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韩剧

韩国剧韩国2020

主演:张基龙、陈世妍、李洙赫、金贞兰、崔光一、郑仁谦、张元英、李瑞艾

导演:陈亨旭

 剧照

重生韩剧 剧照 NO.1重生韩剧 剧照 NO.2重生韩剧 剧照 NO.3重生韩剧 剧照 NO.4重生韩剧 剧照 NO.5重生韩剧 剧照 NO.6重生韩剧 剧照 NO.13重生韩剧 剧照 NO.14重生韩剧 剧照 NO.15重生韩剧 剧照 NO.16重生韩剧 剧照 NO.17重生韩剧 剧照 NO.18重生韩剧 剧照 NO.19重生韩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18 15:20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1998年韩国 “献金运动” 和 “IMF危机”

剧照

第5集里提到的 “献金运动” 是现实里真实发生的1998年韩国全民筹金运动。剧里对此处插播了当时的真实纪录片信息。剧里将这个事件放在报纸舆论利用民众情绪反对男主收购之前,铺垫得完美至极。而且通过一些剧情,表达出对这场运动的批判性反思。

现实事件背景:1998年韩国全民筹金运动

1997年初,韩宝、三美、真露等大企业接连倒闭。1997年7月2日,泰国泰铢汇率崩盘;2周后,菲律宾比索和印尼卢比大幅贬值;亚洲金融危机迅速在国际上蔓延。1997年7月15日,韩国企业排名第8位的起亚汽车倒闭,其间韩国政府延迟对起亚的决策加大了外国投资者的担忧和恐慌。随之韩国陷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企业纷纷倒闭、金融机构现金流动性枯竭、限制贷款和回收资金、资金市场流通不畅、企业倒闭的恶性循环。外资开始回收贷给韩国金融机构的款项,于是韩国外汇储备急剧枯竭,韩元一落千丈,将近180亿美元外资撤出韩国。1998年,韩国年失业率升至近7%,经济增长率跌至-6.7%,韩国失业者接近200万名,6000多名无家可归者涌上街头,企业几乎停止了招工。

剧照

韩国唯一的办法是向寻求IMF的帮助。1997年12月3日韩国政府与IMF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达成协议:承诺为韩国提供总额为584亿美元的救助资金,这是IMF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揽子救助计划。其中, IMF承诺提供总额为21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世界银行承诺额外提供100亿;亚洲开发银行承诺额外提供40亿美元;当前面所提供的350亿美元资金不足时,包括G7在内的共12个国家表示会向韩国提供234亿美元作为第二道防线。IMF承诺,其210亿美元在3年内分期支付,每期支付条件是韩国在结构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收紧。该协议总体要求韩国经济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实现贸易和资本账户自由化、改革劳动力市场、重组公司治理等等。

随着IMF要求的高强度改革,韩元贬值,股市暴跌,金融机构倒闭,失业持续不断。韩国民众慨叹 “国家玩完了”,认为这是“沦为经济殖民地的国耻”,将其称为 “IMF危机”。可见,当时的韩国不仅充斥着不安无助的情绪,而且还酝酿这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些情绪急需一个出口释放。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1月5日,韩国政府发起了以强调自愿和爱国的全民筹金救国运动。政府呼吁国民自愿上交黄金帮助韩国渡过难关。

1998年1月9日首批爱国黄金抵达高丽锌温山冶炼厂

金大中呼吁韩国国民积极参与筹金运动,以帮助国家偿还对IMF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债务。在三星、大宇和现代三大企业的募集和捐赠黄金的支持下,也表明筹金运动不仅仅是政府的主导和参与。

剧照

全国约351万人自愿参加了筹金运动几乎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捐赠点处,韩国人排队数小时捐赠他们心爱的黄金物品,无论老少、贫富,都响应号召帮助国家度过困境。筹金运动在1月份最为活跃,2月份的参与度有所放缓,其中30% 的黄金是在活动的前10天收集到的。

当时估计韩国私人持有价值约200亿美元的黄金,持有形式包括项链、硬币、金条、小饰品、小雕像、奖章、吊坠、军徽等。其中大部分都具有强烈的个人和家庭意义,远远超出其货币价值。

剧照

1998年4月30日,筹金运动结束,持续近4个月,最终收集到了227吨黄金,价值约21.7亿美元,使韩国银行持有的黄金数量增加了10~20 倍。尽管筹集到的数额只是韩国债务的九牛一毛,但筹金运动的象征意义引起了极大的共鸣,韩国民众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并团结起来,愿意尽其所能提供帮助。

剧照:贤城日报利用民众的极强民族主义情绪,煽动民众反对外资收购
剧照:被煽动的亚真汽车公司的工人抵制外资收购

筹金运动最非凡的方面不是最终筹集到的金额,而是韩国民众愿意做出个人牺牲以帮助挽救国家经济的意愿。这在当时的韩国努力解决债务问题的初期起到了重要的集结作用。同时,它更展示出韩国民众的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精神和极强的民族主义。

在当时的韩国,出国度假或购买外国制造的奢侈品成为了一种耻辱。然而,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当时似乎并没有延伸到外国劳工身上,许多外国劳工面临被遣返的威胁。随着经济恶化,韩国的排外情绪也变得更加明显。

2001年8月,韩国宣布偿还欠IMF的最后一笔1.4亿美元贷款,比预定还款期(2004年5月)提前了将近3年,总计偿还了195亿美元的IMF贷款。全额偿还了IMF救助贷款后,韩国不再需要就其经济政策受到IMF的束缚以及IMF的批准。

剧照:韩国政府指责衣衫褴褛的韩国国民过早开香槟,过度消费?!

筹金运动被视为人民克服外汇危机的动力,韩国民众这种要战胜危机的坚强意志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今回看这场全民筹金运动,在许多韩国人感到自己的命运掌握在IMF和其他各个国际金融机构组织等他人手中的时候,捐赠私人宝贵的黄金所有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许多人身处危机时的无助感和心理压力。

当代新闻文章对这场全民筹金运动更多的强调韩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用情感诉求模糊了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这场运动的集体记忆往往被用来为财阀、劳动力市场灵活性、过度消费和对朴正熙政权的怀旧进行辩护,而忽略了对它的批判性反思。

剧照:韩国民众的极强民族主义情绪被财阀利用打击竞争对手
剧照:普通工人们为了守护民族工业即使自己失业也要抵制外资收购亚真汽车公司。普通人一腔热血的民族主义最终给一个为国家花一毛钱都心疼的大财阀做了嫁衣。

1997-1998韩国经济危机和 “IMF危机”

1. 是什么引发了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

2. 韩国如何应对爆发的1997经济危机?

3. IMF计划如何救助韩国经济危机?

4. IMF计划对韩国的救助结果如何?(“IMF危机”)

5. IMF计划是否合理解决了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的根源?

6. 韩国1997经济危机爆发后实施了哪些重大改革?

7. 韩国从1997经济危机吸取了哪些教训?

8. 韩国民众的 “后IMF危机” 时代。

番外篇:为什么当时的中国尽管有许多经济结构上的致命缺陷,却毫发无损地度过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呢?


剧照7

1. 是什么引发了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

简单来说,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韩国经济的根本弱点:基本面薄弱、政策失误、国际环境不友好和外部冲击都促成了1997年韩国经济危机。

1960s~1980s,韩国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被认为带领韩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功。但随着韩国经济体变得更加庞大、更复杂以及全球竞争加剧,自1980s后期,韩国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显出不再适用。

韩国微观层面的政府细化干预制度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它不仅导致了腐败,还导致了经济部门效率低下,企业部门杠杆率高,缺乏有效的市场纪律削弱了韩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韩国经济一直是出口导向型增长,但自1980s后期以来,国际环境迅速变得对韩国企业不利。韩国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面临来自外国公司的激烈竞争。这些竞争主要来自韩国国内市场的快速开放,以及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快速追赶增长。这也对韩国的竞争力造成下行压力,使韩国经济更容易受到世界经济突变的影响。

然而,韩国政府忽视了竞争力减弱的迹象和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反而连续犯错,加剧了事态,尤其是在汇率政策和金融部门监管方面。

1990年,由于通货膨胀上升、韩元升值和世界经济衰退,韩国的经常账户收支开始恶化。 1991年的经常账户逆差为87亿美元,是1990年的4倍多。为了为不断增长的经常账户赤字融资,韩国政府鼓励资本流入。为了部分实现这一目标,1991 年通过修订《外汇管理法》加速了资本账户自由化,使大量资本流入。然而,由于政策制定者仅仅关注到这些流入的资本通过韩元升值对韩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他们却忽视了由此产生的金融不稳定性。

1993年,韩国政府又取消了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的限制。然而在这一举措中,韩国政府忽视了充分审慎监管的必要性。这导致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增加。 此外,为了满足1996年加入OECD要求的一部分,韩国政府进一步对金融放松管制和资本市场开放,但它选择在长期资本流入之前放开短期资本流入

事实上,韩国政府的政策不鼓励韩国企业借向国外做长期借款,因为它要求详细披露资金的用途,以此作为获得许可的条件。然而,短期借款主要被视为与贸易有关的融资,无严格监管,所以导致了银行和企业通过短期外国借款为长期投资提供资金。1996年韩国银行业的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高达 61%。结果是,这样的政策和做法不仅造成了期限错配,也造成了货币错配。

此外,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韩国政府允许从事外币计价活动的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增加,商人银行(Merchant banks)的情况尤其如此。 1994年~1996年,商人银行的数量从6家增加到30家。这些商人银行中大多数为财阀所有,它们充当财阀投资的资金渠道,大量从香港借入廉价的日本短期资金,主要目的是为长期投资项目提供资金。同时,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s)也向国外短期借款以与商人银行竞争业务。这就进一步加剧了韩国金融和商业部门资产负债的期限和货币错配:80%的短期外债投入了70%的长期资产。1997年底,短期外债总额达638亿美元,而可动用外汇储备总额仅为91亿美元。

注:商人银行(Merchant banks)和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s)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两者具体的区别之处在这里不作详解,感兴趣的自行查阅吧。简单来说,在中国,商人银行被称为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

此时,不仅韩国政府监管薄弱造成的错配问题,而且韩国金融机构的衡算和信息披露标准都低于国际标准由于金融监管薄弱和财阀对银行融资的高度依赖,风险就集中在了银行身上。此外,财阀的杠杆率也非常高。其原因有两个:1970s~1980s,财阀们享受信贷优惠和国家税法允许扣除与债务相关的费用1997年制造业平均负债率接近400%,是OECD平均水平的两倍,而前30大财阀的平均负债率超过500%。很显然,韩国也饱受资本结构错配的困扰。

尽管与这些错配相关的所有风险在1997-199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就已显现,但在表面上,韩国的经济状况良好。当时的韩国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在危机爆发前的三年里,年平均增长率为7-9%,通胀率适中,约为5%。外债占GDP比重不到30%,在发展中国家中最低,也低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 韩国政府的预算是均衡的。 基于这些宏观经济指标,甚至IMF的危机前监测也得出结论认为,韩国不太可能成为1997年夏季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因此,错配问题本身并不能完全解释实际的经济危机。

在此宏观经济面之上,至少还有三个主要的事件发展触发了1997年韩国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一个导火索是美元的走势

1990s上半叶在韩国以及亚太地区其他地方的大部分投资都是在预期美元将保持疲软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美元持续走弱的同时,借入美元的前景对亚洲投资者来说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 然而,1995年中期开始,大约在Robert Rubin接管美国财政部期间,华盛顿改变了对美元的政策,认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随着美元走强,尤其是兑日元走强,韩国的出口竞争力受到影响。而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由于在管理浮动制下,美元对韩元的决定影响很大,因此韩元未能像日元那样贬值。此外,韩国出口产品的构成与日本出口产品相似,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直接竞争。因此,随着美元兑日元走强,韩国不仅贸易逆差加速增长,而且尤其是出口投资的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在此期间,一些大型企业集团陷入财务困难,韩国银行的不良贷款 (NPL) 急剧增加,从而削弱了韩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财务稳健性

日元疲软还有另一个后果:干涸了日本对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直接投资,从而结束了一直在进行的投资热潮。随着日元贬值,日本银行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以日元计算的价值变得更大。结果,日本银行的 BIS 比率下降,这反过来又迫使它们从日本、韩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客户那里收回贷款。这就产生了两个后果:1.日本银行越来越频繁地拒绝向国内外客户展期贷款;2.包括韩国在内的数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紧张,最终导致整个地区的信贷紧缩。

第二个导火索是1997年韩国大型财阀企业破产的一系列事件

1997年1月,韩宝集团开始出现严重的财务困难。从韩国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时代以来,韩国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是,政府 “不敢让一匹大马死去”,意思就是说,大型企业集团的生存对整个经济的稳定有重大影响,所以它必将获得政府的金融救助。根据这一观念,韩宝集团管理层预计韩国政府会在最后一刻为集团安排救助贷款。然而,当时韩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团队拒绝了这一观念。他们坚信,在以市场原则运行的经济中,财阀集团应该自立,而且韩国公共部门也没有资源为像韩宝集团这样陷入财务困境的财阀提供帮助。结果是,韩宝、三美、真露和其他企业陆续开始了破产程序。

