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出征

喜剧片中国香港2013

主演:余文乐,邹凯光,曾国祥,陈静,邵音音,雷宇扬,卢惠光,许绍雄

导演:麦咏麟

 剧照

飞虎出征 剧照 NO.1飞虎出征 剧照 NO.2飞虎出征 剧照 NO.3飞虎出征 剧照 NO.4飞虎出征 剧照 NO.5飞虎出征 剧照 NO.6飞虎出征 剧照 NO.13飞虎出征 剧照 NO.14飞虎出征 剧照 NO.15飞虎出征 剧照 NO.16飞虎出征 剧照 NO.17飞虎出征 剧照 NO.18飞虎出征 剧照 NO.19飞虎出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7 15:21

详细剧情

故事根据导演彭浩翔的小说《特别任务连》改编,讲一班飞虎队员想召妓,但又不敢在香港搞,最后要偷渡去澳门。原本进展顺利的计划,因为澳门司警的扫黄行动逐渐演变成一场闹剧。众人身为警员,反遭牢狱之灾,利用绝技逃生,却被全面通缉,孤注一掷之下,竟又与贼同船。几经斗智斗勇,众人不仅了解到彼此的心结,更阴差阳错的成为缉拿悍匪贼王滔的关键。每名飞虎队员也在这场建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行动中,重新认识了自己,领悟到团队精神之重要。

 长篇影评

 1 ) 隐藏于低俗当中—《飞虎出征》观后感

      2012年,彭浩翔推出了一部让人不忍直视的荒诞喜剧片《低俗喜剧》。令郑中基在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的奖项。印象中,郑中基扮演的黑社会大佬出现的场景并不多,但是在影片中他那低俗的言语,重口味的表情让人一度怀疑内地某一城市是否真的如此?
       而《飞虎出征》这部影片,受到《低俗喜剧》黑色幽默的延伸,某些桥段大有续集的嫌疑。只是这次回归到了彭浩翔早期作品《大丈夫》的桥段,讲述了男人去鬼混的故事。准确的说《飞虎出征》讲述的是四位香港飞虎队员去澳门鬼混的故事。
       电影的导演是麦咏麟,彭浩翔则成为了监制。但是不得不说,影片的编剧、摄影、剪接、演员方面竟然是如此浓厚的彭氏风格,就连影片内容也是取材于彭浩翔早期小说《特别任务连》。如果不留意,还真的不单单是监制角色。是否有呼应《低俗喜剧》的嫌疑呢?
       说回影片,《飞虎出征》其实剧情很简单,四名飞虎队员各自面对爱情、家庭、工作难题,想去召妓释放一下郁闷,但又不敢在香港放肆,最后决定偷渡去澳门鬼混。初看一下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在大众心目中,飞虎队形象上都是威风凛然,刚正不阿的,怎么会与召妓联系到一起呢?这种具有高度反差的毁三观思维方式,正是彭氏风格的重要表现。早期的《买凶拍人》当中导演和杀手的组合,《青春梦工厂》当中青年梦想和AV的组合,《维多利亚一号》当中买楼和谋杀的组合。这都是具有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在基调上却合情合理的故事编排。在原则上,故事的可读性很强,而在这个前提之下,剧本的语言艺术也是富有玩味。地道的粤语文化在故事当中把粗俗和生活化融合的恰到好处,点到为止。
       而这部《飞虎出征》虽然是讲述四名飞虎队员的故事,但是却在高尚的格调之下,把低俗隐藏在其中。反过来,又可以在低俗的表象之下,包含了高尚的品质。例如影片开头四名队员在酒吧闲聊,讲到有过澳门鬼混的想法,就把一件别人觉得难以启齿的事情,冠上了富有美好憧憬的外衣,甚至提升到了友情共存的行列。同时,在澳门最后碰上通缉犯,场景上本为同是天涯落难人,初衷都是为了偷渡回去香港,怎料变成为别人破获了大案,飞虎队员之一虾米还误打误撞了却了自己职业生涯当中的一桩心愿。这种诡诞不羁,令人捧腹大笑之余又具有内涵的深思,就是高反差的戏剧冲突在影片中的呈现。
       在一定程度上,语言是彭氏风格的一个重要特色,仿佛几个好友的闲聊,带点粗俗带点调侃。而在剧情上时而认真时而无厘头,把这种玩味人生挥洒自如。充分体现了港式文化当中的高傲而带着自嘲心理。
       不得不说,在影片当中故事的堆砌痕迹很重,连贯上显得有些零碎。但是在演员们活灵活现的演出之下,加上语言上的助力,把这部前半段发力不足,后半段稍显仓促的电影,完好无缺的让观影者暗自偷笑而带着欢愉的心情独自感叹人生。
       电影本身是平民化的,所以没有多雄伟的意图。在戏剧性的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或许,这就是影片虽然无厘头,但是却让人深有感受的原因吧。

 2 ) 港产片精神

以为飞虎出征是警匪片,一直冇睇,朋友话好搞笑,就down黎睇睇。一开始竟然话去叫鸡,我顶,HK人就够胆拍,仲要余文乐 邹凯光一起去。你话《大丈夫》果班就阿叔,但呢班热血壮年喔!杜汶泽是搞笑片的绝对男主角!

