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总动员

喜剧片美国2003

主演:艾伯特·布鲁克斯,艾伦·德杰尼勒斯,亚历山大·古尔德,威廉·达福,布拉德·加内特,艾莉森·珍妮,奥斯汀·潘德尔顿,斯蒂芬·鲁特,薇姬·刘易斯,乔·兰福特,杰弗里·拉什,安德鲁·斯坦顿,伊丽莎白·帕金斯,Nicholas Bird,鲍勃·彼德森,巴瑞·哈姆弗莱斯,艾瑞克·巴纳,布鲁斯·斯宾斯,比尔·亨特,Jordan Ranft,埃丽卡·贝克,埃里克·佩尔·沙利文,约翰·拉岑贝格

导演:安德鲁·斯坦顿,李·昂克里奇

播放地址

 剧照

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1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2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3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4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5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6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13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14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15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16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17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18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19海底总动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00:20

详细剧情

  在澳洲大堡礁的深海中,小丑鱼爸爸玛林和儿子尼莫简单幸福的生活着,可是爸爸做事常常畏首畏尾,是个胆小鬼,尼莫觉得爸爸很不勇敢,甚至有点看不起自己的爸爸。小尼莫却天不怕地不怕,跟同伴们去水面玩耍的时候,竟然被渔网捞了起来,辗转被卖到一家牙医诊所。玛林对儿子的生死未卜感到十分的担忧,就算平时不能大胆行事,为了儿子也要勇敢豁出去了。可是在路上遇到了很多艰难与恐惧,令他十分胆怯。幸好他遇到了好心的多瑞,一路与他作伴。父子俩都遇到了很多热心的帮助,最终都能重逢,玛林也从此成为儿子以及大家心中的英雄。

 长篇影评

 1 ) 什么是童话?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为了应景,羽蒙要给大家推荐一部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动画电影 。既符合“海洋”这个主题,又能欣赏到美的事物,还能学到关于“教育”的小小道理,何乐而不为?

《海底总动员》是一部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并于2003年由华特迪士尼发行的美国电脑动画电影。

主角是一对可爱的小丑鱼父子。父亲玛林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在一场意外中妻子珊珊和大部分孩子都被鲨鱼吃掉,只剩下唯一的儿子尼莫。他们一直在澳洲外海大堡礁中过着安定而“幸福”的平静生活。但在那巨大的打击后鱼爸爸玛林一直谨小慎微,行事缩手缩脚,虽然已经身为人父,却丝毫不会影响他成为远近闻名的胆小鬼。也正因为这一点,儿子尼莫常常与玛林发生争执,甚至有那么一点瞧不起自己的父亲。直到有一天,在父亲玛林的不信任眼神中,游向了停在海上的游轮底部。正当尼莫回返时,却被潜水员捉住了。并将它带到了澳洲悉尼湾内的一家牙医诊所。

在大堡礁的海底,心爱的儿子突然生死未卜的消息,对于鱼爸爸玛林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尽管胆小怕事,如今为了救回心爱的孩子,玛林也就只有豁出去了。它决心跟上澳洲洋流,踏上寻找自己儿子的漫漫征程。

虽说是已下定决心,但这并不代表玛林可以在一夜之间抛弃自己怯懦的性格。途中与大白鲨布鲁斯的几次惊险追逐,很快便令它萌生退意,险些使父子重聚的希望化为泡影。但幸运的是,玛林遇到了来自撒马利亚的蓝唐王鱼多莉。多莉是一只热心助人、胸怀宽广的大鱼。虽然严重的健忘症常常搞得玛林哭笑不得,但是有多莉在身边陪伴,却也渐渐令玛林明白了如何用勇气与爱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也懂得了一生中有一些事情的确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努力的道理。

就这样,两条鱼在辽阔的太平洋上的冒险使它们交到了形形色色的朋友,也遭遇了各式各样的危机。而鱼爸爸玛林也终于克服万难,与儿子团聚并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过去那个让自己儿子都瞧不起的胆小鬼玛林,经过这次的考验后成为儿子眼中真正的英雄!一场亲情团聚的大戏,就此在充满泪水的眼睛中落下了帷幕。

市面上的童话式的电影太多,大人们努力想通过童话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一个个道理。教导我们做人一定要要保持善良,好人就会有好报,却没教会我们怎么对抗坏人;教导我们要追求第一名,才会被别人喜欢,却没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平凡的一生;教导我们要听父母的话,才是乖宝宝,却没教会父母如何做好父母。

也许,《海底总动员》才是打开童话的正确方式!