1997年夏天,另一个重要的财阀集团,汽车生产商起亚,也开始遇到财务困难。对于起亚,韩国政府希望采用与韩宝和其他集团相同的政策。然而,担心这种经济政策会影响到当时正在进行的总统竞选活动的国家政治领导者,以及工会领导人也认为这种经济政策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们敦促韩国政府为起亚提供救助。在随后政府与政治领导人的拉锯战中,对起亚的明确决策被推迟了。这个结果极大地加剧了外国投资者对韩国政府的疑虑:韩国是否有意愿和能力采取一贯政策来应对正在形成的危机

在韩国向IMF寻求援助之前,包括起亚汽车在内的前30大财阀企业中有7家面临破产,导致了商业银行持有的不良贷款激增。1997年9月底,所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为32万亿韩元(占GDP 的 7%),约是1996年底的两倍。

第三个导火索是国际大环境和韩国国内情况相互作用

外国投资者心中的疑虑不断增加的同时,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也在不断给外国投资者敲响了警钟。重新评估韩国的风险后,他们发现韩国已经在金融市场遭遇困难,不良贷款激增。1997年10月23日,货币危机蔓延到香港,香港恒生指数大跌。尽管随后对港币的货币攻击失败了,但在当时尚不清楚香港是否有能力抵御亚太地区的货币危机。因此,由于香港陷入了困境,外国投资者开始恐慌地从韩国撤回投资;外国债权人,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银行,拒绝将贷款展期给韩国金融机构,削减对韩国的短期贷款。这迫使韩国政府动用其有限的外汇储备来帮助韩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履行其短期债务的偿还,此举迅速将韩国的可用外汇储备减少到了一个危险水平。

1997年11月16日,韩国政府设法让国家立法机构通过其金融改革法案,旨在恢复外国投资者对其自救能力的信心,这可以说是韩国做了最后的努力。然而,由于担心通过这样的改革方案可能对即将举行的总统选举产生不利影响,当时所有的政党都拒绝通过此改革方案,这简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外国资金(完全由恐慌导致)撤出速度加快,韩国国内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展期比列不断下降。韩国的可用外汇储备从一个月前的223亿美元大幅下降至73亿美元,这迫使韩国在1997年11月 21日正式向求助IMF。截至1997年11月30日,韩元兑美元贬值约 20%,股市下跌至10年低点约 30% 。

2.韩国如何应对爆发的1997经济危机?

1997年12月3日,韩国政府与IMF等国际金融组织签署了一项总额为584亿美元的一揽子财政援助计划,要求受宏观经济稳定和结构改革等附带了严格的条件约束。其中,IMF承诺提供总额为21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世界银行承诺额外提供10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承诺额外提供40亿美元;当前面所提供的350亿美元不足时,12个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瑞典、瑞士、澳大利亚)承诺会向韩国再额外提供234亿美元作为第二道防线

IMF提供的210亿美元将在3年内分期支付,每期支付的条件是韩国在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进展以及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收紧。1997年12月3日即与IMF达成协议时,韩国立即获准提取55.6亿美元。1997年12月18日,进行第一次审查,允许韩国提取35.8亿美元。1998年1月8日,进行第二次审查,韩国将再被允许提取10.9亿美元

3.IMF计划如何救助韩国经济危机?

IMF计划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以防限制1998年GDP增长不可避免的放缓,为早日恢复市场信心创造条件,争取在1999年恢复到潜在水平;通胀率在 5% 或以下;到1998年底,建立2个月以上的进口国际储备金。对政府计划的核心是:全面重组和加强金融体系,使其健全、透明和更有效率。该战略包括三大要素:明确而坚定的退出政策;严格的市场和监管纪律;增强金融部门的竞争力。

概括来说,IMF协议要求韩国政府对其金融部门进行改革,对家族式企业(财阀)进行改革,实现贸易和资本账户自由化,改革劳动力市场等,实现经济自由化。

根据IMF的安排,要求韩国政府实施紧缩货币政策、财政紧缩和立即关闭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作为一项紧急措施,要求韩国政府大幅提高利率,因为预计此举有望遏制外资流出和汇率快速贬值。IMF还要求韩国在1998 年采取比上一年1.5% 的财政紧缩调整并产生盈余。

1997年12月2日,要求停业的9家资不抵债的商人银行必须在30 天内提交重整计划。如果这些计划未获批准,它们的执照将被吊销。其余的商人银行必须在1997年12月31日之前提交资本重组计划。要求它们必须在1998年3月31日之前达到国际清算银行标准要求的至少 4% 的资本充足率。还要求其他商业银行制定一项计划,在1998年9月之前达到国际清算银行标准的最低要求8%。此外,从1998 年1月1日起,几乎所有对外国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的资本账户限制都将被取消。

按照IMF的初始支付救助资金计划,截至到1997年12月18日(即达成协议后的15天内),韩国实际共提取了91.4亿美元(55.6+35.8)的IMF救助贷款。然而,在1998年1月末,韩国有超过200亿美元的短期债务到期;1998年2月和3月,韩国还有另一笔200亿的债务到期。

因此,外国银行认为IMF实际拨付的这个数额完全不够,即使在满足韩国的短期债务方面也是不够的。而这一预言应验了。韩国央行1997年12月18日一份内部记录显示,随后12天内,预估外国资金流入+手头的外汇储备余额+预期发生的流出,12月31日韩国的外汇储备余额预计将在 -6亿美元~+9亿美元。

这令外国银行进一步加速从韩国撤资。随后很快就出现了韩国短期债务的展期比率进一步大幅下降。韩国七大商业银行的展期比列从11月的58.8%和10月的86.5% 降至12月的32.2%。韩国股票价格指数 (KOSPI) 持续下滑。随着韩元贬值速度加快,汇率从12月初的约1150 韩元/美元升至年底的近2000韩元/美元。到12月中旬,韩国可动用的外汇储备几乎耗尽。

所有出现的这些现象都比IMF初始预测的要糟糕得多。

有一点需要注意: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债过多导致的收支平衡危机( Payment Crisis),而是由于经济中金融和非金融部门资产负债的期限、货币和资本结构严重错配而导致的流动性危机(Liquidity Crisis)由于它是流动性危机,快速注入硬通货储备比什么都重要。

尽管IMF计划向韩国承诺的救助资金总额庞大(584亿美元),但实际拨付的资金却有限,且支付受条件约束。到1997年底,IMF实际拨付的资金也只有132亿美元(这一数额是在12月24日紧急加速支付后才达到的)。第二道防线的234亿美元的可用性又有不确定性。IMF的初始拨款计划反而加剧了市场参与者继续退出的决定。

IMF的初始预测是,其庞大的救助安排将足以扭转韩国市场的恐慌情绪,但IMF计划并且没有与国际债权人就韩国短期债务的重新安排采取任何措施。因此,IMF初始救助计划显出的结果是:最初协议签署后的不到两周,便将韩国推向主权违约的边缘。

于是,1997年12月19日,应韩国政府要求,美国出面说服IMF迅速与韩国政府展开新一轮救助安排的谈判。IMF将全面的债务展期作为进一步支付IMF救助款的条件,迫使外国商业银行在知情基础上延期短期贷款。同时,美国也对债权国家施加影响,要求它们的金融机构对韩国的短期贷款展期一个月。

根据这一重新安排的要求,1998年1月16日,韩国政府和银行正式同意全面延期1998年第一季度到期的所有短期债务。1998年1月28日,韩国与外国银行达成协议,将240亿美元的短期债务转换为1~3年期的债权。

到1998年3月18日,韩国重组了近95%的短期债务。为了重新安排这些债务,外国银行收取了极高的利息,比当时5.66% 的六个月LIBOR利率还高出 2.25%~2.75%。

随着延期偿还债务的成功以及实施金融和企业改革计划的举措,国际市场对韩国的看法得到显著改善。IMF的新安排阻止了韩元的贬值和韩国股市的下跌。1997年12月24日,韩元兑美元的汇率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965韩元/美元,1998年1月跌至1600-1800韩元,3月底跌至1400韩元,之后到年底维持在1200韩元水平。

4. IMF计划对韩国的救助结果如何?( “IMF危机”)

如上所述,IMF的初始救助计划的一些措施未能达到恢复市场信心的目的,反而加剧了外国投资者的恐慌导致撤资加速,导致韩国经济收缩全面爆发。尽管1998年IMF扭转了紧缩政策并采取了扩张性政策,但这一政策变化来得太晚。因为当时实体经济开始滑入衰退,所以无法阻止大规模的经济收缩。1998年,韩国民众将其称为 “IMF危机”。

IMF的紧缩政策导致消费急剧减少。1998年第一季度韩国国内需求下降 29%。1998年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3.6%;第二、三、四季度分别为-7.2%、-7.1%和-5.4%。1998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5.8%。

据估计,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在6300美元左右,大大低于1997年的9511美元和1996 年的10542美元,低于1991年的6745美元。

在1997年10月之前,韩国经常账户每月都出现逆差。1997年11月之后,经常账户出现顺差。1998年,经常账户顺差4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然而,这主要是由于进口下降而不是出口增加造成的。 尽管汇率贬值可能会增加盈利能力,但出口商也受到严重影响,因为已确认订单的出口商无法获得贸易信贷。1998 年韩国出口额同比下降 2.8% 至1323亿美元,而进口额下降 35.5% 至 933 亿美元。

随着市场利率飙升至30%~40%,企业的财务困难更加严重。由于IMF的计划要求韩国金融机构达到国际清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金融机构因担心产生新的不良贷款而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资金。由于外国债权人拒绝延期贷款以及韩国国内储户逃往外资银行,即使是实力雄厚的银行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尤其是过去为企业提供短期资金的商人银行基本上暂停了对企业发放新贷款,并常常拒绝展期到期的贷款。这又使负债累累的公司的处境雪上加霜,导致破产数量(尤其是中小型公司)增加到危机前的三倍。1997年12月,韩国破产案件达到 3197起,1998 年1月上升到 3323 起,然后1998 年3月回落到 2749 起。

1998年2月,韩国政府、企业和工人达成了促进韩国劳动力市场就业调整的三方协议,裁员被正式纳入修订后的《劳动基本法》。劳动力租赁法的立法使临时工合法化

新《劳动基本法》颁布后立即裁员的人数很少,但表明了韩国工会的权力被削弱了,就业调整便更容易进行。临时工职位取代了许多永久职位。裁员和减薪等就业调整遍及整个经济。

1970~2000年韩国单位劳动成本

1997年就业人口中临时工-短期雇员-全职雇员的比例分别为14.1%-31.6%-54.3%,而到1999年3月相应的比例分别为17.4%-33.2%-49.4%。1998年,韩国市场上失去了近166万个工作岗位。1998年5月,有固定工作的工人占总劳动力的53.1%;到1999年5月,已经下降到47.5%。

劳动时间延长突出。危机前,月劳动时间不足195个小时,1999年已经达到206.6个小时。韩国单位劳动力成本较危机前下降了28%。

1991~2000年韩国失业率

与1997年的2.6%失业率形成鲜明对比,1998年的年失业率为6.8%,7月份的失业率高达7.6%到1999年2月,失业率飙升至8.6%。私营公司减薪,1998年的名义工资比1997年下降了2.5%。1998年,韩国政府雇员将其工资的10%返还给政府,用于设立失业救助基金。

注:可能多数人对失业率的数字没有概念,感觉不到这些数字到底是什么水平,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在国际上,失业率逼近7%就已经是警戒线,意味着这将导致消费需求进一步减少,社会动荡等社会质量方面的全面下降。但具体到不同国家,失业率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比如像欧洲的高社会福利国家,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都免费,还有高额的救济金,社会保障福利高,所以失业率达到10%问题也不大;而美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比欧洲国家低很多,所以一旦失业率超过5%,就已经是大问题了。

1998年韩国失业率达到7%时,失业者接近200万名,6000多名无家可归者涌上街头,绝对贫困率急剧上升(1996:4.3%,1997:7.5%,1998:14.9%),自杀率比上一年增加42%,因经济问题离婚的比例上升(对比:1992:2.2%,1997:4.4%,1998:6.9%),犯罪率增长显著,社会信任度明显下降,市场上的企业几乎停止了招工,经济增长 -6.7%。

“下岗潮”题外话:

1997年10月15日《经济日报》提到,1995年全国下岗职工约400多万人,1996年增加到800多万人,而1997年则上升到1000多万人。1997~1998年,黑龙江省有147.5万国有企业工人下岗,两年里新增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为11%。1998年,辽宁省有980万城镇就业人口,其中失业下岗的已有110万,失业率约为11%。1998年2月11日《中国改革报》提到,沈阳、郑州等城市的下岗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是23%、14.8%。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福利基本为0的前提下, 再看这些失业率的数字,或许触目惊心的感受已经让我们忘记了它是一个数字。

