警铃时不再那么敏感,不再因为见义勇为耽误上课,不再因为惩奸除恶而错过约会……我挺喜欢彼得帕克做普通人这段,它告诉我,一个人是可以与自己达成和解的,一个普通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抉择是有理由选择逃避的。这不就是人吗?卸下了道德戒律的彼得在试着成为普通人,当然,普通人也能冲进火海救孩子,他只是救不了更多,普通人面对不公也会站出来,他只是更多为自己而战,但谁又能责怪已经尽力站出来的普通人呢?人们一般会责怪戴面具的人,因为面具代表着他不是凡人。这种人,他能够调动的资源比普通人多,或是比普通人更强壮,或是比普通人更聪明,亦或是比普通人更阴险,毒辣,冷静,有大局观……总之,他毕竟不是普通人,因此他被赋予面具,戴上面具,他就不再是一个普通人,他为自己带上了更大的责任,负上了更艰巨的任务。这些人,这些团体,这些政党,被寄予厚望,正如带上金箍的猴子,尘世间的爱再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与猴子不同,美国孙悟空彼得的金箍在他这个隐形清教徒的心里,而不是头上。

人说逃避可耻但有用,这话是多么的“反动”啊,但是,当我们觉得这话是借口的时候,是否也预设了蜘蛛侠这样一个清教徒的形象呢?能逃避,势必说明了逃避是有存在的余地的,逃避的之所以能够从简单的价值判断中脱离出来,成为“有用的”,不可耻的,说明人们变得宽容了,年轻时,男孩们幻想着女孩,女孩们幻想着男孩,一个幻想着心目中的英雄踩着七色彩云来娶她,一个幻想着我爱她一万年。她在他的眼里是善解人意的,他在她眼里是对她负责一辈子的。随着逃避变得不可耻,那个善解人意的美人和那个过不了美人关的大英雄都死了。故事的结局,美女爱上重拾责任的彼得帕克,但我们的结局则是英雄学会了舍生取义,他再也不是一个凡人,尘世间的一切同他再无联系,所谓杀身成仁,莫过于此。

结语: 今天,无论是孙悟空还是蜘蛛侠,他们都更多的学会了与自己和解,他们开始意识到缺乏小爱的大爱是不完整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大爱不必要了呢?人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在顾此失彼的基础上忘记彼也好,此也好,他们对对方来说都是必须的,是不可分割的,希望我们的后辈们既能够明白,逃避可耻但有用,也能够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因前者而感到羞耻,不因后者而感到自傲。

 5 ) 其实,这是一部青春片——Spider Man 2

最近某人向我hard sell 电影,忙里偷闲看了两部。喜爱的程度竟然与预期相反,连我自己都感到意外。

先看的是蜘蛛侠2,本来我对英雄片兴趣不是很大,模式大同小异,就是打来打去,看到前面知道后面,总归是我们的英雄把反角打败。但Spider man 2却给到我一点惊喜,当然情节依然是以蜘蛛侠战胜反角告终,只是大部分情节都不是在打斗,反而是在讲蜘蛛侠Peter Parker——一个生活窘迫,傻傻笨笨,挣扎在爱情与责任之间的teenager——的生活点滴,很多很可爱温馨的笑料。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一部青春片。我最喜欢两个细节,一个是蜘蛛侠没了超能力,在楼顶上飞不下来,要坐电梯那个。笑死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变身做了蜘蛛侠,最好还是把原来的衣服带在身边)另一个则是梅婶婶被章鱼博士抛上半空,用伞在楼檐边挂了半天,最后终于抓不稳,差点掉下来——然后发现自己脚下有踏脚的地方,到这里还是有点俗的,但梅婶婶接着对身边的圣母像说了句“谢谢”,真是太可爱了。

看蜘蛛侠之前看了一个《大鱼》的影评,作者很莫名其妙地说《大鱼》暗喻了美国精神,并以此证明《大鱼》的虚伪。其实在我看来,《蜘蛛侠2》之中才隐含了美国人的某些精神,在普通人的层面上,也许只有美国人才会让他们的英雄如此的平凡潦倒,彼得·帕克的梅婶婶说孩子们需要英雄,但美国人大概也希望英雄藏身在普通人之中。比如最近报道的那个黑人伯伯,在地铁勇救跌落路轨的年轻人,惊险程度不亚于蜘蛛侠勇救列车乘客,但那个黑人伯伯看起来也是普通得不行的一个人。但是,英雄在平时越是普通,越是证明,你也有可能成为英雄。看看彼得·帕克是怎样向那两个惊奇的小孩解释他的超能力的:Work out, plenty of rest. You know, eat your green vegetables,就是平时老妈一天到晚唠叨的那些平常道理。
而且,英雄也并不是永远救人,有时候也要被人救,失去超能力的蜘蛛侠冲入火场去救人,差点摔入火海,竟然是让那个他救的小女孩拉上来的。(我:啊?这小女孩这么厉害啊。某人:是中国小女孩啊,你不要小看中国小女孩。)而在列车上,惊魂未定的乘客挡在脱力晕倒的蜘蛛侠身前,不让章鱼博士抓走他,尽管有些煽情,但无疑也诠释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英雄。就像梅婶婶说,I believe there’s a hero in all of us, that keeps us honest, gives us strength, makes us noble, and finally allows us to die with pride。