本来飞虎出精,实际剧情根本是为自己人生出征。
系冇退路的情况,不怕俾人笑话,够胆坦率自己,最后扭成一个团队。

*************
我要讲的已经不是这些人会不会做戏,而是呢部戏根本上就是一个【搏】字。一定系俾好大空间创造和演绎,因为开放的态度,演员就唔怕得失边个,去到尽。出黎结果好好!渗出一定HK价值观:灵活、醒目、够搏!

*************
一直都有睇港产片,以前80 90年代的片都很有幽默,即使而家睇都唔会觉得太OUT DAY。今年的片多数警匪片爱情片多,搞笑的就出了王祖蓝、郑中基、杜汶泽。慢慢有咗叶念深、郭子健、彭浩翔呢d导演,将一D好有趣的东西灌注到电影,我们才不至于觉得【港产片没有未来】。

琴晚睇颁奖礼,觉得成个影视圈的精神返紧嚟,佢哋唔再话市场市场市场。。有D好本土化的嘢,够胆拿出黎搞。很高兴,继续有属于自己个性的电影出产。

 3 ) 香港有个彭浩翔

    从买凶拍人开始,彭浩翔就走了一条与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人不同的路子。这个香港本土的昆汀塔伦蒂诺相,坚决不走寻常路,始终坚持黑色、讽刺、另类、独立制作。这对于整个华语电影他一直是个另类,于我而言是个欣喜。
    众多的电影中,我独偏爱那些黑色带有讽刺色彩的,如猜火车、两杆老烟枪、搏击俱乐部、低俗小说,很多人把此类称为cult影片,可至今我也不明白怎么个cult法。其实人们之所以称之为cult,大约是因为此类电影难以被归类,它们往往题材各异,风格又迥然不同,很难像其他类型片那样轻易归纳,但透过这些电影不同面貌,人们又分明感受到它们骨子里的神似。此类电影往往立足于本土文化,致力于对现实、社会、文化、人性的讽刺和批判,导演往往天纵其才,功力深厚,题材取向,叙事、表现手法以及影像都自成风格,如盖里奇的回环叙事快速剪接,令人过目难忘。顺便说一句,宁浩是个好学生,活学活用,现炒现卖,但手法多移植借鉴于外人,过多地地精力放在手法上。黑色电影重在文化,手法嘛,仅仅是导演个人的招牌。看看昆汀电影的叙事和对白,就知道人家是在对整个美国文化谙熟于胸之后的厚积薄发,积淀、积淀,这个积淀不在乎时间长短和导演的年龄大小,关键是是否有并保持一颗敏锐感性的体悟之心。所以这样的导演镜头下,一个发型、一套服装、一个道具、一句对白、举手投足间,都能充满丰富的含义。外人看着像玩儿一样轻松简单,但是比一般类型片要难得多。如有不明之处,请参看《低俗小说》和《被解放的姜戈》。
姜文本也是这样的导演,也有这样的野心,也有与野心匹配的能力,但是……你懂的。所以他的《让子弹飞》始终成不了《被解放的姜戈》,其实讲的不是一回事儿吗?
黑色电影的导演都是与生俱来的,很像个人的气质,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你看看大卫芬奇,无论拍什么题材,画面始终透着那股阴郁。彭浩翔也是如此。
按理说从买凶拍人到现在也好些年了,彭不仅没有成为昆汀,连陈嘉上、陈木胜都没成为。要知道大陆第六代导演都出来各大奖项混了,您就没点儿紧迫感?个人认为拍类型片还是名利双收的,所以有画皮就有画皮二。拍黑色电影就难了。你看宁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出个黄金大劫案,要仿盖里奇就费劲了,现在又想仿昆汀,我的天……当然,我是很尊重宁大导演的,我尊重每个认真拍电影的,尊重每个认真拍电影,不为钱而拿电影去妥协的导演,无论拍的好坏。就像一个男人去追一个女人,他必须得是真爱她,手段拙劣一些,技巧欠成熟一些我们可以接受,最多有点恨铁不成钢,但你不能是为了去玩弄她,更不能为了钱去玩弄她,更更不能为了钱让很多人去玩弄她……我的天,我都说了什么呀!
话归正题。彭没有成为陈嘉上陈木胜,不是因为成不了,而是人家不想成不愿成。彭拍了部《伊莎贝拉》,让很多人唏嘘落泪,也让很多人产生疑问他是不是转性子了。然后彭赶紧出来澄清说这是个冷笑话,然后去拍《出埃及记》、《维多利亚一号》去了。人家不是拍不了类型片,不想拍罢了。彭一直坚持小制作,努力保留独立电影的色彩。但人家不是赚不了钱,去年的低俗喜剧票房就很好,植根于香港本土的志明和春娇,移到北京居然丝毫没有橘生淮北的问题,票房又大卖了一场。人家文艺范,可不代表人家赚不到钱。非不能,不屑为也!这个和内地很多导演眼高手低截然不同。
于是有人说他小聪明,我不敢苟同,如果真是小聪明就不如拍类型片了,再烂还能烂过富春山、不二神探?怎么地也能到林超贤这个水准,反正钱照拿。
彭始终对商业化有高度的警惕,就像低俗喜剧里所表现的制片人的境遇。看过的人就会明白一部电影(在国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导演可以掌控,制片人可以掌控?一部电影的质量和投资人的素质又有多大关系,在我们这个电影市场极不规范的时代。当然结果肯定资本占了上风,电影作了妥协。
看传记片《西区柯克》,里面讲西拍《精神病患者》承受了来自制片方的巨大压力,为了能够在作品中贯彻自己的思想保持作品独立,他甚至要扺压自己的房子。但好莱坞的老板可不是要让自己的毛驴演女一号的门外汉。他们还是做电影做好电影的,人家只是要尽量确保投资的安全,全不似黑道大哥肆无忌惮地用金钱践踏电影践文化。他的毛驴让我想起某年春晚上牛群相声中那头广告硬植入的病驴。现在这个已不成问题了,我们的电影人早已习惯这种硬植入甚至是主动去植入,只要您有钱,什么体位都行,毛驴也行。所以这彭讽刺不可谓不入骨。
彭的电影又的确惯以以小见大,或者说他的电影都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喜,又以小人物的悲喜来折射大时代的气候。经济衰退失业的副导演、面对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澳门回归前后的司警、体制内循规蹈矩的中年男人、高房价下崩溃的房奴、牺牲一切的制片人。当然仅有对现世的反讽还不足以称之为黑色,彭导的表达方式(叙事)才是不可思议的。
一、《买凶拍人》——经济衰退,谋生不易啊
《买凶拍人》蕴含的是在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面衰退,往日的繁华似锦不再,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彭导偏偏选取的是和现实国计民生无关的杀手行业:现如今钱不好赚,杀手也成为夕阳产业了,客户越来越少,附带要求却越来越多。不仅要杀人,还要把对方死前一刻录制下来,方能解心头之恨。于是杀手和不得志的导演联手,由传统粗放的杀人放火型转型高端智力型,以提升服务进军杀手市场,我靠,居然这样也有竞争……
二、《青春梦工场》——垮掉的一代和小小的励志
《青春梦工场》的背景与《买凶拍人》类似。香港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动,使得香港的年青人处于一种复杂的处境当中,对前途迷惘、对人生缺乏规划、满足于虚荣和物质享受、无法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狼狗舅父在海边的那番疯癫的训斥,堪称神来之笔:
个社会实在有太多虚假的人了,像你们这些……什么大学生,最他妈操蛋了!骗政府钱,申请什么助学金、助学贷款,你看你们买了些什么?啊,你买了些什么?又不还钱。还有啊,你们申请什么大学生自雇计划,自雇自雇……你们只懂得自己顾自己。”