一、人类该向鲨鱼学习,停止杀戮,保护好地球这个家园。

在玛林寻找儿子的途中,遇到了鲨鱼布鲁斯。布鲁斯热情的邀请玛林和多莉去参加Party,它在Party上庄重的对各位嘉宾宣读誓言:“我是一只好鲨鱼,不是一只没有头脑只会吃的机器。如果我要改变这个形象......我必须要从改变自我开始。鱼类是朋友,不是食物。”

这一段表面上是鲨鱼在进行自我反省,决定以后不吃鱼,要成为一只好鲨鱼。实际上是对人类在说教。随着经济的发展,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的消费水平也逐渐变高。人们开始提升自己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追求,在吃的方面尤为显著。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食补,觉得鱼翅是一个好东西。鱼翅是鲨鱼身上的鳍,就像人类的脚。人类掠夺完鲨鱼身上的鳍之后,然后加工成鱼翅,最后把鲨鱼放回大海。人类还会觉得这一行为特别善良,并没有把鲨鱼逼上绝路。殊不知,失去鳍的鲨鱼就失去了在海里平衡的活动能力,伤口会吸引其他鲨鱼将其吃掉。这种行为比直接杀掉鲨鱼更加残忍。其实鱼翅也只能补充补充胶原蛋白而已,在这种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上换来的美丽,良心上过得去吗?同样是补充胶原蛋白,多吃几个鸡蛋就行了,伤害小,还便宜。

减少虐杀,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这是它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

二、过度的保护孩子,只会有碍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虽然尼莫与父亲差点阴阳相隔,但是结局是好的。尼莫经历了这一场冒险,学会了独立思考应对危机的方法。起初尼莫总是瞧不上父亲的胆小,它希望自己是勇敢的,可以勇闯大海。在鱼缸试图逃命失败过一次时,突然听到父亲的英勇事迹,尼莫自己也变得非常勇敢,愿意再次尝试把鱼缸的净化器弄停。

其实这对父子的关系也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孩子们都是希望父亲是勇敢,令自己自豪的。如果你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你自己就得什么样。胆小的父亲只会教出胆小的孩子,乐观勇敢的父亲会培养出同样乐观勇敢的孩子。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只是在延缓孩子受伤害的时间,正确的方式是让孩子认清什么是真正的危险,关键时刻要有应对危险的能力。

教育是家庭甚至国家的一件大事,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你想教出什么样的孩子,你就得是什么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镜子。这是它教给我们的第二个道理。

三、父爱如山,可以创造奇迹,不管是鱼还是人。

玛林在千里救子的过程中,不小心进了鲸鱼的肚子,差点被水母蛰,一不注意便会成为鹈鹕的食物。整趟救子之旅困难重重,一不小心就会与尼莫阴阳相隔。最终,进了鱼缸的尼莫还是与父亲团聚。

观众可能想说,最后之所以能团聚,完全是靠尼莫的勇敢和智慧,跟玛林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尼莫之所以能变得勇敢也是因为父亲对它的爱给了它力量。

父亲是我们最亲的人,也许有的时候他并不完美,还有很多小缺点,但是他对我们的爱是不会骗人的。这份爱可以创造任何奇迹。这是它教给我们的第三个道理。

市面上的电影太多,但是能这样给我们讲故事的同时又能给我们温和的讲道理的少之又少。借助世界海洋日,与家人一起再次重温下这部《海洋总动员》,让这部老少咸宜的卡通给那些缺乏动作,乐趣和新意的真人影片上一课吧!