曾经的东北一直有不错的整体居民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但是所有这些都和工作绑定,也就是说,一旦失业(下岗),不仅没有了收入,而且所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福利也全部失去。下岗职工形成了一个新的较大规模的城市贫困阶层。据当时吉林省和河南省总工会对失业职工的调查,靠节衣缩食和变卖家产度日的,在吉林是45%,在河南是34%;靠亲友接济生活的,在吉林是30%,在河南是20%。

5. IMF计划是否合理解决了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的根源?

韩国能否从1997年经济危机中快速复苏取决于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的范围有多大,以及这种趋势能够多快被扭转。因此,应对这样的经济危机的首选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打破自我强化的资本外流并稳定韩元和防止实体经济部门的崩溃 。

但是,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韩国经济基本面疲软。因此,只稳定韩国金融市场而不强调其经济结构性改革,无异于治标不治本。所以从中长期来看,韩国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解决其经济危机的根源

事实上,IMF计划非常重视韩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自 IMF计划启动以来,韩国在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劳动力市场和公共部门进行了结构性改革,这被认为对于恢复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IMF协议要求主要为了实现两个最重要的目标:1.通过清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来降低未来发生类似危机的可能性;2.发展一个最能帮助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使韩国经济稳步回升。

尽管如此,IMF计划实施的时间安排有两点不足:

首先,1997年12月,IMF 计划首次实施时,本应集中帮助韩国应对暂时的外汇短缺和重新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所以救助资金不应取决于经济改革的进程。这并不是因为韩国经济基本健康,不需要结构改革,而是因为为了防止不必要的危机复杂化,应该首先采取紧急稳定措施,即先有应急措施,实现金融稳定的短期目标,后有根本性措施,实现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

其次,作为救助的条件,IMF要求韩国制定贸易自由化时间表,以取消与贸易相关的补贴、限制性进口许可和进口多元化计划的改革。尽管IMF坚称,贸易自由化将加强韩国国内竞争,但在大量公司已经受到高利率、信贷紧缩和内需急剧下降的严重打击下,这些要求与恢复市场信心和韩国偿还债务能力没有密切关系。它们更应该安排在稍后阶段进行。

此外,IMF的一部分救助资金本应用于帮助因经济危机而面临严重信贷紧缩的制造商和出口商(即公司企业)的信贷融资,而不应该将大部分的IMF救助资金用来偿还到期的债务。

当然,相反的做法也不可取。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和降低利率会导致汇率过度贬值,恶性通货膨胀以及损害了那些需要偿还大量外债的未对冲义务的公司。这里的重点是,IMF的初始计划应该避免过度紧缩,应该集中在重新安排外债上。

6. 韩国1997经济危机爆发后实施了哪些重大改革?

(1) 加强法律和监管基础设施的改革

全面金融部门改革的第一步是制定实施必要改革的法律和监管框架1997年12月29日,13 项金融法案获得通过,其中包括设立综合金融监管机构的法案在内这些法案的大部分是基于1997年1月启动的金融改革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法案与国家立法机关1997年11月16日拒绝采取行动的法案相同。

由于这项立法,金融监管委员会 (FSC) 于1998年4月1日成立,并于 1998年1月将现有的独立金融监督机构合并为一个综合金融监督局 (FSS),作为行政机构 FSC 的主体。此外,修订了《金融业重组法》,赋予 FSC 和 FSS 有效的法定权力,以命令注销、合并、暂停和关闭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 早些时候,韩国资产管理公司 (KAMCO) 进行了重组,并在 KAMCO 内部设立了不良贷款解决基金,以促进从金融机构购买不良贷款。

(2) 重振金融部门而实施的改革

韩国银行业存在两大问题:资本不足和资产质量低下这当然是由于大量财阀破产破坏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这些资产负债包含大量不良贷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韩国政府不得不用公共资金介入。虽然注入公共资金肯定会引起公众争议,但韩国政府要想为国家建立一个可行的金融体系,别无选择。

一旦韩国政府决定注入公共资金重振金融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不良贷款”。经济危机前,只有拖欠六个月或以上的贷款才被归类为不良贷款。在估算不良贷款的真实规模时,韩国政府决定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将拖欠三个月的贷款包括在内。使用这一标准,韩国政府估计1998 年未偿付不良贷款的总规模为118万亿韩元,约占韩国GDP的28%,是早先按旧资产分类标准估算的两倍。

到 2002年,韩国政府实际支付的资金数额大大超过了这两项估算:多达160.4万亿韩元,约占2002 年 GDP的30%。三分之二的公共资金是通过韩国资产管理公司 (KAMCO) 和韩国存款保险公司 (KDIC) 发行的债券筹集的。超过40万亿韩元用于支付存款保险义务并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地说这笔钱丢了。其余资金用于资本重组和购买具有较好恢复前景的不良贷款。1998年6月,5家的国际清算银行资本充足率为负的银行被关闭,7家银行被要求在1998年7月底之前提交重组计划。

在非银行金融领域,需要紧急政策监管商人银行。商人银行大量从事有限的存款、贷款、证券投资、国际融资和租赁等活动。当1997年3月韩宝集团破产时,商人银行已发现自身承受着不可持续的不良贷款负担。1997年三美和真露集团随后的破产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商人银行的信心,加剧了它们在国内外的借贷困难。1997年12月,14家商人银行被关闭。 随后,又有22家商人银行被吊销牌照,3家商人银行与其他商人银行合并。商人银行的数量从1997年底的30家减少到2003年6月的3家。

其他非银行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互助储蓄金融公司、信用合作社和租赁公司,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与商人银行/商业银行类似的重组过程。

(3) 加强审慎监管。

1999年12月,根据与IMF达成的条款,韩国政府通过在资产分类中引入前瞻性方法加强了审慎监管,除了考虑借款人的偿债记录外,还考虑了借款人的未来表现。2000年3月,进一步加强了资产分类标准,引入了增强型FLC,当未来风险很大时,即使利息支付没有问题,也将贷款归类为不良贷款。金融服务委员会 (FSC) 过去几年采取的其他加强审慎监管的措施包括加强对银行短期外债的监管、加强对大额借款人的银行贷款限制,以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披露要求。

(4) 降低道德风险。

除了收紧资产分类标准和清理不良贷款外,韩国政府还采取前瞻性措施,通过降低道德风险来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在此方面最重要的制度改革是引入了部分存款保险。在经济危机之前,韩国储户和投资者通常认为他们的资产受到韩国政府的充分保护。从2001年1月开始,存款保险限额被设定为每人在每家金融机构5000万韩元。引入部分保护措施最初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会导致金融机构间存款突然大量转移,从而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然而,这种副作用并没有出现。通过部分保护措施激励储户寻找健康的金融机构,从而引入市场规范。

至于贷款人对大公司借款人以及借款人本身的道德风险,大型企业的倒闭是韩国政府隐性担保制度已结束的切实信号。事实上,到1999年底,1996年30家巨头企业集团里,已有14家破产或进入庭外重组。

(5) 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

为了进一步自由化资本账户交易,韩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1997年12月,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和全面开放对韩国债券的外国投资。1998年2月,取消了对外国人并购的限制。1998年5月全面开放外国投资在韩国证券交易所和科斯达克 (KOSDAQ)上市的韩国股票,以及全面开放了货币市场证券。1998年7月,允许外国投资非上市公司的股票,以及在国民待遇的基础上取消对外国人拥有土地和房地产的限制。2006年,任何国际资本账户交易都不需要事先许可;然而,许多交易需要事后报告。

(6)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企业监管。

为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企业监管,韩国也采取了许多措施。1997年12月,韩国允许外国人持有商业银行并。1998年5月,允许外国人成为银行高管。2000 年1月,提高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并加强商业银行少数股东的权利。2002年4月,将韩国国内居民银行持股比例上限从4%提高到10%。

尽管金融领域仍存在各种潜在风险,但总体的改革结果是积极的。由于金融部门的广泛重组,许多资不抵债或非常薄弱的机构被淘汰。截至2003年6月,已有787家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被关闭或兼并,占总数的37.5%。韩国大部分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均有较大改善。 例如,韩国商业银行的BIS比率已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相媲美。商业银行从2001年开始盈利。2005年,商业银行的利润已达到 24.5万亿韩元,创当时的历史新高。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和他们的客户摆脱了他们一直遭受的大量道德风险

此外,得益于资本账户交易自由化的改革,韩国外汇市场的交易量自1997经济危机以来得到大幅增长。一些外汇衍生品活动的增加反映了对冲活动的增加。外汇管理部门在外汇市场干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克制,汇率弹性明显增强。至少对于90天以下的期限,货币市场也变得具有流动性。企业债券和国债市场变得深入且活跃,还发行了10年期国债,增强了市场对长期期限的风险定价的能力。

7.韩国从1997经济危机吸取了哪些教训?

(1)资本账户开放的顺序。

韩国决定在长期资本流动之前放开短期资本流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韩国本应该意识到短期资本流动比长期资本流动更不稳定。韩国曾认为,短期资本流动主要与贸易融资有关。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融资只占国际资本流动的很小一部分。通过在长期资本流动之前放开短期资本流动,导致韩国积累了过多的短期债务,结果出现了失控的期限和货币双重错配。

(2) 纯浮动汇率制度优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下,市场机制无法纠正贸易或经常账户失衡在当今世界,决策者无法及时正确地调整汇率。他们不仅没有这项任务所需的信息,而且还经常受到政治力量的束缚,无法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在全面爆发经济危机之前,政策制定者常常担心,如果他们开始进行大幅调整,汇率将立即自由体式下跌,导致他们无法控制的局面,结果就是,他们进行了小幅调整,这反而激发了对货币的投机性攻击。

(3) 审慎监管

韩国自1997经济危机以来加强监管是必然的,但(在经济危机过后)进一步加强仍需谨慎。 由于长期以来由韩国政府主导经济,进一步加强审慎监管可能会带来更多扼杀健全的金融体系发展的可能性更多的监管职能应该交给行业里专业的自我监管机构

此外,在扩大审慎监管之前,韩国也应该更加关注履行监管职能的人员素质。因为在当时的韩国,有太多负责金融监管的人员其实与海外金融接触经验十分有限,因此,在涉及监管在韩国经营的外国机构时,他们感到不适。

(4) 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要保持外国投资者的信心,需要做很多事情企业和韩国政府的透明度至关重要。在外汇储备和政策方向等关键经济变量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羊群心理就会盛行,很快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

法治也很关键。如果没有它,首先外国投资就不会流入这个国家。 如果外国投资者开始对一个国家的法治失去信心,他们会迅速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地方。

当然,在经济危机时期最关键的是使韩国能够按要求行事的政治领导的素质。就韩国而言,假如当初提交给国家立法机关的金融改革方案能够在1997年11月16日获得通过,可能会令外国投资从韩国撤资的决定大大延迟甚至打消。

(5) 道德风险对运作良好的金融体系构成严重挑战

从1990s开始,国际投资者对亚洲的投资热潮来看,国际投资者对其也有责任。1997经济危机的韩国债务重组中,很少有外国投资者(债权人)承担损失(bail-in),也就是说,在韩国的外国投资者们得到了救助。而且,韩国为重新安排债务而支付了过高的利息,外国投资者们也是其受益者。

韩国的这场经济危机是一场流动性危机,但外国投资者们却将高利率合理化为危机导致韩国主权风险增加的代价。

注:韩国为1997年的经济危机所偿还的债务大部分是为偿还外国银行(债权人)的债务(优先救助),却没有对韩国国内企业给予优先及时救助。

(6) 韩国和亚洲区域发展长期资本市场的必要性

如今韩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比韩国曾遭受经济危机时的状况要好得多。然而,韩国和东亚其他地区的资本市场确实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在当地为长期投资提供充足资金的程度。简而言之,只要长期资本市场不在亚洲本地发展,亚洲国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偿还期限和货币错配的困扰。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想办法加快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

8. 韩国民众的 “后IMF危机” 时代

剧照

我们从宏观周期性的角度谈论经济常常是:经济繁荣之后是萧条,经济衰退之后是复苏,这些术语就概括了整个经济状况。然而,宏观经济的描述却从无法告诉我们那些特定的个人或群体所面临的现实状况。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都无一例外地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格局,但同时也导致深刻的社会危机。

1997年经济危机 / IMF 危机爆发后,经过几年的治理,韩国成功地摆脱危机,实现经济的复苏,但对某些韩国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却从未找到过摆脱危机后贫困的出路。由于经济危机产生在他们生活里的各种灾难如影随行般无限期地持续着。

剧照

2016年,IMF评论了他们对韩国的救助政策遗留了复杂的问题。我们现在回头来看1997年经济危机和IMF救助计划,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对韩国社会的冲击之大、影响之深远。它给韩国遗留的根本问题是隐藏在就业体系重新定位和贫富差距增大的表象后面的社会质量的全面下降和社会分化的加剧。