        “You selfish!
         you selfish generation!
         you know?what the hell you doing, wow?
         where is your mind? where is your dignity?
         your generation upset me.
         you upset all the HK people and all the HK uncle.
         all you want is nudity!
         sexology! <sex and the city>!
   you fucking stupid generation!
   i won't forgive u!
   you dont konw,…
   ……
人生的困境或许可以找到这样或那样、历史或政治的原因,但个人的不思进取才是问题所在。彭导不希望新生代的香港青年成为垮掉的一代,才有这样的当头棒喝。大学生家乐在吃喝玩乐之余,总是难解心头淡淡的忧愁与迷惘。固然,纸醉金迷的生活可以麻痹人的感官,却无法解决精神的困境。整个AV电影的拍摄过程,视同一次社会实践,几个大学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三、《伊莎贝拉》——浓浓的怀旧和出路的迷惘
《伊莎贝拉》拍的是澳门回归前后,隐喻的其实是香港人在回归十年里的心理失落。香港在这前后变化很大,作为本土香港人,彭导敏锐地嗅到了人们情绪中的那丝味道。整部电影在浓厚的怀旧氛围里,老街、破旧的公寓,一段无法忘却的爱情。当然,他倒不见得是怀念于英人的殖民,但过往的繁华与骄傲确是令人难以忘却的,就如同片中张丽华对于马振成。然而,旧的终已过去,新的犹可企及。张碧新是新生代,在她的帮助下,马振成卸下所有负担,与往昔挥手告别,提取胡须,轻装上阵,迎接新的生活。香港精神还是很积极乐观的。
四、《出埃及记》——个人于体制的冲突与和平
任何时代任何个人都生活在体制内,任何试图突破体制的行为都会受到包括体制内他人的反对和排斥。女人试图联合起来杀男人,命题很荒谬。问题在于所有人对此不是遮遮掩掩便是保持缄默,没人愿意冒不可知的风险去一探究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便是体制。任达华所饰演的警员不愿和光同尘,为警队所排挤,得不到升职。婚姻也是一种体制。他在家中与妻子相敬如宾,却难以得到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与疑犯遗孀潘小源(温碧霞饰演)渐生情愫,渐渐放弃自己原有的坚持……
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我却见温碧霞很美。
五、《志明与春娇》——以烟会友
彭导于社会的变化及由此引发的人的变化格外敏感,由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这一法律出台实施,到俗世中普通男女的精神世界与爱情生活,之间的联系微妙。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轨迹大致相同,离家-上班-回家,至多加个下班娱乐一下。因为禁烟人们只能在寥寥可数的吸烟点抽烟,使得原本生活轨迹并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爱也成为可能。
最令人佩服的是,彭导又拍了《春娇与志明》,背景移至北京,和许多北上的香港导演不同,彭导居然没有丝毫的水土不服,《春娇与志明》无论在内地在香港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为么?导演对于时下人们情感生活的敏锐捕捉和细致把握。
六、《维多利亚一号》——高房价下的疯狂
一个弱女子为了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不惜铤而走险,究竟是谁疯了?片子相当的暴力血腥,不过最可怖的还是女主角为房而疯的歇斯底里。想买套住的房子为么子就这么难呢!
七、《低俗喜剧》——当前电影现状与制片人的悲歌
如果把一个剧组比作一个公司,幕后投资的老板是董事,制片人是执行主席,导演是总经理,编剧、摄像、武指、剧务什么的都是雇员,产品就是电影。过去总以为一部电影的好坏是取决于主演,随着对电影了解的深入,发现导演起主要作用,再后来发现制片人才是功不可没的。制片人的名字永远不像导演和主演那样光鲜,套用《一代宗师》的话:导演和主演活成了面子,制片人活成了里子。导演要求创作的独立权,演员要求待遇,投资老板更是有各式各样的要求,谁撂了挑子都不成,这些制片人都得兜着,更不必说为拍电影募集资金时的艰辛了,还得“拍驴屁”。一部电影成功了,皆大欢喜,电影被打上某导演作品,主演和捧红的女星星光灿烂走红毯,投资方回报丰厚笑逐颜开。只有制片人是伤痕累累。
八、《飞虎出征》——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同样是飞虎队,A组去美国集体参训比赛,B组去澳门集体嫖娼。做的事情不同,其中尽心动魄、险象环生却是相同的。拍AV和公司上市没区别:“想概念,集资,上市再分拆给小股东,其实我们做的跟许多上市公司都没两样。所以我在想,其实要玩社会这种东西,也不是那么困难,只是看你有没有心。”集体嫖娼和集体参训也没区别,都是需要团队精神上下一心的。这部片子彭导玩的很嗨,正所谓助人自助,娱人自娱。