 2 ) finding nemo 小感悟

nemo 初生牛犊不怕虎,深深爱着那蔚蓝的大海,如小孩一般依赖着父亲。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只有什么是不敢的,如果,没有nemo倔强相信自己能够游得很好,没有被抓的话,或许,直到marlin无能力周全保护nemo之时,nemo才可能开始独立的生活,但是试想,那时候的他还有能力独自照顾自己吗?但是,这种让父亲觉醒的过程,未免太过于沉重了。虽然,结局是让人欢喜的。都说,电影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现状。因此,同样的开端,会有截然相反的结局。可以想象到的悲剧,也涌现出来了。I believe you.marlin在游历了海洋后,才寻味到这个信任的真理。是太爱了,太不舍得了,才会油然产生的莫名的紧张?
与marlin很大不同的shrey,一条健忘的活泼的积极的帝王鱼。Just keep swimming.是她的口头禅。都说,口头禅体现的是一种性格,一种心态。在这部剧中他和tortoise可以说是marlin的启蒙老师。是她陪伴着marlin游遍了整个海洋,是她教会marlin相信的,是她在marlin气馁的时候,在他耳边一直说:Just keep swimming,Just keep swimming.
喜欢这部剧,是因为相信,
1.再怎么固执的思想,也是可以被改造的。
2.爱他,就要慎重考虑他提的要求,分析利弊,而不是仅仅自私的考虑自己,将对方包裹在自己的羽翼下。要知道,他迟早要面对你所谓的险恶的外界。
3.无论遇到什么,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都要Just keep swimming.

 3 ) 残障、创伤、成瘾、精神障碍——这部儿童喜剧的暗线:“边缘人群”的自我救赎之路

从没写过影评。 然而没有看到一篇影评提到这个主题,所以憋的我开始码字了。 惴惴然。不知道会写成啥样。

是的,这部儿童电影的主线是亲情,是一个父亲寻找儿子的故事,很揪心也很温暖。然而埋在这条“明线”后面的,是一条无处不在的“暗线”:各种身体的、精神的残障,以及这些带着残障的人们(鱼们),如何在社会的主流之间生存,挣扎,相互提携与安慰。

因为Super Carlin Brothers(我的真爱之一,链接附上,://www.youtube.com/channel/UCKZo4N0lVPccBkSiuyVh4yg)和一些其他的YouTuber,疯狂地迷上了皮克斯创造的世界,每部电影都看了无数遍,而且无时不刻不在安利周围的人,皮克斯的电影不能只看一遍

Super Carlin Brothers就说过,这是一部关于Disability(残障)的电影。大概对于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人来说,这些海底的情节对应着哪些生活中的情景,是很容易分辨的。因为细节与生活几乎是一一对应,于是一望可知,到处都是隐喻与讽刺。同时Disability也是那些自觉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群,很愿意去讨论,很政治正确的话题。

解读几个例子:

Marlin & Nemo 马林和尼莫

一个经历过极大悲剧打击,带着创伤心理单身父亲,一直过度保护着他身体残疾独生子,过着很少有社交的生活(A traumatized overprotective single father and his only son with a physical disability live a hardly socialized life)。之所以把英文打出来,是因为这些词都是些很有代表性的,属于“边缘人群”的标签。

这对父子是很典型的,生活在我们当中,却永远被忽略的人——生活有很多的艰辛、却也仍在继续,从没得到过太多关注,几乎隐形地躲在社会的缝隙中。

Marlin不善社交,在学校和其他家长小聊两句都尴尬的不行,也没有朋友,没有其他亲人。因为之前经历的悲剧,失去妻子及所有其他孩子的痛苦,让他把照顾好Nemo变成他生活的全部。更何况Nemo还有一只残疾的鱼鳍。

有一句话别处看来的,觉得说的很好:“不要把别人当作你生活的重心,哪怕是丈夫或者孩子,那会让你的生活失衡,而更重要的是,这对于被当成重心的那个人也很不公平“。 也确实如此,尽管Marlin是个毫无疑问的好爸爸(他们把Nemo的小鳍叫做lucky fin真的很有爱),但对Nemo的过度保护,还是造成了Nemo的逆反,父子间的隔膜。Nemo不愿意生活在父亲创伤里,他想和同龄人玩耍,想上学,想证明自己。