根据1997年经济危机前的韩国劳动法,解雇员工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IMF救助要求之一 “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以提高韩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临时职位数量大量增加,减薪裁员等就业市场的调整不断发生。

韩国贫困层的数量急剧上升。1996年韩国的绝对贫困率为4.3%,1997年达到7.5%,1998年攀升到14.9%。贫困人口规模扩大和收入减少相伴随。1998年第三季度韩国城市家庭月收入为176万韩元,是35年来的最低点。

贫困阶层扩大与韩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是同步的。按五等分衡量,1997年韩国五等分下的家庭月收入分别为89.9万韩元~146.7万韩元~191.5万韩元~251.4万韩元~391.7万韩元。2000年相对应的则分别为86.2万韩元~146.3万韩元~196.2万韩元~261.7万韩元~416.5万韩元。从中可以发现,最穷组和次穷组的收入下降,而其他三组的收入则明显上升。危机之前,韩国基尼系数处在稳定的水平0.28-0.29左右,而2000年则上升到0.32。

贫困阶层的扩大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增加使韩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韩国人在阶层认同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危机前,认同自己属于上层阶级的比例为4.3%;危机后,1999年比例降为0.6%;认同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比例从61.1%下降到45.1%;认同自己属于下层阶级的比例则从34.3%上升到54%。

犯罪率的增长显著,10多年里增加了1.4倍。1990s初,韩国每10万人发生犯罪的是2732名,2000年,这一数字是3974名,2004年达到最高峰的4328名。1998年以后,韩国刑事犯罪急速增加,其中财产犯罪显著增加。

剧照

危机期间,劳动时间延长现象突出危机前的月劳动时间不足195小时,1999年已经达到206.6小时。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帮助了更多负债累累的韩国企业在经济危机时得以生存,从而让企业也实现了比预期更快的复苏。

经济危机爆发时,劳动者、企业集团和韩国政府之间默认内在的社会契约增加了企业在处于经济危机时其生存下去的可能性。韩国普通民众曾相信,危机结束后,如果默认的社会契约也合理地履行了,那么则会改善员工的福利。他们也曾相信,亲劳工的金大中政府会在危机结束后保证这种默认的社会契约的实现。

韩国工会向来激进,但1998年新《劳动基本法》的颁布削弱了韩国工会的权力。

《国家破产日》剧照

在1997年经济危机结束后,临时职位/合同工在韩国变得愈加普遍 ,且这些临时职位工资较低,还不提供医疗保险或养老金等福利。韩国民众的工作稳定性持续下降。

劳动生产安全指数也下降了,由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字上升。1998年,韩国事故性死亡人数为2212人,1999年为2291人,2000年为2528人,2001年为2748人。

1998年,韩国人职业选择的要因中稳定性居第一位(41.5%),其次是发展性(20.7%)和收入(18.2%)。2002年,稳定性仍居第一位(34.4%),但是收入(21.5%)跃升为第二位,第三位是发展性(16.1%)。2006年稳定性(32.6%)居仍第一位,随后是收入(31.7%)和发展性(10.2%)。我们可以看到1997年经济危机后,韩国人在就业选择时一直把工作稳定视为头等重要。

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爆发后,那些受过更多教育或获得专业证书的韩国人能够继续前进,但那些年龄较大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韩国人则举步维艰。许多失去稳定蓝领和白领工作的韩国人除了低薪劳动力外,他们的就业选择十分有限。

许多失去稳定工作但有积蓄的韩国人开始自己做小本生意。他们常常选择经营进入门槛较低的生意,如炸鸡店或便利店。如今,这些店铺遍布韩国的大街小巷。虽然小公司竞争力低,但如果经济形势对你不利,你就只能靠自己了。

截至2016年,欧洲的个体经营者为15%,美国为6%,而韩国的个体经营者为25%。据2017年统计显示,韩国的个体经营者比其他国家多得多。

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给韩国家庭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离婚率居高不下成为危机期间非常令人瞩目的一个社会现象。其中因经济问题而离婚的比例由1992年的2.1%上升到1998年的6.9%。2002年,韩国的离婚率为3.0,比1990s初高出1倍,比一些主流西方国家还要高(比如当时的英国2.9,德国2.3,瑞典2.4等) 。

高离婚率意味着韩国社会联结的最基本的纽带出了问题。

《国家破产日》剧照

1997年经济危机后导致了韩国社会的信任危机。危机期间,韩国人一般性的信任度明显减少,对社会机构的信任也明显弱化,特别是对那些被标榜为代表国民和社会核心价值的机构的信任度明显下降。

韩国民众的归属感也明显地弱化。对 “如果有机会是否移民” 的回答时,回答“是”的在1986年为24.8%,1996年为27.6%,2001年猛增到35.5%,2003年更是达到42.2%。危机下的韩国民众的心理危机由此可窥一斑。

1997年经济危机期间韩国的自杀率显著上升。1997年,韩国每10万人口自杀人数为14.1人,1998年上升为19.9人,1999年为16.1人,2002年为19.1人,此后逐年上升,2003年为24人,2005年为25.2人,2005年达到26.1人。根据韩国统计厅2006年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有过自杀想法”的人为10.3%,其中有自杀念头的原因依次为“经济困难”、“家庭不和”和“孤独感”。

尽管 “IMF危机” 的后遗症并不是当今韩国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的唯一因素,但据韩国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一份关于这场危机20周年的报告显示,64% 的受访者称 “IMF危机” 给他们造成了心理创伤。

从心理学角度讲,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人类得以在社会正常生活的重要根基。如果它们遭到破坏,将会损害人类的社群感。创伤经历令人们深感自己对世间的人与事不再可以掌控,也失去关联性与合理性,丧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受创者往往会尽量避免任何可能涉及未来规划与风险的行动。

韩国此后一低再低的生育率正是其佐证之一。 2018年韩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总和生育率(TFR)低于1.0的国家,2021年这个数据只有0.81。2021年韩国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

出生人口题外话:

中国计生部门长期坚持中国总和生育率(TFR)1.8 水平的估算(正常生育更替 2.1),但是许多专家和学者在2000年前后多次调查的结果都大大低于这个估算。因此,中国出生人口数据长期被质疑掺水不少,公布的TFR也受到质疑。

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TFR的真实情况应为 1.22。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TFR的真实情况仅为1.18(日本为1.4),几乎全球最低。有记录以来,世界上出现过最低的TFR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为 0.41。

2019年1月3日,中国社科院人口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指出,如果中国TFR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

而现实是,2022年中国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85万人。

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首次低于1000万人,较2021年少106万人。2022年死亡人口1041万人,较2021年多27万人。

2019~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单位:万人):1465 - 1200 - 1062 - 956

2019~2022年中国死亡人口(单位:万人):998 - 997.6 - 1014 - 1041

2011年,日本是东亚国家中最早的一个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日本人口已经连续负增长了11年。

另外,似乎遍及韩国社会各处(如学校,职场,甚至军队)的霸凌现象也可窥视到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性性创伤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如今,韩国的年轻人对 “努力创造成功”这个说法深感不公平,因为它将任何失败都归咎于个人,而不是批评长期以来的社会结构性不平等持续加剧,始终缺乏充足的必要社会保障等社会质量的下降和社会分化。

尽管在1997年经济危机期间,韩国在社会福利方面也有进步,在对外国劳动者的包容以及男女平等等方面比过去也有提高,但如今的韩国仍然缺乏让韩国普通民众安身立命的强大的社会安全网。

“下岗潮” 题外话:

1990s国企改革以前,工人被称为国家的“主人”,后来国企经营出问题了,这些国家的“主人”就变成了国家的包袱。国家为了自己,把“主人”当作多余的包袱甩掉。当年那些下岗人员年龄偏大,家庭负担重,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再就业能力差,一下子都失业了,人人都要再就业,哪里有那么多新的工作提供给他们呢?

1997年10月15日《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说,职工大量下岗是企业不适应市场、经营困难和重复建设所造成的,也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国企的这些问题都是老问题。把本应该在10~20年里逐步解决的下岗问题一下子放在短短几年里处理,不要说当时的中国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就是发达国家,也没有这么做的。如果早些下决心解决,循序渐进地进行,每

 2 ) 为什么我觉得导俊人设立不住?

私以为,这部电视剧还不如《安娜》,人物内核的精彩程度也不如安娜,故事安排的精巧程度也半斤八两,更别说还有《安娜》没有的演员选角和演技问题。

底层打工人重生为财阀家的小儿子导俊,上一辈子他试图通过财阀家庭的斗争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却反被暗杀,一无所有地死在国外。

这部集合了各种爽文、重生、穿越元素的电视剧,看到了第十多集终于让我失去了所有胃口,《安娜》的六集虽然压抑、困惑,但篇幅合理,每一集剧情安排都算是严谨,而看到后面的《财阀家的小儿子》则没什么趣味了,我可以猜到后面可能会有一些悬念和反转,但无非是那些可猜测的内容,因为导俊这个人物在我眼里失去了人物魅力。(演员问题也有,但更多是剧情安排)

导俊的伪善与双标是拧巴的主要原因

我在这里想要提出几点我觉得和他人设以及剧情并不契合的部分。

从他站在道德最高点职责女主因为出身好,才能有条件进到最好的大学,享有特权之后,剧情转到他带着女主进了财阀子女们的聚会里。导俊在利用女主身份地位的同时,也利用了女主对他的好感和信任,他先让女主因为自己的好出身而感觉糟糕,其后用自己的穿越后的身份来谋取利益。

虽然合理,但内心觉得有说不出来的怪诞。

为什么在我眼里这个人物过于虚伪,却在镜头语言里看不到这份虚伪。

就像是我前几段时间看的白莲花一样,阶级问题、性别问题的虚伪是他们要表达的点。

那么这部剧想要说什么呢?

我最开始以为他想要说的同一个人,如果他出生在贫寒家庭,和出身在富裕家庭的,他们的人生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对于人性的认知还会一样吗?他们还会和平常人家一样,要做出很多妥协吗?

从而侧面批判财阀与财富的分配不均,提出人人其实都一样,我们出身不同决定了想法和可支配财富的不同,但灵魂都是平等的。

或者说像是《琅琊榜》一样,梅长苏不得不在名利场翻弄风云,甚至不惜于伤害自己的朋友,因为他很坚定地要实现自己的复仇目的,他知道他是自私的,所以他的行为带有一丝绝望和痛苦。

但这些在导俊身上一点都看不到,他自己的家庭因为股市家破人亡,而自己依然为了复仇玩弄股市,为了绊倒姑姑用了一样的手段,同时,在收购汽车厂时又当又立,批判员工被裁员之后受到的冲击,财阀的不人道,而自己为了父亲高举道德大旗。

你可以自私,你也可以不承认你自私,但你自私的同时站出来指着别人的鼻子说:“你怎么这样只为自己考虑,不为别人考虑,你真虚伪”的时候,确实会很真实地令人生厌。

这一切的关键点都在于导俊上一代的父母亲,而剧情在这部分的铺垫又过少,当你幼年失去母亲、家庭贫困,而你重生财阀家庭,你第一件事是做什么?他回了自己的家,到这里都算是合理,但是却戛然而止。

导俊要了一块地之后考上了首尔大学,然后呢?他原本的家庭是开店的,可是他真的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做了什么,很久之后他买下了自家的店,他想改变的是时代,还是自己的家庭?他并没有和自己的家人有什么交集,也并没有说为什么没有或者为什么需要有?