 4 ) 翻炒欠缺诚意 依然期待彭导下部新戏

#飛虎出征#不斷有人同我推薦呢部戲,據聞勁搞笑。一出一睇就知好彭浩翔噶戲,夠賤夠下流。香港電影繼星爺之後,一直獨愛彭導啲戲。但係呢次似乎稍微欠缺誠意,翻抄#大丈夫#同#低俗喜劇#,角色單薄,對白完全令人得啖笑。係咪因為舊年#低俗喜劇#噶大成功令彭導覺得呢類片有大發圍,而一直延續呢種風格。但係如同男人嫖妓,咪就係貪圖新鮮感。我更懷念彭導特有的黑色幽默例如#破事兒#同#AV夢工廠#,又或者系充斥港產文化又帶點溫馨噶春嬌兩部系列。呢部片比到盡都系得三顆星,完全因為彭浩翔。我依然期待彭導下出好戲。港片影評真系要用白話寫先夠一針見血,睇唔明請見諒。

 5 ) 飞虎出征

    雷宇扬对余文乐说,因为坐牢了,老大以为他叛变,只好去台湾躲,却碰到了现在的老婆。他现在不贩毒了,只投运点走私货去对岸卖。养活老婆和三岁的女儿。感觉幸福多了。
    其实余文乐也是,被杜汶泽强拉去了本不想去的澳门,虽然折腾的够呛,但遇到了爱情,收获了友情。虽说“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给你开一扇窗。”是自欺欺人的扯淡,但生命中一些改变引发的连锁效应,多少是会给人生增加一些体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或曾经有那么几个“如果那天病了,约会换了,我们就不遇上了”的人。
    本片基本是男人情,女性角色大多是赤裸相见。所以一个纯情一些的雏妓,就被当做清纯典范。本片全篇粤语,偏偏到了嫖妓环节,出来的小姐三分之二改说国语。黑龙江、青岛、成都、广西,纷纷中枪。港人嫖娼永远逃不出北姑话题。
    细细除了做小姐,还做酒吧促销,Gay吧招待。虽然兼职不少,但全部灰色行业。出淤泥而不染几无可能。因此最后的成其好事有些过于理想,除非波士顿真的很开放。
    四人从开始就在看球和嫖妓之间选择,澳门司警工作时间集体看球,到了色情场所也经常和小姐搭讪。可见港澳警方对于ball和波都很有爱。