如果没有Nemo被捞走和后面的一系列冒险,这对父子大概就会永远这样坎坎坷坷地生活下去,Marlin不会成为英雄,没有被其他的鱼传诵的事迹。Nemo可能会成为“问题青年”,瞧不起自己的父亲,父子关系出现裂缝,又因为残疾在社会上碰壁;Nemo或者会慢慢理解他,最后回到他身边,也可能父子就这样渐行渐远,最后Marlin晚景萧疏,独自老去……

如果换一种纪录片似的画风,这个家庭的故事其实可以很沉重。可能会和17年的新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The Florida Project》有点像吧。

不过好在有后面的冒险的故事,让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了。

Dory 多瑞

Dory是个“身残志坚”的好典型。

她的人设就是“短期记忆丧失症 short-term memory loss”,因为啥也记不住,也就没家人没朋友,被歧视、被边缘化的程度比小丑鱼父子还要深得多。但她特别地有一种乐天的气质:她最经典的名言“just keep swimming”真的很让人感动。

Dory的乐观是一种很不理性的信仰。如果你真的认识这样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可以不顾现实、毫无依据的乐观,你大概会和Marlin一样觉得她又傻又烦。 我们其实都认识这样的人,比如我在长岛的房东老太太:自己一个人住,囤积癖屋里乱的像垃圾场(但我们的屋子她收拾的很干净),总是神神叨叨地讲一些上帝派天使指引她了之类的故事,说些励志书一样的鼓励的话,让我们觉得:“这人简直神经病”,然后躲得远远。 但是动画片嘛,总是可以让她开挂,关键时刻她的记忆力也是说想起来什么就想起来什么……而最后,总是这样一种精神力量,支持了Marlin。

(ps:超级开心皮克斯第二部用Dory当主角了。不过我不喜欢Finding Dory的一点,也是因为她的主角光环太开挂,一到关键时刻就想起来重要信息,真是不要太容易……)

不过也确实,Marlin总需要这样的童话似的力量,才能走得那么远。

BTW,Dory的配音演员Ellen DeGeneres,是著名的The Ellen Show主持。她声音很又辨识度,而且她身上很重要的一个标签就是她的女同,以及LGBT活动家身份。

作为鱼,Dory是否也是女同志呢?我们不好说。

一方面,我们不能说配音演员的种族、性取向就代表了角色的种族、性取向(否则就会觉得有点歧视的意味)。另一方面,确实作为男女主角的Dory和Marlin并没有和一般电影一样,发展出爱情故事来。(当然啦,他们是不同种的鱼,应该是有生殖隔离的……= =|||)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尽管作为儿童电影,性取向等等问题并没有在电影里做讨论,但皮克斯请Ellen来给Dory配音,是表明了一种“关注边缘人群”一种态度的。真的是要致敬皮克斯,能这么勇敢的替少数群体发声,尤其是想到这部电影是2003年上映的,那时候这类声音比现在稀缺的多。

鲨鱼:成瘾互助小组

鲨鱼开会的那场戏,是全剧最经典的场景之一。这是很明显是借用了AA(Alcoholics Anonymous匿名戒酒协会)的会议模式,鲨鱼们是“吃鱼成瘾”。

我们看到了鲨鱼们真的很努力,也承担着很多的社会的误解,没有鱼愿意和它们成为朋友(可能除了Dory这种天生“缺心眼”的乐天派吧)。当然,这也不全是误解,毕竟我们也看到,Dory流了一点血,就忽然让大鲨鱼Bruce全然失去了理性,让Marlin和Dory差点丧命。

另外两只鲨鱼一边叫着“Intervention(干预)!”一边把发狂的Bruce按住的一幕,真是又惊险,又好笑,又让人想哭(想到很多严肃电影,比如《霸王别姬》里面程蝶衣戒大烟的画面了)。