电影里面重复的一个主题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在第一集里面是彼得·帕克的叔叔对他说的,这里在他的回忆里再次出现。
Ben Parker: Of all the times we talked of honesty, fairness, justice. A lot of those times I counted on you to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those dreams out into the world.
Spider-Man: I can’t live your dreams anymore. I want a life of my own.
Ben Parker: You’ve been given a gift Peter,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正面的例子,便是蜘蛛侠,由于有了这个概念,并且由于间接地导致了他叔叔的死,他永远没有办法在别人别人有难的时候心安理得地转身离去,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很容易让我想到为什么美国人总喜欢在国际上管这管那,也许美国人的观念就是认为,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对这个世界负起一定的责任。当然,到底管哪些,在政治上肯定是从利益出发,但是很多人的确是怀着这种信念去敦促政府要做某些事情,或者自己去做。
反面的例子,便是章鱼博士。他发明了那个装置,手里便握有极大的能量,与此同时,一旦这种能力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是反映了一种对超强能力的警惕呢?这就不清楚了。

而这一集里更多地说的是选择与放弃的问题,蜘蛛侠不想再做蜘蛛侠了,当他的信念有所动摇的时候,超能力就离他而去。而他的医生告诉他,你是可以选择的。当然,他后来还是选择了回来,由于想到责任,不过我觉得更多地是愤怒。而这一选择,在他来说,意味着放弃对女友的爱。帕克的叔叔婶婶轮流充当他的人生导师,第一集是叔叔,这一集是婶婶,在梅婶婶搬家的时候,她对帕克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I believe there’s a hero in all of us, that keeps us honest, gives us strength, makes us noble, and finally allows us to die with pride, even though sometimes we have to be steady, and give up the thing we want the most. Even our dreams.
彼得后来也是用这个来说服章鱼博士放弃的。坚持还是放弃,哪个更重要?也许谁也说不清楚,但我是很认同必要时应当放弃这种想法的。

当然,最后英雄美人还是大团圆,虽然又见到女主角在婚礼上逃掉的情节,这个俗套还是可以接受的,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商业片。

 6 ) 不一样的英雄

《蜘蛛侠2》的开场,看得让我好心酸。我们的英雄彼得·帕克,生活却是糟糕得不能再糟了。因为执行任务,他不得不耽误各种功课,学习一落千丈。因为没有时间兼职挣外快,他依然手头拮据,生活困顿,常常因为交不起房租而受到嘲讽讥刺。因为错过恋人玛丽·珍的演出,他失去了心爱的女孩。就是为了担起种种英雄应负的责任,彼得·帕克落魄到连自身的温饱都成了问题,还因此惹来了一身的麻烦。 屋漏偏逢连夜雨。与此同时,彼得·帕克深深懊恼自己无力帮助梅姨脱离贫困潦倒的生活。他曾经最好的朋友哈里·奥斯本,也因为彼得杀了自己的反派“绿魔”父亲而与彼得反目成仇。同时,更加可怕更加强大的对手“章鱼博士”也粉墨登场了。 蜘蛛侠彼得越过越糟糕,终于在一次莫名其妙的失去超能力之后,彼得心力交瘁。倾盆大雨中,他伤心透顶地扔掉了蜘蛛衣,选择了让蜘蛛侠永远消失。 好在梅姨的语重心长的一番话重新让彼得顿悟,让彼得又穿上了自己扔掉的蜘蛛衣。最后的结局也圆满结束,彼得最终战胜了大坏蛋章鱼博士,也得到了心爱的女孩玛丽的爱。 我觉得,也许彼得·帕克最英雄的那一刻,不是他飞檐走壁引人无限惊叹的时刻,而是他终于能够重新面对自我,重新担起自身责任的那一刻。 我们每个人,也都难免会遇到挫折,也都难免有彷徨无助的时候。在这些时候,请记住蜘蛛侠彼得·帕克的选择,记住我们心中的梦想和肩上的重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岔路口作出最明确的选择,最后迎来柳暗花明的出口,获得幸福。

 7 ) 关于梦想和生活



蜘蛛侠2,一点都不2。在我看来,这绝对不仅仅是一部好莱坞式的商业片,它讲述的是一个在生活与梦想之间挣扎的故事。

Spider-Man,直译过来应该是蜘蛛人,为此还引来不少人的嘲笑,例举“超侠”来调侃这一翻译。然而通观全剧三部,帕克穿上红色蜘蛛衣的时候,不计回报,不理得失,不顾安危,立志以拯救全纽约全美国全地球全人类全宇宙为己任,难道还配不上这个”侠“字?