 6 ) 香港有个彭浩翔

    从买凶拍人开始,彭浩翔就走了一条与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人不同的路子。这个香港本土的昆汀塔伦蒂诺相,坚决不走寻常路,始终坚持黑色、讽刺、另类、独立制作。这对于整个华语电影他一直是个另类,于我而言是个欣喜。
    众多的电影中,我独偏爱那些黑色带有讽刺色彩的,如猜火车、两杆老烟枪、搏击俱乐部、低俗小说,很多人把此类称为cult影片,可至今我也不明白怎么个cult法。其实人们之所以称之为cult,大约是因为此类电影难以被归类,它们往往题材各异,风格又迥然不同,很难像其他类型片那样轻易归纳,但透过这些电影不同面貌,人们又分明感受到它们骨子里的神似。此类电影往往立足于本土文化,致力于对现实、社会、文化、人性的讽刺和批判,导演往往天纵其才,功力深厚,题材取向,叙事、表现手法以及影像都自成风格,如盖里奇的回环叙事快速剪接,令人过目难忘。顺便说一句,宁浩是个好学生,活学活用,现炒现卖,但手法多移植借鉴于外人,过多地地精力放在手法上。黑色电影重在文化,手法嘛,仅仅是导演个人的招牌。看看昆汀电影的叙事和对白,就知道人家是在对整个美国文化谙熟于胸之后的厚积薄发,积淀、积淀,这个积淀不在乎时间长短和导演的年龄大小,关键是是否有并保持一颗敏锐感性的体悟之心。所以这样的导演镜头下,一个发型、一套服装、一个道具、一句对白、举手投足间,都能充满丰富的含义。外人看着像玩儿一样轻松简单,但是比一般类型片要难得多。如有不明之处,请参看《低俗小说》和《被解放的姜戈》。
姜文本也是这样的导演,也有这样的野心,也有与野心匹配的能力,但是……你懂的。所以他的《让子弹飞》始终成不了《被解放的姜戈》,其实讲的不是一回事儿吗?
黑色电影的导演都是与生俱来的,很像个人的气质,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你看看大卫芬奇,无论拍什么题材,画面始终透着那股阴郁。彭浩翔也是如此。
按理说从买凶拍人到现在也好些年了,彭不仅没有成为昆汀,连陈嘉上、陈木胜都没成为。要知道大陆第六代导演都出来各大奖项混了,您就没点儿紧迫感?个人认为拍类型片还是名利双收的,所以有画皮就有画皮二。拍黑色电影就难了。你看宁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出个黄金大劫案,要仿盖里奇就费劲了,现在又想仿昆汀,我的天……当然,我是很尊重宁大导演的,我尊重每个认真拍电影的,尊重每个认真拍电影,不为钱而拿电影去妥协的导演,无论拍的好坏。就像一个男人去追一个女人,他必须得是真爱她,手段拙劣一些,技巧欠成熟一些我们可以接受,最多有点恨铁不成钢,但你不能是为了去玩弄她,更不能为了钱去玩弄她,更更不能为了钱让很多人去玩弄她……我的天,我都说了什么呀!
话归正题。彭没有成为陈嘉上陈木胜,不是因为成不了,而是人家不想成不愿成。彭拍了部《伊莎贝拉》,让很多人唏嘘落泪,也让很多人产生疑问他是不是转性子了。然后彭赶紧出来澄清说这是个冷笑话,然后去拍《出埃及记》、《维多利亚一号》去了。人家不是拍不了类型片,不想拍罢了。彭一直坚持小制作,努力保留独立电影的色彩。但人家不是赚不了钱,去年的低俗喜剧票房就很好,植根于香港本土的志明和春娇,移到北京居然丝毫没有橘生淮北的问题,票房又大卖了一场。人家文艺范,可不代表人家赚不到钱。非不能,不屑为也!这个和内地很多导演眼高手低截然不同。
于是有人说他小聪明,我不敢苟同,如果真是小聪明就不如拍类型片了,再烂还能烂过富春山、不二神探?怎么地也能到林超贤这个水准,反正钱照拿。
彭始终对商业化有高度的警惕,就像低俗喜剧里所表现的制片人的境遇。看过的人就会明白一部电影(在国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导演可以掌控,制片人可以掌控?一部电影的质量和投资人的素质又有多大关系,在我们这个电影市场极不规范的时代。当然结果肯定资本占了上风,电影作了妥协。
看传记片《西区柯克》,里面讲西拍《精神病患者》承受了来自制片方的巨大压力,为了能够在作品中贯彻自己的思想保持作品独立,他甚至要扺压自己的房子。但好莱坞的老板可不是要让自己的毛驴演女一号的门外汉。他们还是做电影做好电影的,人家只是要尽量确保投资的安全,全不似黑道大哥肆无忌惮地用金钱践踏电影践文化。他的毛驴让我想起某年春晚上牛群相声中那头广告硬植入的病驴。现在这个已不成问题了,我们的电影人早已习惯这种硬植入甚至是主动去植入,只要您有钱,什么体位都行,毛驴也行。所以这彭讽刺不可谓不入骨。
彭的电影又的确惯以以小见大,或者说他的电影都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喜,又以小人物的悲喜来折射大时代的气候。经济衰退失业的副导演、面对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澳门回归前后的司警、体制内循规蹈矩的中年男人、高房价下崩溃的房奴、牺牲一切的制片人。当然仅有对现世的反讽还不足以称之为黑色,彭导的表达方式(叙事)才是不可思议的。
一、《买凶拍人》——经济衰退,谋生不易啊
《买凶拍人》蕴含的是在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面衰退,往日的繁华似锦不再,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彭导偏偏选取的是和现实国计民生无关的杀手行业:现如今钱不好赚,杀手也成为夕阳产业了,客户越来越少,附带要求却越来越多。不仅要杀人,还要把对方死前一刻录制下来,方能解心头之恨。于是杀手和不得志的导演联手,由传统粗放的杀人放火型转型高端智力型,以提升服务进军杀手市场,我靠,居然这样也有竞争……
二、《青春梦工场》——垮掉的一代和小小的励志
《青春梦工场》的背景与《买凶拍人》类似。香港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动,使得香港的年青人处于一种复杂的处境当中,对前途迷惘、对人生缺乏规划、满足于虚荣和物质享受、无法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狼狗舅父在海边的那番疯癫的训斥,堪称神来之笔:
个社会实在有太多虚假的人了,像你们这些……什么大学生,最他妈操蛋了!骗政府钱,申请什么助学金、助学贷款,你看你们买了些什么?啊,你买了些什么?又不还钱。还有啊,你们申请什么大学生自雇计划,自雇自雇……你们只懂得自己顾自己。”