一部儿童电影,居然也能表现这么深沉的内容。

牙医诊所的水族箱:集中营里的小社会

Nemo被抓之后在水族箱里遇到的鱼们,如果仔细想,每个人都让人心碎。

水族箱是集中营。和监狱不同,这里关的男女老幼全部是无辜的,而且还有些长期的社会组织,还有,每个人都面对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死刑——被送给戴牙套的小姑娘。每一个人,在长期的囚禁压力下都有些精神上的不堪重负:随时会爆起来,永远紧张焦虑的河豚Bloat,洁癖的小虾Jacques,胆小的丝鲈鱼Gurgle,永远在趴在墙上的海星,永远等着喷泉的小鱼等等……因为环境的压抑,每个人的心理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和集中营中一样,长期的生活形成了一些自组织的规则、分工。为了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大家必须互相帮助,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这里甚至出现了些原始宗教似的帮会。有了我们看到的,火山的那一幕。

作为帮会老大般的存在,一身伤疤的燕鱼Gill是很典型的老兵的代表。他是最坚定的要反抗,要自由的一个,大家的精神领袖。没有人真正知道他都经历过什么,但可以确定那是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逃出去”已经成为他的执念,他唯一的精神信条,他活着的动力——直到他不惜用一个孩子的生命去冒险,差点害Nemo被绞得粉身碎骨,他的信仰才轰然崩塌。他陷入深刻的自责之中:“天啊,我的执念把我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啊。”

小时候真的看不懂Gill自责时,如此之深沉的悲哀。

海龟:冒险、自由与从容

如果说Dory的记忆问题,让“活在当下”成为了她的信条,那么海龟可能是我们在全剧中看到最从容自信的动物了。是他们教会了Marlin怎么享受生活,怎么去放松,信任孩子会长大。

幸亏还有这一段,要不整部电影到太压抑了。

当然,整部电影还触碰了很多其他很深刻的主题:环境污染(海里到处人的垃圾,甚至还有炸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这部剧里全部是大反派啊),亲情、友情、自我成长等等等等。然而关于身体与精神残障的描写,对社会边缘群里的洞见,确实是这部儿童冒险电影非常特别的一个地方。

每次看皮克斯的电影,都能发现一些之前忽略了的,或者年纪小理解不了的东西。

孩子们捧腹大笑,懂得人却泪眼婆娑。

最后,推荐一下这篇很有爱的小文章:10 Life Lessons from Finding Nemo //www.disneybaby.com/blog/12-life-lessons-from-finding-nemo/ 每一条我都很喜欢。翻译一段和我们主题相关的:

8. Your differences don’t define you. One of my favorite details about Finding Nemo is the subtle physical differences (Nemo’s little “lucky” fin, Gill’s scarred body, Sheldon’s H20 intolerance, Pearl’s short tentacle, etc.) and mental challenges (Dory’s short-term memory loss, Bruce’s food addiction, Gurgle’s germaphobia, etc.). But all of these characters are so likable that their little quirks are endearing and normalized.
8.你的不同并不能定义你是谁。 我最喜欢的《海底总动员》的细节之一,是那些很细节的刻画,关于那些角色身体的不同(Nemo的“幸运”鳍,老兵Gill满是伤疤的身体,小海马Sheldon的H2O不耐受,小章鱼Pearl的短触手)还有精神上的挑战(Dory的短期记忆丧失,大鲨鱼Bruce的食物成瘾,丝鲈鱼Gurgle的洁癖等等)。但是,所有这些角色都很可爱,这让它们的小怪癖也变得可爱,正常。

 4 ) 带着童心上路

【ZT】《海底总动员》:带着童心上路
paraselene 发布于:2007-09-11 12:01
文/子君

  幽蓝深邃的海洋,橙红色的海葵宛如海底盛开的花朵,蓝色水底眼前远处游来过往的是色彩绚烂,美丽异常的海洋生物。一条绯红带着白色条纹的小丑鱼 (ClownFish)马林(Marlin)和蓝色的蓝唐王鱼(Regal Blue Tang)多瑞(Dory)穿越万里海域,去寻找马林失散的儿子尼莫(Nemo)。而我们在这个观影过程中的感受到的欣喜和明朗,绚烂和绮丽,温暖和感动,一直犹如电影中临近悉尼海湾的潜流,快乐地被瞬间卷入,那样身不由己。