他的敌人到底是财阀家庭还是财富分配制度,我看不出来。

屠龙少年成为龙的过程是心酸的,可是导俊这个人物可能因为演员演技问题和剧情安排问题,我没有看出剧情的必然性。

导俊所有的剧情推动都是来自于他来自于未来的信息差,利用这一点他在爷爷那里赢得了第一桶金,从此开始了投资的道路。

韩剧我也看了不少,对于韩国国情的了解或许还少了一些,但作为一名普通观众,这部剧不论是剧情向还是爱情向都做得很一般。

如果说按照爽剧来看,《庆余年》跟这部电视剧有着类似的问题,个人感觉水平也相当,但如果真的要扯上制度和人性,那主角还真的是太拧巴了。

最起码《安娜》知道自己心底在虚什么,导俊从穿越开始,一副气定神闲的预测未来的样子,偶尔开始道德绑架的姿态真的让人无法心生怜悯,也生不出爽感。

不论是韩国历史还是911,主角出身平民的特色一点都没有展现出来,他去捐款也好,保住工人工作也好,内心没有苦痛,甚至还不如我看过的韩国偶像剧《宫》里面的人物来得立体。

如果我们穿越回过去,就像昨晚那一场精彩的阿根廷和法国的对决一样,或许在历史上寥寥几个字的内容和真正亲时亲历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这些都被一带而过了。

剧情到现在为止,这个人物的推动都是来自于信息差,那么在更远的未来呢?主人公的倔强和执着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再加上他从最开始穿越到之后人物没有成长曲线,如果说最开始他想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慢慢发现财富本身就是罪恶的,慢慢发生一些行为的转变,财富在人性上给个体的考验是难以承受的,就像是若曦在步步惊心里面的变化一样,从最开始的活力满满,到最后油尽灯枯,这部剧的人物层次都没有。

侧面人物形象单一地像一张纸,不论是姑妈还是伯父、甚至嫂子,所有人物只能看见眼前的一点点,多一点都看不到。

上面这些拧巴的地方,让我觉得这部剧像安娜这个角色一样,陷在了一个游戏打怪的漩涡里,我先立起一个敌人,打完了这个就去打下一个,总会有新的敌人,而人物却十分单薄。

唯一觉得很精彩的人物就是爷爷的角色,他的一生坚定自己的创造,想要给这个世界和民族留下一些东西,想要在社会上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权的更迭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经历了家族的混乱、经历了长子为了公司入狱服刑,他一生像过尽千帆,不论是演技还是剧情安排都很出彩,是唯一的亮点。

他跟导俊说:“你在外面不要这么说,因为你是我的孙子,你一出生就与别人不同,你这么说,别人会觉得你很虚伪”的时候,我觉得他很真诚。

他一生都献给了事业,最开始我不理解的长子继承制,到后来也理解了,长子和次子继承真的会有很大区别吗?说实话,我也开始不确定了。作为父亲的他考虑的是家庭和事业的损耗最小,那么长子继承制是最不容易出现内耗的情况之一了。作为一个事业咖,子女责怪他,孙子觉得他是这一家苦难的源头,他的事业再宏大,在家里也不能放下所有,轻松生活,他的形象更为合理。

所以他可以跟女主说,因为他们是同一个阶级?穿越前和穿越后身份的不统一导致这部剧终将不会被人记住,即便安娜陷在了自己的漩涡与谎言里,她每天还是战战兢兢地活着,生怕自己被人识破,整个上层社会也不过如此,是一个谎言罢了。

如果最后他拂去功与名,消失人海里,或许我会觉得更有点道理;

又或许他彻底成为财阀家的小儿子,如果我玩弄你们这套规则,你们都不在话下,我比你们还要擅长,既然我已经失去了家人,那么我也没什么害怕失去的了,或许剧情会更好看。

资本原本就是血腥的,导俊真的干净吗?

他知道自己不干净吗?

他要是知道的话,为什么能做到不纠结地去指责他人肮脏呢?

如果他只想护好身边的人,他又做了什么呢?

在收购汽车那一集跟爷爷的对话,后面牌匾写的是“正道经营”,哪一种是正道经营,该裁员时裁员,保证自己企业运作是吗?还是说导俊坚持留下所有员工,就是正道了?

至于爱情线,我无法评价,略。

或许这一切都很合理,只是我的认知和喜好决定了我无法欣赏这部电视剧。

 3 ) 大结局凭一集之力拉下评分!

不看大结局可以打个7分,至少确实爽了,主角的计策,和爷爷之间的博弈,老头子的精彩表演,值得。看了大结局觉得这编剧是想侮辱我等普通人。

此剧立意究竟为何呢?1-15你看了会觉得是个重生爽文,被财阀残忍杀害之后重生成小孙子靠聪明才智打败这一家蝇营狗苟,实现所谓正道经营。看了大结局发现搞不懂了,好像让这一家子丢掉经营权就完成了本剧所有立意,可笑至极。

导俊的partner Mason跟着他从纽约回到韩国是因为他发现所有韩国财阀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都会大打折扣,因为他们是围着爸爸转的好大儿,男主说要带他改变这一状态,让韩国的企业也适用于普遍经济规律,后来他赢了请问他实现了吗?丢掉经营权就完了?职业经理人上台就彻底解决了?

再回到男主,先不说被爆头还能活下来活蹦乱跳的,最后的表现竟然是不惜自爆而让杀你的人在听证会上失控???你不是应该让他因为故意杀人蹲监狱?它丢掉了经营权你就满意了?丢掉了经营权股份又没跑,只不过变成在家躺着吃分红,你又开心个啥呢?编剧不过告诉我们我等屁民即使命都差点丢掉了也只是对财阀造成了3点伤害,别搞紫菱“你不过是差点死了,他可是失去了经营权啊!”我等凡人理解不了。男主死过一次重生当小孙子又活了10几年就为了提供证据把这一家子烂人变成只能吃分红的有钱人,哇我可真是爽死了谢谢编剧!

 4 ) 剧名改成:重生之我要当无能圣母

知道前世家庭穷不帮忙,也不去套近乎看看有什么忙可以帮的,等死了人出了事再跳脚,煞笔吧。

重生后小时候他爷爷就有让他当继承人的倾向,男主玩了一手小时候精明,拿了钱长大了开始装煞笔,有毛病是不是?当了继承人参与重大决策,收购汽车厂保留劳工不是随随便便(还和他爷爷装逼说什么这才是经营,为了前世的爹就为了前世的爹,装什么孙子)?什么顺洋生活把他前世的妈搞没了,自己前世家庭什么经济水平不知道是吧,人没了开始急了(你不是喜欢玩套路抬高韩道制铁的收购价吗?坑了你爷爷钱,你爷爷没办法了去和上面交易搞了一手顺洋生活,怎么?接受不了?)

重生了拿完钱就一直在作,特么的可以明面当继承人的,就喜欢自己暗搓搓发育是吧?想当龙王一鸣惊人是吧?芜湖前世的妈给作没咯~真爽啊看见男主司马脸,长大后帮爷爷和前世家人的事实一件不做,前世自己怎么没的也不调查然后一个个全挖坑给他们搞进牢里。满脑子当龙王玩偷偷发育收购顺洋。结果想报恩了去前世恩果的对象没了,前世的家庭还是一团糟,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你重生个锤子你重生)

 5 ) 高开的重生爽剧《财阀家的小儿子》及剧中反映的历史现实

一部重生爽剧,重生爽剧有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容易高开低走。目前《财阀家的小儿子》做到了高开,是否能克服低走,还有待观察,但在原作小说背书下,就算后续低走应该低的也不会像2022年的另一部重生题材韩剧《再次我的人生》那么严重。

其实剧情自身的设定并不新颖,甚至可以说比较老套。一个为财阀家族工作的底层996打工人,虽然平时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但在卷入财阀家族内斗后死于非命。之后重生到80年代,成为财阀家的小儿子陈道俊(四公子的小儿子),以金手指开启了开挂的重生复仇人生。

不过该剧除了重生复仇之外,又紧密结合了上世纪80年代起,韩国的政治转型和社会变迁。并让主角亲身参与了诸多现实世界发生过的商战事件。我没看过原著小说。我盲猜,该剧在主角重生后,占据最大篇幅的是商战线,家族内部权斗线次之,感情线篇幅占比最低。

这种普通平民出身的主角重生到富豪家族,利用金手指在商界逐步打怪大杀四方,集聚实力向财阀家族复仇的剧,本身就充满着众多能吸引观众的高点。还迎合了社会中普通民众内部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

该剧在韩剧中算是投资较大的,制作费用二百多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多人民币,这点从剧中男主重生到80年代后,80年代道具上的高度还原就能看出来,剧组不缺钱。而且有《W两个世界》的导演郑大宇,知名韩剧编剧金泰姬等人坐镇,该剧本身的制作质量应该有保证。剧中老中青演员除了申贤彬演技一般,其他演员以前的演技表现也可圈可点,因此剧中演员演技方面不用太担心。

从剧中提到的顺洋手机,顺洋半导体、控制顺洋物产就等于控制了顺洋(对应现实中三星李家为了控制三星,而设立的复杂持股体系中,控制了三星物产就等于控制了三星集团),顺洋的经济等于韩国的经济来看。剧中的顺洋肯定是代指现实社会中的三星。

该剧的细节很用心,在男主尚未重生时的第一集剧情里,就已经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了不少伏笔。

第一:从男主重生前第一集里一个一闪而过短暂的片段来看,财阀家族成员图表里是没有4—2小儿子陈道俊的。但是从第一集四太太要求财阀家族其他人说出她儿子陈道俊事故真相来看,在男主重生前财阀家族内确实有小儿子陈道俊这个人。但属于财阀家族的秘密,所以重生前男主这个外人并不知道财阀家最小孙子陈道俊(小儿子)的存在。

从剧中20年前的四太太看女人的化妆术。。。

男主重生前,陈道俊可能因为某场事故而身死或失踪。

而男主重生前,第一集财阀家二代会长大公子的长子副会长陈星俊也提到了“那天的事故”

第二:男主重生前跟一直追查财阀家非法行为的女检察官徐旻渶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女检察官跟财阀家族有着很深的仇怨,应该跟陈道俊有关,因此才导致女检察官死咬财阀家族不放。而男主重生后的第三集,他以陈道俊的身份初识年轻时代的女检察官。预计两人未来会发生某种感情纠葛。第三集揭露了徐旻渶出身于法律世家,父亲是在韩国司法界有深厚人脉的检察机构次长,预计未来会给男主提供助力。

第三:男主重生前第一集可以看出陈道俊的父亲财阀家的四公子,跟他几个兄弟姐姐的关系非常疏远。但从男主刚重生为陈道俊时的情况来看,他重生后的父亲四公子跟他几个兄弟姐姐的关系其实还凑合,是什么原因导致后来四兄妹关系恶化?

第四:男主重生前,并不受宠的四公子家,为什么会有对于顺洋集团至关重要的顺洋物产3%的股份?

下面合理推测:男主跟陈道俊的人生很可能本就存在纠葛。正是因为男主重生后改变了陈道俊的人生,利用自己知道未来走向的金手指在商界大杀四方,并控制了财阀集团相当可观的股份和资产,威胁到了财阀家族其他人的地位,因此被财阀家族内部多人合谋制造了事故。

而男主重生后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准则,故意接近年轻时代的女检察官,两人发生感情纠葛,从而导致重生后的男主遭遇事故后。女检察官执着的追查真相,一直持之以恒的死咬着财阀家族。

从男主重生后的情况来看,他原身的普通平民在二十年前依然真实存在,他重生前后的两个人生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

我做个大胆猜测,第一集重生前的男主前世之死,其实跟重生后的陈道俊有关,其中可能涉及了人生循环和蝴蝶效应。男主重生成陈道俊后,能重燃斗志的主要原因就是想找出财阀家族内部杀害他前世的凶手,并进行复仇。但后续的剧设男主可能发现他前世的死跟他重生后的陈道俊有着很大关系。

下面盘点下该剧第二集和第三集中男主重生后利用金手指干涉的现实世界的事件

第一:1987年韩国政治转型后的第一次民主选举,因为民主派两金内斗,导致韩国五共军政府高层出身的卢泰愚坐收渔利

第二:第二集重生后的男主介入的航空爆炸案明显是影射1987年10月韩国大韩航空在泰国上空爆炸坠毁案

第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美日夹击下举步维艰的韩国半导体

第四:(1989年-1996年)因为首尔市面积狭小,导致首尔居民住宅紧张,因此韩国政府推出盆唐新城市项目,原来的郊区农村盆唐洞的土地价值飙升。前面几个事件让唯价值是图的老会长认识到了小孙子陈道俊的价值。而炒地皮则让重生后的男主积累了第一桶金,90年代的200亿韩元。

第五:男主重生后指点他热爱电影的四公子老爸独家引进了美国电影《小鬼当家》,并投资《泰坦尼克号》等爆款,助推了他老爸四公子的事业。

目前我只看到了第三集前半部分,后面还没看。第三集前半部分有个细节表明,剧中的时间线已经来到1996年金泳三执政末期。下图提到的事件可能是指韩国历史上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韩国300万工人为反对韩国金泳三政府出台的新劳动法(内容包括:让雇主可以解雇工人、雇用临时工和拒绝参加罢工者;在同一工作场所已建立工会之后的几年里不许再组成不同的工会)发动了长达三星期的罢工,最终迫使韩国政府同意修改新劳动法。

剧中韩国老戏骨李星民出演的老谋生算顺洋第一代会长陈养喆,原型是现实世界的三星商业帝国创始人李秉喆

剧中的顺洋二代会长大公子和不爱生意爱电影的四公子,这两个角色应该是根据去年刚去世的三星二代会长李健熙进行创作。还原了李健熙成为三星继承人前,热爱电影的爱好。还有成为三星掌门人后因经济犯罪被韩国检方起诉,然后却在运作下仅判缓刑,之后李健熙摆平司法问题后,才回国,并留下了坐着轮椅从机场出来被韩国记者们包围的名场面。