        “You selfish!
         you selfish generation!
         you know?what the hell you doing, wow?
         where is your mind? where is your dignity?
         your generation upset me.
         you upset all the HK people and all the HK uncle.
         all you want is nudity!
         sexology! <sex and the city>!
   you fucking stupid generation!
   i won't forgive u!
   you dont konw,…
   ……
人生的困境或许可以找到这样或那样、历史或政治的原因,但个人的不思进取才是问题所在。彭导不希望新生代的香港青年成为垮掉的一代,才有这样的当头棒喝。大学生家乐在吃喝玩乐之余,总是难解心头淡淡的忧愁与迷惘。固然,纸醉金迷的生活可以麻痹人的感官,却无法解决精神的困境。整个AV电影的拍摄过程,视同一次社会实践,几个大学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三、《伊莎贝拉》——浓浓的怀旧和出路的迷惘
《伊莎贝拉》拍的是澳门回归前后,隐喻的其实是香港人在回归十年里的心理失落。香港在这前后变化很大,作为本土香港人,彭导敏锐地嗅到了人们情绪中的那丝味道。整部电影在浓厚的怀旧氛围里,老街、破旧的公寓,一段无法忘却的爱情。当然,他倒不见得是怀念于英人的殖民,但过往的繁华与骄傲确是令人难以忘却的,就如同片中张丽华对于马振成。然而,旧的终已过去,新的犹可企及。张碧新是新生代,在她的帮助下,马振成卸下所有负担,与往昔挥手告别,提取胡须,轻装上阵,迎接新的生活。香港精神还是很积极乐观的。
四、《出埃及记》——个人于体制的冲突与和平
任何时代任何个人都生活在体制内,任何试图突破体制的行为都会受到包括体制内他人的反对和排斥。女人试图联合起来杀男人,命题很荒谬。问题在于所有人对此不是遮遮掩掩便是保持缄默,没人愿意冒不可知的风险去一探究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便是体制。任达华所饰演的警员不愿和光同尘,为警队所排挤,得不到升职。婚姻也是一种体制。他在家中与妻子相敬如宾,却难以得到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与疑犯遗孀潘小源(温碧霞饰演)渐生情愫,渐渐放弃自己原有的坚持……
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我却见温碧霞很美。
五、《志明与春娇》——以烟会友
彭导于社会的变化及由此引发的人的变化格外敏感,由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这一法律出台实施,到俗世中普通男女的精神世界与爱情生活,之间的联系微妙。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轨迹大致相同,离家-上班-回家,至多加个下班娱乐一下。因为禁烟人们只能在寥寥可数的吸烟点抽烟,使得原本生活轨迹并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爱也成为可能。
最令人佩服的是,彭导又拍了《春娇与志明》,背景移至北京,和许多北上的香港导演不同,彭导居然没有丝毫的水土不服,《春娇与志明》无论在内地在香港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为么?导演对于时下人们情感生活的敏锐捕捉和细致把握。
六、《维多利亚一号》——高房价下的疯狂
一个弱女子为了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不惜铤而走险,究竟是谁疯了?片子相当的暴力血腥,不过最可怖的还是女主角为房而疯的歇斯底里。想买套住的房子为么子就这么难呢!
七、《低俗喜剧》——当前电影现状与制片人的悲歌
如果把一个剧组比作一个公司,幕后投资的老板是董事,制片人是执行主席,导演是总经理,编剧、摄像、武指、剧务什么的都是雇员,产品就是电影。过去总以为一部电影的好坏是取决于主演,随着对电影了解的深入,发现导演起主要作用,再后来发现制片人才是功不可没的。制片人的名字永远不像导演和主演那样光鲜,套用《一代宗师》的话:导演和主演活成了面子,制片人活成了里子。导演要求创作的独立权,演员要求待遇,投资老板更是有各式各样的要求,谁撂了挑子都不成,这些制片人都得兜着,更不必说为拍电影募集资金时的艰辛了,还得“拍驴屁”。一部电影成功了,皆大欢喜,电影被打上某导演作品,主演和捧红的女星星光灿烂走红毯,投资方回报丰厚笑逐颜开。只有制片人是伤痕累累。
八、《飞虎出征》——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同样是飞虎队,A组去美国集体参训比赛,B组去澳门集体嫖娼。做的事情不同,其中尽心动魄、险象环生却是相同的。拍AV和公司上市没区别:“想概念,集资,上市再分拆给小股东,其实我们做的跟许多上市公司都没两样。所以我在想,其实要玩社会这种东西,也不是那么困难,只是看你有没有心。”集体嫖娼和集体参训也没区别,都是需要团队精神上下一心的。这部片子彭导玩的很嗨,正所谓助人自助,娱人自娱。