  电影看得多了,在他人的故事里想自己的心情,动作、言情、历史、喜剧、魔幻、惊悚,很多时候有瞬间的触动回首,很快又回归生命琐碎的状态。在这个时代,制作让大多数人喜乐无限的电影并非一件易事。而皮克斯出品的每一部影片,至少对于我而言,都好象触动了人心最柔软的一个部分,缤纷的色彩下蕴藏最原始宽广的内核。看《海底总动员》,不需要准备任何东西,让这片蔚蓝的海洋濯洗我们发现童真的双眼,带着一颗晶亮的童心上路。

  每一次皮克斯推出新的动画电影,都是动画电影业界的一件大事。很多影评人都会不自觉的把新片与皮克斯以往的影片相比较(累计有《玩具总动员1、2》、《虫虫危机》和《怪物公司》),而皮克斯在制作上始终如一的精良水准,使得它成为三维动画影片的新标杆。《海底总动员》没有上映之前,有不少影评人对这个不算新颖的万里寻亲的主题能否达到以往4部动画片的成就有所质疑。实际上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随着海洋蓝色伸展的旅程中,影片里仿佛要溢出银幕外的彩虹般绚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游弋海中的每一个细小美丽的生命,都是皮克斯利用最先进的CG技术呈现给孩子们的一个无垠的想象空间和温馨的心灵家园。看看皮克斯以往的作品,在主题和构思上并不以新奇花巧见长,不管是《玩具总动员1、 2》和《怪物公司》的两重世界,还是《虫虫危机》的动物寓言,其实传承都是迪斯尼永恒的真善美主题。

  《海底总动员》在主题上是一个关于爱和友谊,勇气和成长,自由和选择的故事,结构上采用的也是常见的双线并行的方式:一边是父亲马林的万里寻亲,一边是儿子尼莫的成长;但是皮克斯把这个故事注入了想象力之魂,那些天马行空般牵引人们想象力在无垠水域里飞舞的画面,使得我们这样的成年观众也在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中擦亮了童心,由衷的沉浸在完美的画面和真挚的人性主题水乳交融的和谐之中。

  没有机会在影院里看到片中无数个斑斓夺目的画面,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损失。我只想对本片的编导,皮克斯的灵魂人物之一,安德鲁·斯坦顿表达极大的尊敬,因为他真正了解孩子们想要看什么(另外忍不住八卦一下,如果有幸看到原版电影,会发现里面那个温和的大海龟正是这位导演配音的,从里面不难听出他本人也是个充满童心的人,当然这个只是胡乱猜测)。选择海洋作为故事的背景,既表现出皮克斯极端的自信,也使得影片拓宽了角色和影像的空间。海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使得皮克斯进一步挑战他们的创造和制作极限:海洋中不计其数的生物,灿烂丰富的色彩,千姿百态的生命,这些曾经无数次出现在孩子们幻想中的世界,如今都一一呈现在了银幕上,不能不说是皮克斯送给孩子们的最佳暑期礼物。

  由于精心设计的数十种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和大海天然的色彩优势,影片中漂亮得让人窒息的画面层出不穷:晶蓝海洋中满是红色鱼卵的小丑鱼的家,柔软的海葵触角犹如花瓣一样在海水中轻轻舞动,海洋学校明丽的色彩,整个海洋都暗下来的时候马林和多瑞凝望着那一枚散发星月光辉的椭圆形亮球,海流中浩大的海龟群,色彩的变化多姿让词汇匮乏的我无法做出最贴切的形容。整部片中我认为最能集中体现影画上的瑰丽奇观的,是马林和多瑞陷入水母群,数十个半透明粉红色的水母飘浮在海洋之中,那种视觉上的愉悦感,即使是成年观众也好似在经历一场梦幻般的体验。