李健熙是李秉喆的小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原本按照韩国的长子继承制,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但是他的大哥三星太子李孟熙1966年向韩国总统朴正熙举报自己老爸李秉喆走私化肥糖精,二哥李昌熙随后不久又向朴正熙举报老爸李秉喆在海外有小金库。谁知道朴正熙在利用这二人达到打压三星,将三星旗下的化肥产业国有化的目的后,就跟李秉喆握手言和。随后李健熙这个原本无望继承三星的小儿子,才被当成继承人培养

剧中这个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崩溃的顺洋第三代继承人顺洋副会长陈星俊,应该是影射现实世界的三星副会长李在榕。2020年李在榕因为被曝非法注射镇静剂,而被韩国检察机构起诉,之后李在榕在法院听证会中承认自从他父亲 2014 年住院以来,他最初是因为心理压力而寻求治疗,随着后来的贪污丑闻和定罪的审判,这种心理压力愈演愈烈。承认了非法注射镇静剂的事实

三星李家第三代三兄妹:老大李在镕、老二李富真、老三李叙显。

——————

2022.11.26更新第四集里影射的现实事件:第四集中的顺洋汽车竞争对手大营代指的应该是现实社会中的韩国大宇汽车。大宇汽车曾是三星汽车的最大竞争对手,但是大宇汽车最终在韩国1998年金融危机中被美国通用汽车收购,改名为通用大宇。

剧中陈养喆的汽车梦在现实世界中最终破灭了,现实中三星汽车也在1998年韩国金融危机中,由于遇上亚洲金融危机,背上沉重债务负担。因为三星汽车属于三星集团的非核心业务,三星集团为了减轻债务负担,而选择出售三星汽车股份。2000年9月法国汽车公司雷诺购入三星汽车的70%股权。成为最大股东,之后三星汽车改名为雷诺三星。

男主投资尚未上市的不知名卖书小网站,其实是后来的亚马逊,在第四集中亚马逊上市后为男主带来了900%的收益,将为男主日后提供更多子弹

第四集中男主在利用计谋,挑动两位伯伯内战后,导致二伯彻底失去继承机会。大伯虽然保住继承权,但却失去了陈养喆会长的信任。而顺洋集团收购韩道钢铁比原来的预计多出3000亿韩元,背上了债务。这将会导致顺洋在不久的未来金融危机风暴中雪上加霜。

而第四集末尾提到的韩国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11月因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而点燃的韩国金融危机,在这次危机中韩国大量公司破产重组,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因为沉重的债务负担而被迫出让非核心资产的股份。

——————

11月27日:第五集来到了1997年至1998年韩国金融危机时代。也揭露了男主前世家庭悲剧的原因,是因为前世父亲工作的亚真汽车(代指现实中的韩国起亚汽车),在金融危机中破产重组,男主前世父亲被裁员,因参与罢工受伤,男主前世母亲在刺激下去世,造成了男主前世的家庭悲剧。

1998年韩国金融危机,在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的同时,韩国政府也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经济改革,其中包括了废除当时韩国内部普遍存在的企业职工终身雇用制。在这之前韩国企业很难开除内部职工,韩国普通劳动者一旦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就职,基本上就等同于端上终身铁饭碗。而在韩国政府接受IMF提出的经济改革后,韩国实行约聘制,在符合新劳动法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裁员。

而男主这次通过他的韩裔美国投资代理人吴世炫介入想收购亚真汽车,其实带有很大私心,就是想避免父亲被裁员,避免前世家庭的悲剧。为此男主跟他今世的祖父财阀会长陈养喆围绕收购亚真汽车进行角逐

但是姜还是老的辣,顺洋会长陈养喆让媒体写了一篇美资公司收购亚真汽车,会造成韩国国家资产流失,外资将控制韩国本土汽车市场的新闻,鼓动了韩国社会的民族主义,导致男主的收购案泡汤。当代某大国内某些人喜欢用的招数,不过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们玩剩下的。

但是陈养喆收购亚真的企图,因为顺洋资金紧张,而被竞争对手大营汽车截胡

而男主通过代理人吴世炫,同陈养喆进行协商,为顺洋提供资金解决顺洋收购亚真资金短缺的问题,吴世炫则获得顺洋汽车17%股份,而陈养喆做出让步,承诺留任亚真汽车员工。顺洋汽车和亚真汽车合并。第五集中的顺洋汽车和亚真汽车合并事件,应该是借鉴了历史上1998年韩国起亚汽车和韩国现代汽车合并的真实事件

第五集中男主和陈养喆的一段对话,揭示了他跟陈养喆在三观上的巨大差异和不可调和。男主前世是草根出身,对底层劳动者抱有很大共情心。而陈养喆是个纯粹的逐利资本家,底层员工在他眼里不过就是耗材

第五集有个细节还预示了导致男主前世被杀的秘密资金,很可能跟重生后的男主有关

重生后的陈道俊

前世

第五集里,陈道俊未来的堂嫂出现,不过男主重生后的蝴蝶效应,导致男主堂兄和未来堂嫂的感情线发生变化。男主的未来堂嫂不想与男主堂兄成婚,而是看中了男主

但这注定是个孽缘,因为男主明显是想培养女检察官徐旻渶这条感情线,徐旻渶跟男主的价值观也更契合。而且徐旻渶的法律世家背景带来的人脉帮助也不会比未来堂嫂的媒体世家背景弱。

饰演女检察官徐旻渶的女演员申贤彬女士的演技太平庸了

第五集里陈养喆会长霸气十足的笑容

——————

11月28日更新第六集:第六集导致男主前世母亲自杀的股票交易事件,其实在各国股票市场都很常见,就是上市企业高层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导自演哄抬股价,然后通过媒体引导散户炒股,然后左右手互相配合收割散户。

陈养喆本意并不是收割散户,或者说收割散户只是顺便。主因是1998年韩国金融危机时,韩国政府要求财阀们(以韩国四大财阀为主)处理自己旗下经营不善的企业,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依靠政府背书,旱涝保收。

陈养喆解散旗下的子公司,是为了向韩国政府示弱,而且通过他的运作,其实对他并没有损失,毕竟子公司实际资产,在收割散户后,已经通过国外的基金会转移出去了。

另外男主和他的投资团队还发现陈养喆想借此通过自己控制的海外基金会规避自己死后,自己的子孙继承他遗产过程所中产生的遗产税,把自己名下资产转移到海外被自己家族实际控制的外国基金会,这样就可以逃掉韩国法律的规定的遗产税。

第六集陈养喆在金融市场的行为,经历过韩国98年金融危机后依然健在的韩国财阀们,都或多或少的干过。并不是影射单个财阀,而是对资本的本质进行揭露。

身为财阀的陈养喆当然也不会因散户的损失而内疚。大象会在乎自己走路的时候,踩死了多少蚂蚁吗?

韩国遗产税是遗产额越高税率就越高,对于富豪巨额遗产继承,韩国所规定的遗产税率是非常高的。而且韩国跟美国不一样的是,美国遗产税是直接从遗产中扣除,剩下的交给遗产继承人,而韩国则需要遗产继承人先凑钱缴清遗产税,才能继承遗产。

至于韩国财阀合法缴纳遗产税的话,税率有多高。看下该剧中顺洋集团的主要参考原型三星就知道了。

据韩媒报道:三星第二代会长李健熙去世后,李健熙留给遗属的遗产包括股票、房地产、美术品和现金等,总价值约高达2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16亿元),其中他个人持有的三星旗下子公司股票市值相当于19万亿韩元(约合949亿元人民币)。2021年,李健熙的遗属申报遗产税12万亿多韩元(约合人民币653亿元),并申请分5年缴清。单看股票税额,李健熙遗孀洪罗喜需缴纳遗产税 3.1 万亿韩元,长子李在镕缴纳 2.9 万亿韩元,长女李富真缴纳 2.6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130 亿元),次女李叙显缴纳 2.4 万亿韩元。

据韩媒报道,李富真在2021年已经贷款了1000亿韩元,而在2022年又分别以她持有的三星股票抵押贷款了500亿+700亿+1000亿=2200亿韩元,2年共贷款了3200亿韩元(16亿RMB)用以缴纳遗产税。

据彭博社2021年10月9日消息,李健熙的继承人计划出售自己名下价值约18亿美元的集团公司股票,以帮助支付总额超过12万亿韩元(约合100亿美元)的遗产税账单。

韩国是世界上针对富人遗产税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税率以 50% 为基础,部分企业实例中甚至可以达到 60%,而且与一般从遗产总额中扣除遗产税税额方式不同的是,韩国的遗产税继承需要向继承者额外征取这笔税款。

第六集中陈养哲提到的这个兰芝岛是首尔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垃圾填埋场,这里陈养哲说的开发是指1998年至2001年首尔市将兰芝岛建设成山清水秀的五大公园(注:五大公园里规模最大的是世界杯公园,主要用于02年世界杯),韩国此举的出发点是当时韩国将举办2002年世界杯,韩国政府想通过举办世界杯的基础设施建设,大搞地产开发,拉动经济。

而兰芝岛开发其实是兰芝岛所在的上岩洞大开发的前奏,2001年兰芝岛耗费数千亿韩元被改造成公园后,韩国政府在2002年在兰芝岛周边的上岩千禧城建设首尔数字媒体城,耗时十几年,直到2015年才完工,开发费用耗费了65亿美元。

首尔数字媒体城后来发展成了韩国IT行业公司和娱乐文化公司的最大集聚地,发展成了首尔大量高级白领中产阶层聚集区。上岩洞所在的辖区是首尔麻浦区,也是现在首尔房价最贵的辖区之一。谁主导了上岩洞房地产开发,就等同于拥有了一个生金蛋的鸡,男主如果成功,他获得的利润会远超之前的盆唐开发,所以男主才会跟他祖父陈养哲围绕上岩洞开发主导权,展开激烈角逐。

男主姑父的事业线在第六集开启,男主通过代理人吴世炫同姑父结盟,利用姑父的检察官身份收购了帝亚建设做壳,来同顺洋进行上岩洞开发主导权之争。

而姑父则因为男主的支持,进入仕途,男主指点姑父通过反腐获取民意,对于检察官来说,通过反腐打击上流社会中的腐败者,是普通民众最喜闻乐见的事。

姑父当选为首尔市长。成为首尔市长后的姑父依仗着公权力和民主政治的民意,拥有了同陈养喆会长叫板的地气,不再对陈养喆唯唯诺诺。

这也解释了陈养喆为什么反对女婿从政,因为从男主的话里就能看出来陈养喆很清楚,商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同掌握国家机器的公权力进行正面对抗,更何况女婿还知道自己家族的非法资金机密。

陈养喆早在第二集就说过,民主政治会更难应付,以前只需要满足一小撮人就行,而民主化后,他还得应付普通市民们的欲望和诉求。

而第六集中男主的堂兄陈星俊主动申请去了顺洋建设,以便于利用建设公司方便做账的特点,筹措更多秘密资金,应对后续的继承之战。

男主的未来堂嫂觉察了男主就是美国奇迹投资的实际控制人。

第六集里男主和女一的感情线有所进展,男主对于自己一开始是出于目的接近女一而感到内疚

该剧第六集剧情其实有些崩坏,一些角色的转变缺乏足够铺垫,太突兀。希望制作方后续对剧情的把关能力能够回升。

ZF在经济稳定时期,鼓励民众消费,但是经济一旦出问题了,就甩锅给民众

其实剧中男主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并不想在顺洋的旧有体制内谋求继承权。他想打倒顺洋,取代顺洋,消灭顺洋所代表的旧有经济体制。

第六集末尾,因为陈养喆指使韩国检察机构扫荡了男主实控的外资投资公司,因此男主跟他祖父陈养喆摊牌,坐等周五更新的祖孙大战

——————

12月4日更新第七集:其实第七集跟现实历史关联的很少,主要是剧情推进,这里分析下第七集重要的主线剧情。

解释了男主为什么要这么快自爆,因为陈养喆本想拿首尔新市镇开发中,奇迹公司给予崔市长的政治献金丑闻打击奇迹投资公司。但是男主的自爆让陈养喆意识到奇迹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他的孙子,而且他的大儿媳还在首尔新市镇开发中炒地皮,被行贿的崔市长又是他女婿。

一旦曝光,谁会认为这些事跟陈养喆无关?因此男主通过自爆的方式废掉了陈养喆的牌。

陈养喆其实依然不清楚他的小孙子男主陈道俊跟他作对的原因,他根据常理推测,认为可能是四儿子陈润基唆使的。因此他跟四儿子进行了分家,分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子公司给四儿子,一来是警告四儿子不要再有非分之想,能分到的只有这么多。

二来是向外界宣示自己跟四儿子家庭进行切割,避免陈星俊再抓住自己的软肋。

面对男主取得首尔新市镇开发的既成事实,陈养喆来了个釜底抽薪,利用顺洋是韩国大部分娱乐公司及电视台的广告商和赞助商的身份,要求它们不得进驻男主开发的数字媒体城。男主空有开发权,却没有载体。并且利用首尔新市镇开发是崔市长上任后第一个重要事业,崔市长绝对不能坐视开发失败的情况,重新收服崔市长。