 7 ) 低俗喜剧应为三部曲

节前看了《低俗喜剧》原班底出品的《飞虎出征》,两部影片除cast大部分重叠外,《飞》中也两次以《低》中的爆笑桥段“广西屌骡仔”制造笑料,于是突发奇想,若两部故事统一在同一个背景下应该是这样。
电影监制杜惠彰(杜汶泽饰)通过好友雷永成(雷宇扬饰)寻得广西黑二代背景老板暴龙(郑中基饰)投资拍摄电影。因杜惠彰炒作手段高超,杜好友黑仔达(邹凯光饰)导演得当,影片大获成功,暴龙投资得到丰厚回报且得机会结识幼年偶像邵音音(邵音音饰)。因此暴龙引杜惠彰、黑仔达和雷永成为莫逆之交。随后4人屡屡合作,雄霸香港三级片市场。暴龙以此为掩护建立片场,洗白其非法收入,更趁机打通广西至香港走私市场,大肆走私“四脚动物”入港。
暴龙生意扩张期间,与香港当地不法分子头目“贼王滔”(卢惠光饰)产生冲突,暴龙设计引飞虎队铲除贼王滔,一句铲除滔势力,但滔走脱远赴澳门重启炉灶。暴龙势力无法渗入澳门,恐有朝一日滔回港复仇,急忙重组在港势力。任雷永成总管水路走私生意,化名大飞龙时刻去往澳门监视滔动向。同时说服杜惠彰(化名小强)及黑仔达(化名豪)洗底后加入飞虎队,以图日后彻底消灭滔势力。
时光飞逝,杜惠彰凭其浸淫影坛多年的精湛演技及黑仔达暗中照应,谋得飞虎队B队队长职位。同时杜惠彰精心搜罗部下,特地挑选参与剿灭贼王滔行动的“虾米“(曾国祥饰)与从国外回来,对本土不甚了解的阿富(余文乐饰)作为自己手下。岂料杜惠彰一次与雷永成接头被阿富发现,因阿富早些与雷永成有过接触,对杜惠彰起疑心,借故申请调离B队。
杜因阿富身手矫捷,办事机敏,意图笼络,与暴龙及黑仔达商议后,仍想将富收为麾下。故特意择某日行动后,以黑仔达名义发起”淫战行动“,伺机收服阿富。
贼王滔逃澳多年,广收门徒,与澳门当地势力”一号会所“一直不和,但当地势力恐其心狠手辣,一直不敢正面对抗。”一号会所“话事人”细细“(刘安琪饰)偶然间与前来寻欢的黑仔达父亲结识,通过其认识黑仔达及暴龙,两大罪恶势力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以铲灭贼王滔为目标。
”淫战行动“期间,以大飞龙(雷永成)为联络人员,秘密接杜惠彰及手下入澳。因B队内部不和,细细临时决定亲自诱服阿富入彀。故行动期间,杜惠彰原手下道具组长”安迪何何“(詹瑞文饰)负责接待,以”广西“为接头暗号。安迪何何将计就计,故意令杜惠彰等人在等待期间与贼王滔手下产生矛盾。
细细经仔细观察,认定阿富为可造之材,故意以”实习生“身份接近阿富,更暗通澳门当地司警联合行动,将杜惠彰等人困在澳门,以便造成机会火拼贼王滔。
为此,细细全程陪伴杜惠彰等人,采取各种战术拖延杜等人离开,”虾米“的按摩事故也是她故意唆使手下所为,在酒馆街更打断大飞龙与阿富接头。
终于在细细的精心设计之下,杜惠彰等人直接面对贼王滔将其势力再次击败。而阿富不禁其色诱,投入细细手下的犯罪集团。
自此,细细集团与暴龙集团雄踞两岸三地,在港警匪勾结,势力日渐做大。
但正义的力量终须战胜罪恶,”一号会所“与暴龙集团的犯罪活动日渐猖獗,引起当地司法系统注意,于是大陆广西扫黄大队长耿精忠(徐锦江饰)与香港内务科高级督察达文西(任达华饰)展开联手行动,同时香港渔农署”解救受虐动物特别行动队“队长肥猫(郑则仕饰)从香港当地突然涌现大量骡马入手,高调介入行动,更有污点证人范冰冰(章子怡饰)进行指证。于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对决将在广西这片土地上上演,行动代号”一路向西“!