于是一番片头动画之后,蜘蛛侠出场了。一点都不华丽,伴随他来的是被炒鱿鱼,被催交房租,被老师骂,被朋友嘲笑,被爱人抛弃,等等等等,在他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悲剧。只因为一个理由,也是他的梦想——他是蜘蛛侠。

爱因斯坦曾说过,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有一份每天只工作8小时的工作,能有充足的空余时间用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其实这句话背后隐藏的,细细想来是相当的恐怖,那就是他完全放弃了生活的乐趣。同理,刘勰写《文心雕龙》,在寺院里一住就是五年,连生活都不完整,又哪谈得上乐趣?

其实无论是谁(除了个别反人类反社会的),都希望拥有一个美好的、温馨的、正常的生活。谁都想家庭和睦,妻儿相伴,朋友往来,仙福永享,寿与天齐。但是要得到这一切,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代价就是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抽出一些时间。

所以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宴会那一场戏, 帕克先后两次伸手,去拿服务生盘子里的食物,结果都被人抢先一步拿走了。 一转眼,自己的女朋友和另一个男人出现,成为全场交点,并且答应了那个男人的求婚。帕克心灰意冷,随手一拿,这次终于在服务生的盘子里拿过了一杯酒 ,一喝才发现是个空杯子,是别人喝剩的酒杯。就在这时候,最好的朋友又冲了过来,因为杀父之仇和他决裂,连续打了几个耳光。 所谓的人间至惨,也不过如此吧。

哀莫大于心死,这场戏造成的结果就是帕克决定要赢回自己的生活,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失去了蜘蛛侠的超能力。看见他穿着蜘蛛侠的衣服,坐电梯下楼,被庸俗的小职员调侃,那一幕我真的觉得很疼,不是蛋疼,而是心疼。

幸好最后帕克恢复了蜘蛛侠的身份,选择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有人说这是因为他得到了女主角的爱,从而找到了生活和梦想之间的平衡点,其实并非如此。他之所以能再次站起来,是因为婶婶和那个小孩的话,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梦想,了解到蜘蛛侠存在的意义。至于后来得到的爱情,不过是附带品罢了。所以到影片的最后一幕,在逃婚来找他的女主角与窗外的警报声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什么是侠?武松醉打蒋门神,夜走蜈蚣岭,这是侠,不是李逵拳打老人,斧劈看客;什么是勇敢?明知山有虎,明知不关自己的事,明知自己很可能被吃掉,武松还是要上景阳冈,这是勇敢,不是李逵丧母之痛攻心,无知者无畏,不管三七二十一提刀砍虎。

帕克也很清楚,如果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但会有生命危险,还有可能被人误解,同时他的生活将变得一团糟,失去太多太多值得珍惜的东西。经过内心翻来覆去的挣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生活的乐趣,投身到蜘蛛侠那”力量越大,责任越大“的梦想之中。这就是侠,这就是勇敢。

有人或许会嘲笑,因为蜘蛛侠是假的,世上也根本没有这样的人。针对这点,容许我引用一段金庸先生新版笑傲江湖的后记,因为对“侠”这个字的认知,金庸先生称得上是当今最权威的人。

”……内地有若干文学批评家评论:岳夫人宁中则得知丈夫卑鄙下流,心灰意懒而自杀,不合人情,她大可不必自杀。也有人认为萧峰自杀不合理,他掌击阿朱不合理。当然,俄国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也大可不必自杀。对于人生的价值观,人人不同。有的人以现代人功利心代入武侠人物,有的是以韦小宝价值观"去评论萧峰、宁中则,等于有人认为史可法、文天祥不投降,岳飞不抗命为十分"愚蠢"。香港有人评论北京佘氏子孙十几代为袁崇焕守墓为"愚忠",当然也有人以董存瑞、雷锋为"不近情理"。以"市侩动机"去看历史人物,只有昏君、奸臣、贪官污吏、卑鄙小人才是合理的。……“




最后还有一点要说,山姆·雷米借助商业片的外衣,用幽默搞笑的手法,表达出了极其深刻的道理。至于我所见的梦想与生活之间的挣扎,不过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话说我以前还觉得,魔兽世界应该给卡梅隆来导,现在看来,我坚信魔兽世界在山姆·雷米的手里,绝不会像阿凡达那么空乏。