姜还是老的辣,陈养喆的能力眼光和经验都远胜男主,男主如果不是有预知未来的金手指,是根本无法同他祖父陈养喆对抗的。

从第七集里陈道俊跟吴世炫的对话中,可以知道截止第七集陈道俊所在的4-0家族仍未取得第一集里4-0家族持有的顺洋物产3%股份

第七集里陈道俊通过跟吴世炫的对话,又开了次金手指,决定引入未来炙手可热的电竞作为数字媒体城的第一个载体

因为引入电竞也需要有电视台载体,而这时候男主的未来堂嫂提出两人成婚联合,而未来堂嫂的媒体世家背景,则可以带动多个报社和电视台进驻男主开发的数字媒体城,但被男主拒绝。。。未来堂嫂的提议很诱人,而且未来堂嫂的能力眼光都不容小觑,严格意义上来说男主这时候拒绝,直接把未来堂嫂推倒了他敌对方堂兄陈星俊怀里,也必然导致未来堂嫂成为男主的劲敌。

其实男主完全可以先假意答应未来堂嫂,虚以委蛇,先利用未来堂嫂,等以后再翻脸也不迟。

第七集里深化了男主陈道俊和女一徐旻渶的感情线。。。老实说这条感情线截止第七集,对主线剧情没啥推动作用,甚至删掉的话,主线剧情还更流畅些。。。希望制作方后期能强化这条感情线的作用。

第七集里男主的今世的亲情线有了很大进展。男主怂了几十年的父亲4-0陈润基,难得硬气支持儿子陈道俊对抗陈养喆,并要动用自己在影视界的人脉,收购电视台,帮助儿子完成首尔数字媒体城开发。而男主也第一次真正把4-0和4-a当成了自己的父母。

第七集片尾里挺过了日殖时代的迫害、挺过了朝鲜战争(韩国称为韩战)、挺过了1到5共时代历届韩国政府和自己的博弈、挺过了民主化巨变、挺过了波澜起伏的国际经济局势变化,依然屹立不倒的一代商界枭雄陈养喆的生命即将迎来终点。这段黄昏的戏拍的太好了,老戏骨李星民演的也好,把枭雄陈养喆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面对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无奈,不甘、落寞,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里再说下崔市长这条线,不少人认为陈养喆的女婿崔市长的原型是李明博。对此我持不同看法,崔市长的部分事迹虽然有参考李明博,但他的原型应该不是李明博。李明博是底层草根出身,一步一个脚印靠自己的能力才奋斗上来。虽然李明博在韩国财阀现代集团出任过高层,但李明博是从现代最底层的职员起步,靠自己的能力逐步升迁,并取得现代会长郑周永赏识的。在这期间他并没有跟现代有过任何裙带关系,李明博在现代的角色更接近剧中陈养喆身边的这个被陈养喆器重的亲信。

这两人外貌居然还有些相似

而且李明博在从政前就因为政见分歧,跟郑周永分道扬镳,李明博拒绝支持郑周永参政,并参加了郑周永的反对派政党开启从政生涯。

其实韩国社会从高层精英到底层民众都很忌惮财阀家族成员从政,并竭尽一切方式限制从政财阀家族成员的仕途,高层精英抱团攻击从政的财阀家族成员,底层民众尽量不投票给财阀家族成员。韩国财阀家族成员从政的不少,但都走不远,走的最远的现代会长郑周永第六子郑梦准也止步于国会议员,无法再进一步。郑周永曾经参选过韩国总统,但最终因得票率太低而失败,并且还受到了韩国政府的打击报复,现代集团也在韩国政府打压下走向衰落。 ——————

12月5日更新第八集:第八集里男主陈道俊,通过让大营会长了解到收购线上电视购物频道,掌控销售渠道,可以提振配套的物流,继而让大营物流超越顺洋物流的重要性。说服大营会长进军娱乐媒体,作为回报大营让旗下企业和掌控的媒体进驻陈道俊开发的数字媒体城,保住了陈道俊的首尔新市镇开发权,互利互惠。

陈养喆在第八集,终于不再坚持长子继承制,转而给子女们划分了各自的子公司,然后让后代们互相竞争,胜者为王,谁赢了谁就是顺洋的主人。

导致陈养喆出现改变的原因有三个

一:陈养喆可以容忍长孙陈星俊挪用公司公款为私用,因为这是资本家的天性,所以陈养喆无视了二儿子陈东基的告状。但是陈星俊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却在首尔新市镇项目争夺中一败涂地,让陈养喆意识到长孙缺乏在动荡的经济局势和政府打压的险恶环境中,守住顺洋的能力。

二:陈养喆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他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把长孙陈星俊培养成自己满意的继承人。

三:大营会长嘲讽般的坦白,让陈养喆意识到他的所有后代中,虽然小孙子男主陈道俊走的路跟他不一样,但陈道俊确实是他的后代中能力最强,能够守住自己留下的基业的人。或许在陈养喆看来:你陈道俊不是说要不择手段拿下顺洋吗?好,我陈养喆给你这个机会!

在陈养喆定下胜者为王的继承规则后,陈养喆的四个子女家庭中,男主陈道俊的姑姑陈华英智商最低,能力最差,实力最弱。本来按照常理,陈华英并不是陈道俊的优先打击对象。从常理上说,陈道俊应该拉弱打强。

先拉拢实力最弱的姑姑陈华英,解决掉实力强的大伯陈永基和二伯陈东基,大局已定后,把最弱的陈华英留到最后收拾,更符合男主利益。

更何况陈华英的老公崔市长,还是男主的准盟友。男主之前扶持崔姑父做首尔市长,很可能就有长期联合姑姑对抗大伯二伯和祖父的打算。这点从第七集里男主跟吴世炫的谈话中,男主说给崔市长画个参选总统的大饼,来稳住崔市长,以利用崔市长对付顺洋的对话内容就能看出来。

陈道俊除了预知未来的金手指之外,他自身也是有较强能力的(注:他前世能从最底层的草根,奋斗到财阀亲信那类高级打工人,肯定是有较强的能力),陈道俊肯定也清楚这一点。

为什么陈道俊会改变计划,选择优先打击姑姑陈华英,还要计划在夺去姑姑财产和公司后,给姑姑设计个挪用公款的罪名,想把姑姑送进监狱,做这么绝呢?

其实不怪男主陈道俊,实在是陈华英自作孽不可活。陈华英居然在陈道俊面前公开侮辱他妈李海仁。而从男主重生后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他虽然有着较强的能力,也有预知未来的金手指,但男主很看重亲情,很容易被个人感情影响决策。

因此当看到姑姑侮辱自己今世母亲李海仁的时候,男主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出门时却死死的盯着陈华英分到的子公司顺洋流通的门牌,回到奇迹公司进行决策部署时,男主重点手指了陈华英所掌握的顺洋流通及相关公司

因为男主在第七集里已经把4-0家族视为自己的亲人,所以男主要为他母亲李海仁的受辱,报复姑姑,将姑姑作为优先打击对象,而且是下最狠的手。

对于部分观众质疑的男主为什么不冲进去给母亲李海仁解围。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父母不会希望自己的子女看到自己的难堪场面,这里其实体现了男主的高情商。

男主利用姑姑没钱偿还顺洋流通债务的时机,通过代理人奇迹公司吴世炫借给姑姑4000亿韩元,而姑姑则把顺洋流通的核心顺洋百货30%的股份抵押给奇迹公司。

然后又让吴世炫在无意中透露,网络科技公司Nd公司的股票将会暴涨。

第八集还埋了个伏笔,那就是男主通过已经被自己收服的暗线,唆使二伯陈东基也投资了ND股票。使得陈华英得知唯利是图的二哥陈东基也买了这支股票后,更加确信这支股票能赚钱。这个伏笔可能后续还会有其他用处

于是陈华英挪用公司公款30亿韩元投资股票,果然净挣90亿韩元。

而知名投资人吴世炫在这时候又劝说这股票可能会跌,建议陈华英谨慎起见最好抛售,但同时又留了个尾巴,说有小道消息说股票会暴涨到10到20万韩元一股,但让陈英华不要理睬小道消息,方便后续继续PUA陈华英。

当该股票后续继续暴涨时,陈华英追悔莫及,失之交臂的赚钱机会最让人百爪挠心。关键是陈华英还有奇迹公司的4000亿债务要还。再加上之前吴世炫话术中埋下的伏笔,并且该股票真的涨到了10万一股,所以姑姑相信了小道消息。

而这时候陈道俊又让吴世炫跟两位伯伯假意接洽出售顺洋百货抵押的30%股票,并故意泄露消息给陈华英。陈华英很清楚一旦两位哥哥拿到顺洋百货的股票,她就出局,无望入主顺洋了。

而这时候,陈道俊又登门拜访,一为催债,二为透露ND股票有可能会涨到30万韩元一股。并且假意劝姑姑不要冒险投资股票,但对于赌徒,在赌徒将要梭哈的时候,你越劝她,她越觉得你是眼红她赚钱,听不进去劝。

多管齐下,陈华英彻底被陈道俊PUA成了赌徒,挪用顺洋流通一千多亿韩元的公款,一把梭哈。

第八集里提到的网络公司泡沫,其实对应的是现实历史中的2000年互联网泡沫。从1995年到2001年,国际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在互联网泡沫期间,互联网公司从股票和投资中赚取了大量的钱,直到2000年泡沫开始破裂,大量互联网公司也随之破产。

以科技为中心的美股综合指数从1995年的不足1000点升至2000年3月10日的5408.60点。

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的历史最高点5048一路跌到2002年的1114,整个股市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二。不少明星互联网公司市值断崖式下跌甚至关门歇业,一大批程序员失业转行,只有不到一半的互联网公司苟延残喘活到了2004年。而从那场互联网泡沫中存活的公司里就包括了现在的谷歌、亚马逊、EBay、高通……

因为中国内地的互联网产业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涉足国际市场,所以当时没受到波及。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互联网泡沫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把互联网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为后来互联网行业再次起飞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这就是男主在之前为什么多次跟吴世炫说要等到花凋谢之后,再去投资。实际上就是男主打算在互联网泡沫爆发后,再去抄底,大赚特赚。

有的观众奇怪陈道俊就不怕陈华英,及时抽身吗?这就是部分观众不了解炒股散户的赌徒心理了,没有几个散户能在庄家做的局中,及时预知到最高点,并及时抽身的。即便是庄家没有因为过多的散户资金进入而提前收网,放任股票真的涨到了30万韩元一股。陈华英也会认为股票还会继续涨。

更重要的事陈华英没有其他渠道能凑到4000亿韩元赎回顺洋物流的股份,即便是股票市场赚的钱足够她赎回股份,已经成为赌徒的陈华英大概率也会继续梭哈,多赚些钱,以应对接下来跟兄长们的竞争。

第八集还有条支线,功利性都很强的男主未来堂嫂毛贤敏跟堂兄陈星俊成婚,其实男主的堂兄堂嫂属于一类人。而且男主的堂兄陈星俊虽然也有一定能力,但陈星俊有很严重的性格缺陷。如果没有他新婚妻子毛贤敏的助力,陈星俊是根本无力跟男主对抗的。这恐怕也是编剧把两人安排成婚的原因,得给男主打怪制造些难度,剧情才更有看头。

从剧中陈养喆女儿陈华英分到的子公司里除了百货之外,以酒店和高尔夫球场为主,而且她的婚姻也是下嫁的情况来看。陈华英这角色明显有部分参考三星第二代会长李健熙次女三星公主李富真。。。这编剧着实辱财阀了。。。

老实说李富真除了年轻时恋爱脑坚持嫁给高中学历的平民保安之外,李富真的经营能力和智商明显是吊打剧中陈华英的。至少三星旗下亏损的酒店被交给李富真经营后,李富真实现了酒店盈利。

再补充第八集的一个支线,第八集老夫人跟她丈夫陈养喆的一段对话透露了四公子陈润基是陈养喆的私生子。而且这段对话里老夫人明显是在旁敲侧击试探陈养喆是否有传位给四儿子家的意思,预计老夫人以后会是男主的敌人

其实剧中男主明显带有想打破由财阀主导的韩国经济体制的意图,男主的人设其实包含了韩国文艺界左派的美好愿望。但这真的只是美好愿望,大企业主导的韩国经济对于韩国来说是唯一选项。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而且多山多丘陵,物产资源匮乏。而且朝鲜半岛境内的矿产资源中的多数还是位于朝鲜境内,跟韩国没啥关系。

而且韩国人口密度太高,2021年韩国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530.6人,2021年中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7人。日本是344.8人,美国是36.3人,俄罗斯是8.8人。

1960年韩国人均GPD仅为79美元,放到当时的非洲都是垫底水平,甚至比当时正处于饥荒时期的某大国的人均GDP都低。

韩国的先天条件就是一块废地,就正常情况来说韩国能发展到菲律宾的经济水平都很难。而且做美国小弟的国家多了去了,但美国的小弟里能从贫穷落后国家发展成经济发达国家的寥寥无几。日本不算,因为战后的日本依然有列强时期积累的基础。