 8 ) 现在或过去发生的糟心事,未来总会有一件事让你释怀

现在或过去发生的糟心事,未来总会有一件事让你释怀

这是我最近看一部香港电影的触动点,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里面的一段对话画面:

①奔着喜剧的心看港片飞虎出征,结果留下印象的是一段温情话。

一位警察诬陷了一个黑社会小弟,他不仅坐牢了多年,出狱后还被大佬各种刁难,只能逃亡台湾,多年后两人相遇,警察道歉,小弟一笑而过:“如果不是发生了这些事,我都不会来台湾,就不会遇见我这么好的太太,现在我的女儿都三岁了”

②为什么它会成为我的触动点,可能是我不久前也思考过遇到女朋友这件事。她给我带来了很多积极正面的影响,即使最后没有在一起,我也感激遇到她这件事,因为遇见她是过去所有事情综合的结果,但凡有一件事偏差了,结果可能都不一样,所以原生家庭不够理想、回去复读的经历、不算如意的大学这些都能释怀。

所以,现在或过去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事,希望大家不要太介怀,不要一昧沉醉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也许这是上天在酝酿一件更好的事情在未来等你~

 短评

叫雞,兩個字,一出一入 ,選對邊個,躺下。嫖完果個仲企得起身既,密就喺贏家。你話啱唔啱

10分钟前
  • 猫呀么猫熊君
  • 力荐

顺便再恶搞一下《低俗喜剧》,杜汶泽真是搞你没商量。。最好笑的点是友情岁月的音乐响起的那一下啊。。

13分钟前
  • 推荐

这还不是余文乐自《春娇与志明》之后最好的电影?一次港片爱好者的串烧狂欢。一路向西、春娇与志明、寒战、一代宗师、大丈夫、低俗喜剧、古惑仔……轮番上梗。对白重口而强大,不禁点赞。澳门大战,各种长知识却能点到即止。最后大长跑,归于小清新。没有大丈夫的龙争虎斗,却有兄弟父子间的点滴情意。

17分钟前
  • ZeonGin Sou
  • 推荐

完成度挺高的。。。

21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以小窥大结合身边事 香港男人的猥琐还是一脉相承的

25分钟前
  • Xiao L
  • 还行

不管圈内圈外怎么骂彭浩翔,反正我笑了,一如《低俗喜剧》一如《老笠》。

29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太有创意了

33分钟前
  • kyle945
  • 推荐

hhhhhhhhhhhhhhhhh印度南和北,好烂的梗啊hhhhhhhhhhhhhhh

38分钟前
  • 西决
  • 还行

2333333

42分钟前
  • Anakin
  • 还行

跟《大丈夫》一回事儿吧,当年看彭胖小说很喜欢这故事,好期待,看了总算没失望,“基警”‘提款基’‘吹风基’‘,平原,装男妓,September,三十分钟跑完十公里,最开始的时候,还调笑了一下《低俗喜剧》广西和驴,真是联系上下文喔,总之,喜欢的人就一定会喜欢的

47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香港三级片没落至此,连个大胸女都找不到了,请拿出点诚意,请岛国AV女优来救市吧好吗?要不然现在时间那么紧,诱惑那么多,谁看你翻来覆去炒那些老梗啊?何况还不如当年的《大丈夫》呢。年纪轻轻的就知道成天致敬自己,彭胖你太不求上进了。

50分钟前
  • 麻绳
  • 较差

余文乐完全游离。。彭彭跟我一样喜欢小奶嘛。。

55分钟前
  • Dr.Young
  • 还行

“嫖妓,说白了就两个字,一进一出”、“只有虾米成功射精的淫战行动” 这是在致敬《一代宗师》和《寒战》吧。“请问你是哪国混血?印度南和北”哈哈哈,有的是淫溅小段子,但故事整体感觉有些小题大做。

5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从表演到故事到段子都没啥突破出彩的地方。就是露点露得比人家多了些,彭浩翔干嘛不自己导呢?!

1小时前
  • 无趣
  • 还行

余文乐你真是开什么车什么车坏啊。#飞虎出征# #志明与春娇#

1小时前
  • ibelieve
  • 还行

彭sir在没品路上果然越走越远越来越贱。这样的故事居然最后可以升华成手足亲情,“真系唔话得”。电影中大量粤语谐音笑话,不懂粤语的人是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啦。总而言之,贱够搞笑!

1小时前
  • 少说话多写字
  • 还行

笑到不行。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三星半。最後半顆勝在整個故事都很完整連貫,有點大丈夫的意思,不過深度自然不夠

1小时前
  • M.
  • 还行

看的国语版,意思不大,比较烂俗,两星半。

1小时前
  • 古都孤独Z inc
  • 还行

能参与这套戏的,不是堕落就是仆街的啦

1小时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