 短评

最好的一部,重新定义了漫画英雄电影。

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12分钟前
  • ng
  • 力荐

萨姆·雷米是玩B级片出身的,即便在《蜘蛛侠I》里也毫不隐藏自己的口味;但到了第二部,他真正的开始掌握商业大制作的要领了,多年后重看突然发现这部片子竟然可以看做是未来超级英雄电影的启示录:无论在节奏,故事,还是动作场面上,其影响存在至今;英雄的迷失和救赎永远是此类影片成功的不二法门。

1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1、奥图博士和妻子若思关于爱情的对话,让我觉得,这样的夫妻(文科女和理科男)真是美好的存在啊~ 2、蜘蛛2对英雄内心挣扎的探讨,比蝙蝠1更真实更深刻。3、可能创作者也觉得“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句话有点扯淡,后来有点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主题上牵。4、有时觉得漫画英雄好像早期党员。。

17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看着29岁的蜘蛛侠装嫩,演技还很差的只会一直瞪大眼睛做出“周围人你们都欠我”的表情真是令人作恶,主角是这片子的最大缺憾。

21分钟前
  • 右手
  • 还行

最好的漫画电影之一,那种挣扎表现的很真实。很多三部曲都是第二部最好,比如这部。

24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第一部的主题是责任感,第二部则是探讨对自我的认知。我是彼得·帕克,还是蜘蛛侠?我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还是一个超级英雄?有过迷茫,有过犹豫,最终走向了自信和使命。于是,他鼓足勇气将事实告诉梅姨,让梅姨不再自责;又再次忍痛拒绝玛丽·简,因为她只有离开自己才不会有危险。正是犯罪率飙升75%,让他明白自己的责任;也正是明白自己的责任,超能力才失而复得,因为只有充满责任感的人才配得上蜘蛛侠的称号。蜘蛛侠和章鱼博士在城市间飞檐走壁,以及在地铁侧面大战太精彩了;化身人体刹车凭借肉体停住地铁一幕惊为天人;面对章鱼博士,人们主动挡在蜘蛛侠面前,更是让人热泪盈眶。不愧是影史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超英片,从剧本到视效都是当之无愧的《蜘蛛侠》系列最佳。

2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永远的经典,喜欢托比马奎尔

30分钟前
  • Country Mile
  • 力荐

你有与众不同的能力。那不是一种特权,而是一种天赋。能力愈强,责任愈大。

34分钟前
  • 阅世书生
  • 推荐

非常非常不喜欢Kristen

36分钟前
  • 结球
  • 还行

喜欢

41分钟前
  • 灿小烈
  • 力荐

火车那一幕泪崩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Everybody loves a hero.所有的人都站出来拥护蜘蛛侠,我的老爷什么时候才能等到那一天?

44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17.7.24,应该是相隔最久的一次重温,上一次看还很小,第一次看是在叔叔家。这片可入超级英雄电影Top 5,除了两部内在造诣达到神级的,这部说触及了纯爆米花的天花板不为过。一点杂谈: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691828/

49分钟前
  • Ocap
  • 力荐

好基友没了

5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和第一部比逊色太多 女主角太丑也是原因之一

57分钟前
  • 熊野爷(老年版
  • 还行

很难再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像《蜘蛛侠2》这样用大段的篇幅展现彼得·帕克内心的挣扎与纠结,甚至用整整两部电影推进二人的感情线,在越来越模式化的超英电影时代,这样的拍法显得拖沓、冗长,但不能否认的是,《蜘蛛侠2》凭借导演对节奏的出色掌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片中一位父亲说“他只是个年轻人,跟我儿子差不多大。”是了,太多人将超级英雄当作救世主,《蜘蛛侠2》却在时刻提醒观众: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P.S.重温这一系列,本是为了再看几次斯坦·李老爷子的客串、看看毒液,结果先被梅姨圈粉了,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妇比荷兰弟版的性感梅姨更有魅力。

60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延续第一部的精彩,主人公依旧穷困潦倒,依旧有一个镜头让人铭记:蜘蛛侠只身拦列车~~

1小时前
  • 战国客
  • 推荐

说实话,我觉得蜘蛛侠2是系列中最好的一部:故事的设定,人物的冲突,自我的矛盾,真挺不错的。我也是从这部开始变成了蜘蛛侠控。

1小时前
  • 甲🎹
  • 推荐

少数几部觉得比原作优秀的续集之一 英雄电影中的优秀典范

1小时前
  • Bill
  • 力荐

大片儿的标杆,超级英雄片的模板

1小时前
  • 刘康康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