因此后来韩国的汉江奇迹确实是奇迹,韩国能从一个废地标配发展成经济发达国家,堪称是屌丝逆袭。而通过大企业主导国内经济,来保持韩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优势,确实是韩国执政者唯一可选的正确方式。财阀的形成在韩国是无法避免的。

提个值得玩味的地方,《财阀家的小儿子》这部剧的主要投资方之一,还有这部剧在韩国的主要播出平台是韩国JTBC电视台。韩国JTBC电视台是由韩国《中央日报》所设立,而《中央日报》则是由三星所成立。也就是说实际上三星是JTBC幕后的最大股东。而三星则是剧中顺洋的主要参考原型。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三星这个大股东对JTBC电视台经营上的影响力其实比较弱,JTBC曝光过不少三星丑闻。

——————

12.10更新:第九集里其实值得剧评的戏份不多,我就简单介绍下第九集的主线剧情。

历史上的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爆发,姑姑炒股血本无归。男主按照计划推进吞并姑姑持有的顺洋百货股份,并利用已经成为检察官的女一以挪用公款罪打击姑姑。

大伯二伯和男主祖父陈养喆跟预料中的一样,没有对姑姑伸出援手。本来男主的计划可以很顺利的完成。

但是堂嫂横插一脚,帮助姑姑对抗男主,为男主增加了很多难度,并企图反向利用女一打击男主。

第九集末尾,在顺洋百货股东会议上,原本胜卷在握的男主,因为堂嫂帮助姑姑的原因,变得险象环生,留下悬念。

在第九集末尾女一仿佛也站到男主对立面,但我认为这是编剧故意迷惑观众,制造戏剧冲突和悬念。我觉得女一在第十集会反转,帮助男主,成为男主翻盘收割姑姑的关键。

这一集里还展现了顺洋百货底层商户的艰辛,及男主对前世苦难生活的回忆。从侧面说明男主对财阀开战,并非只是为了复仇和私利,而是带有一些为底层伸张正义的动力。

——————

12.11日更新:第十集的内容有些多,首先跟我之前预测的一样,女一徐检反转,拿出姑姑挪用公款的证据,帮男主解决掉了姑姑。

男主和女一确定恋爱关系,从两人确定关系后的聊天内容,就会发现两人的价值观一样,都对弱势群体抱有同情,也痛恨强权不公。只不过女一徐检出身名门,人生太顺风顺水,缺乏历练,刚进入社会还没受过多少社会毒打。所以处理问题的方式难免稚嫩,没有男主那么老辣。

男主跟姑姑的对话中,坦诚了自己为何要优先针对姑姑的原因,因为姑姑先侮辱了他。

男主收拾完姑姑后,陈养喆教育男主如何成为一个财阀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陈养喆已经在把男主当继承人培养。

第十集里这段剧情对应的是,历史上2001年8月23日韩国政府提前两年还清了IMF的贷款。IMF从此只能向韩国提供经济咨询,再也无权直接干涉韩国经济政策,韩国经济至此告别了“IMF时代”。韩国经济进入复苏起飞的阶段,但韩国政府也吸取教训,并没有重回老路,而是对外资开放资本市场。

而男主通过金手指,提前知道了历史,知道未来韩国会进入金融投资热,所以提前把奇迹公司业务转型到金融基金方面。

跟男主的金手指不同,陈养喆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认识到了金融和现金流的重要,也在同时布局金融业务。

第十集里二伯先下手为强,跟堂嫂联合,指示检察机构对男主展开调查,通过媒体散播男主操纵股价的谣言,导致男主在金融界声名狼藉。虽然男主的女友徐检只要给她时间,她肯定能查出男主是被冤枉的。但二伯打得就是这个时间差,利用男主在澄清事实前承受不住大量投资者撤资,现金流出现问题,想借机收购男主的奇迹公司。

实事求是的说二伯能力挺强的,如果不是恰好赶上911,男主作为重生者,又知道911即将发生,男主大概率就要凉了。男主利用911这个契机,先是在911发生前出售了自己在美国市场的股份,然后通过暗线唆使二伯重注美股。

911爆发后,二伯低价出售自己在美股的股份后,又根据经验重注赌美国股市在这种重大危机下会处于熊市,以挽回损失。但拥有预知未来金手指的男主知道911后美股在短期走低后,就重新回升,因此进场抄底,并安排奇迹上市,还给911中的受灾者捐款,重振奇迹声誉。

在股市回升和韩国放开资本市场的环境中,大量想选择比银行更高利息进行投资的民众刺激下,奇迹的基金产品一路上扬,突破4兆韩元。

二伯事业线凉凉,顺洋证劵被男主收购。

二伯失败后,回家撒酒疯,一语道破了陈养喆在放弃长子继承制时,内心天平就已经倾向于小孙子陈道俊的事实。

第十集末尾,陈养喆下定决心让男主陈道俊掌控顺洋金融,成为顺洋集团的继承人。但在前往记者会的路上遭到车祸暗算,这个车祸应该跟陈养喆夫人及其子女有关。

遭遇车祸时男主也终于想起了,他前世的时候,确实有过陈道俊这个人,只不过在他进入顺洋之前,陈道俊就已经身死。

第十集里男主跟司机的这段对话中,也反映了4-2确实在顺洋存在过。另外男主问司机为什么选择跟随自己而不是二伯,司机的回答也反映了有钱有势的人才有选择权,底层普通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这一无情的现实。

第十集里算命的这个人给男主算命说的话也是个细节。这个算命结果隐喻了男主的两世。

男主死于非命,客死他乡的前世

男主经过凶煞后,成为财富无人能及的贵人的今世

二伯想破脑袋也预料不到,男主是两世为人,早在前世就已经把凶煞经历了。这里应该??

 6 ) 所以这是两部剧?

第1集和16集第一部剧。

第2集到15集第二部剧。

大半年看着我都特么睡不着了,

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追剧了。

槽点太多了,随便说一嘴。

好家伙主角把小孙子干死了穿越回去竟然不知道他们家还有一个小孙子? 一开始就特么是悖论! 最后一集编剧你特喵说这是救赎? 直接把前面的内容全特么推翻了。 男主是参与杀害了小孙子帮凶之一,先不说法律怎么判,好家伙未婚妻和仇人最后还这么和谐聊天,直接把女主人设干蹦? 呸,臭不要脸。

老爷子挂了以后剧情和编剧一样直接拉了。

 短评

在一众老戏骨面前,宋仲基那一堆毫无意义的抿嘴演技变得越发好笑了

7分钟前
  • 蓝波的火箭筒
  • 还行

快逃!别看!!!!!!以爽文为卖点却不尊重原作,最恶心这样傲慢的编剧,瞧不起平民用重生文图个乐调剂人生现实是吗?嫌大家这几年吃的苦还不够多,要你来教我现实几斤几两,阶级等差如山世代难移?什么东西哦,你当什么编剧,我看你才最适合去给世袭财阀们开车撞人了!(不改星是因为我就是要这条评论在前列。不想气死就别看别看别看别看别看!!!!!!!!!!!!)

8分钟前
  • 人之初性本性
  • 力荐

中国网文小说故事

12分钟前
  • 柠檬在成长
  • 推荐

不负责任猜测,男主和财阀家小儿子本来就是一个人 而杀自己的就是自己

14分钟前
  • 赫连晓妖
  • 还行

女主气场太弱了,感觉没睡醒

18分钟前
  • 芋泥菠萝头
  • 推荐

视听语言也没得说。剧情紧凑连贯,同时跌宕起伏,矛盾冲突也很自然。看评论有人对比《再次我的人生》,可是《再》的开挂太多,但男主所有的信息都是从自传中得知,既然是售卖的书,必然有掺假,虚虚实实,设计有张力,有伏笔。以及,偶像剧的演员演多了就会觉得演技捉襟见肘,总是像本人。宋仲基把申组长的隐忍疲惫表现出来了,一点也不会出戏。相比文森佐的轻快成竹在胸,就是另一个人。还好帅。目前五颗星!快更!!!!

20分钟前
  • 终归大海
  • 力荐

第一集证明,用生命在打工,只会导致失去生命。有爷爷的戏份好看很多。

24分钟前
  • 令希丰
  • 推荐

妥妥起点重生大男主爽文,虽然又是财阀又是政治又是again my life,但还是不得不说这个剧情设置得是真爽啊,重生后的孙子和爷爷对话那场戏,“你是不是…能预知未来?”“我都知道。但我知道的不是未来,而是爷爷的心思。”啧啧啧,那段眼神和动作的变化牛哇牛哇,也是这里真正透露出可以当顶级财阀继承人甚至是财阀一代的潜质。果然撞题材不可怕谁爽谁赢罢。宋仲基挑剧本确实可以,现在就看到底是“我”杀了我还是“我”本来就是我,抑或是我和“我”一样虽然预知了未来但还是逃不脱命运再或是在我的帮助下“我”逃过了原来死亡的命运,开启新的篇章呢…其实结尾还算凑合,对导俊的忏悔和延续,但你TM导俊墓碑上的照片长得和炫优一模一样啊,除了河代理统统都瞎了吗!还是拿观众当傻子啊!果然为了在最后一集收尾开始放飞。

28分钟前
  • 刘白
  • 力荐

现在韩国那只有财阀可以说了吗?一年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剧说财阀,四分之一说政府或公务员,已经审美疲劳了

33分钟前
  • 电影宅
  • 很差

男主角感觉是减分的,好多时候别人和他说话,他却啥都不回应,还一天到晚抿嘴,人我感觉他就做不出太多表情的样子。这么多钱,一万种方法可以救老父母,不救,渣男内鬼蠢货,看得憋死了。

38分钟前
  • 拗阿姆斯特朗
  • 较差

重穿和我想的方式不太一样,我以为会穿到上一次小儿子去世现场的……老爷子:“我最爱的儿子是……顺洋!”这部剧的财阀终于不是顶楼式发疯,性格人设能力才能说服观众“怪不得他能发家!”

41分钟前
  • Justina
  • 推荐

每集结束只有我在认真笔记复盘导俊的最新总资产吗?

42分钟前
  • léo
  • 力荐

天选打工人到天选继承人的进阶只能靠重生——again my life,文辩重生了

47分钟前
  • 淺蒼
  • 还行

宋仲基除了抿嘴卖萌,难道这么多年演技就没有些长进。另外剧情多有违和之处,第一集申代理一来,就表现的跟宋仲基很熟的样子,拜托,宋仲基不是说一不二的组长吗。韩国那么讲究辈份,怎么第一次见两人就那么亲密。还有后面要把宋仲基从海边推下去之前,申还得专门让宋发现是前者指使?还有第三集,宋仲基跟MASON O也是刚认识,宋仲基马上就能坐在MASON的座位旁边,跟他熟络地讨论象棋比赛的结果!拜托编剧用点心,过渡设计合理一点。也请宋仲基别动不动抿嘴卖萌,毕竟都是37岁的大叔了。演技有点长进行不行

51分钟前
  • mahaha
  • 较差

为什么第三集开始就总是抿嘴 撅嘴 歪头傻笑 …男主魂穿小孩之后有副作用吗

54分钟前
  • Wantyou
  • 推荐

男主演技里面最差最烂,为了装嫩没事就抿嘴,不抿嘴就蜜汁尬笑,7集了,大哥你演技真的很差,大学生真不带这样演的,你说句话就抿嘴说句话就抿嘴,是脸部肌肉痉挛抽搐吗?第一次看这抿嘴哥的剧,拉拉拉,被爷爷吊打

5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韩国编剧们是偷偷充了晋江和起点的会员吧哈哈

1小时前
  • 超酷的小七
  • 推荐

编剧请注意⚠️现在换女主还来得及⚠️女主扣一星⚠️换大嫂当女主加两星

1小时前
  • 23
  • 还行

还是有点爽的,但看男宋装大学生的神态我浑身难受,好做作

1小时前
  • momo
  • 还行

因为宋仲基的剧,看了财阀家的小儿子的韩文原版网文,全文大男主+重生+爽文+垃圾商战,作者把自己这辈子知道的赚钱的故事全都写进去了…….投资戴尔、谷歌,到并购汽车、半导体、甚至新材料环氧树脂,甚至电影电视台培养爱豆到搭建旅游度假村。甚至提到了投资罗PD的花样爷爷综艺…..最值得一提,非常韩国式的两点:1.男主第一桶金靠韩国的“再开发”政策,即依靠爷爷的礼物预先囤大量便宜地块,次年靠再开发政策的差额高价卖给政府 2.IMF金融风暴前手持大量美元外汇,依靠IMF美国介入前后韩国外汇枯竭时极限汇率变动发财…..。估计整个韩国近40年两个改变全民人生的大节点就是这两个,和中国差异还是蛮大的

1小时前
  • 一个康波的游戏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