  另外细节上的精益求精向来是皮克斯的典型风格,物理仿真技术带来的质体的真实感惊人,比如马林和多瑞被从海洋里抛到岸边,鱼体的皮肤在水渐渐干涸后呈现了不同的质感,又比如若你仔细留意,会发现海水的清澈和颜色,在不同的地域也有微小的差异。所以看完了这部电影,美国影评人纷纷感叹,不知道动画CG领域有什么是皮克斯想做而做不到的。甚至有一位影评人调侃的说,我目前最迫切想要实现的愿望,就是皮克斯在以后的25年之内,不要解雇或者新增任何员工。言外之意,目前这个皮克斯团队,奉献的正是纯正的梦想中的动画影片,实现了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所有元素。

  这种赞誉,并不仅仅针对完美的技术和画面,故事和画面向来是宛如左右手密不可分。影片的主干实际是一个父子间的故事,其中并没有真正的英雄,父子在各自对对方的思念和找寻中渐渐让爱战胜了恐惧和怯懦,心理层次上的细腻但并不深奥的展开,使得各个角色有了各自的光彩。编导在角色上的考虑和设置显然有自己独特的用心,小丑鱼父亲马林因为经历了鲨鱼吞噬所有其他孩子和母亲的劫难而对唯一存活的儿子尼莫看管得愈加小心谨慎,他整日胆战心惊甚至失去了小丑鱼著名的幽默感,心灵上是不自由的;儿子尼莫被悉尼海湾一个凶恶的牙医抓走,失去了宽广海洋里自由呼吸的空气;与马林偶然相遇的雌性蓝唐王鱼多瑞是一条健忘的鱼,往往后一分钟就忘记了前一分钟听到的名字,说过的话,精神上因为遗忘无法得到完全的自由。但是他们在影片的末尾,经历了找寻的整个过程后,那些在不同程度上失落的自由,都在纯净的大海中被一点一滴的拾起。相信每一个观众在听到多瑞对马林说 “我知道我总是忘记事情和认识的人,但是面对你,我觉得找到了家”的时候,没有人觉得煽情,相反我们得偿所愿的对着银幕流下百感交集的眼泪。

  提到故事的温暖动人,角色的光彩功不可没。健忘的鱼多瑞是影片最为成功的一个形象,如果在看片的时候不能听到原声配音,绝对无法体会这个角色的鲜活灵动。提到这个为多瑞配音的艾伦·德杰尼勒斯(Ellen DeGeneres),虽不是人们在电影中常见的熟面孔,却也是好莱坞的风头人物,有自己的脱口秀节目,曾经是安妮·海契(《六天七夜》女主角)的同性恋人。虽然没有看过她演的电影,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多瑞的声音表现,可以充分感到她对声音的出色控制,对于多瑞精神上的迷糊和性格上的大度,有异常准确的把握,尤其和鲸鱼打招呼和结尾处对于马林流露友情的对白,表演声情并茂。如果内地真的打算引进这部影片,我只能为担任这一角色配音的演员表达有限的期许。

  《海底总动员》是一部值得看第二次的电影,我们在片中发现的精彩细节使得再次品味影片有了必要。对于吸引孩子的动画影片,提供埋伏在电影各处的令人惊喜的细节,就好比孩子们在后花园不停发现的小小宝藏,闪烁着编导创造力的火花。那条深埋海底叫做“阴沉的美人鱼”的沉船,讲法语的蜗牛,声称受不了水的鱼,嘲笑马林的排成不同形状的银色鱼群,插在船帆上的海鸥黄色的喙,在下水管道上来回打架的螃蟹,操着澳大利亚口音的海鸥和鹈鹕,此类妙趣横生的小幽默比比皆是,无不体现编导在细节上的用心。

  题外话:每次看皮克斯制作的电影,都是一个奇妙完整的旅程。《海底总动员》和前面的《怪物公司》一样,都在正片的前面,安插了一部动画短片。当年《怪物公司》之前放映的短片,获得了同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次的短片,也收获了同样的笑声。另外影片结束后,伴随美妙的爵士音乐而出的字幕设计也别出心裁,每一个角色从银幕的一端以不同的方式穿越,那些可爱的小东西巧妙的避开了字幕,互相嬉戏追逐,让影院里的孩子们看得乐开了花。看着最后持续数分钟多达数百人的皮克斯公司制作人员名单,我想说的是,正是编导制作团体始终如一的在电影里放置的童心,使得皮克斯能够成为动画业的霸主。如果单纯依靠技术,皮克斯是远远达不到今日的成就的。

 5 ) 感动

最后,爸爸焦急的呼唤着,一次又一次……逐渐绝望

父亲的爱,让我热泪盈眶,因为一部动画片,还仅仅就是这一点点,让我

万分感动。

 6 ) 有感触的海底总动员

陪儿子看了好几遍,小丑鱼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未知世界有各种危险,爸爸过于的保护使的小丑鱼更加向往外面的生活,而且它觉得爸爸是个胆小鬼,什么事都畏首畏尾,太胆小了,一天小尼莫跟同伴们去水面玩耍的时候,竟然被渔网捞了起来,辗转被卖到一家牙医诊所。爸爸对小尼莫很是担心,终于鼓起勇气,出去找尼莫,尼莫父子俩都遇到种种险情,也遇到了帮助它们的朋友,在大危机时,它们相遇了,一起战胜了危机,尼莫经历了这些慢慢的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不再那么叛逆!

这不只是小丑鱼和爸爸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对于孩子到底是严加保护起来,还是放手让他成长,独立思考,去闯荡,发现问题,家长会在需要的时候协助解决!自问我能做到吗?

 7 ) 海底世界的魅力

海底总动员的故事发生在热带海洋美丽的海底世界,在这个海底世界里,有一个长满许多珊瑚的大堡礁,色彩斑斓,多姿多彩,小丑鱼马林和他唯一的儿子尼莫,就在这里过着宁静安全的生活。马林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美丽的妻子和一群可爱的小丑鱼宝宝。然而,一次鲨鱼的袭击带走了妻子和小丑鱼宝宝的生命,带走的马林的幸福。只剩下马林和唯一的儿子尼莫相依为命。所以,马林更加爱惜尼莫,不让他受到丝毫的伤害。海洋世界丰富美丽,同时也变幻莫测,充满危险,虽然小丑鱼爸爸马林一直努力保护顽皮的尼莫,但是尼莫就像所有小鱼一样,顽皮贪玩,渴望探索他们居住的大堡礁外面的世界。最后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天,尼莫被一个潜水员带离了他的家园,放入了澳大利亚一个牙医办公室的鱼缸里。在那里尼莫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他们让尼莫学会了勇敢和独立。这时马林为了救出他的儿子,正和一只有短暂健忘症的鱼一起历经千辛万苦寻找着尼莫,最后经过了千百的磨难,加上尼莫的勇敢和马林不肯放弃的精神,父子俩终于团聚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尼莫的勇敢和马林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在马林被水母蛰的时候,他仍想着儿子尼莫,想着他处境危险。我深刻地感受到那种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挡的父爱。它告诉了我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敢面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前进

 8 ) 经典之作

父亲保守传统,但充满对儿子尼莫深深的父爱。失去爱妻后父亲更加小心谨慎,生怕再失去儿子,但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尼莫被潜水员抓走并把尼莫卖给了宠物店。宠物鱼们多次企图逃跑但多次失败。父亲为了找寻尼莫不惜远游万里来到悉尼,这段佳话广为流传在太平洋上,并为尼莫所知。从前胆小怕事保守传统的父亲形象也变为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父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救回了尼莫,最重要的是他夺回了孩子的心。

 短评

【A】看完续集后重看,比小时候的印象还棒,父子的双重成长,无谓的弱小者,主题的立意和完成度实在完美。

4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知道了海洋里还有小丑鱼,危险的大海中,一对父子间的感情让人感动。画面很精美,还原了大海给我的那种宽阔又神秘的感觉。

7分钟前
  • 世界尽头
  • 推荐

一个小丑鱼父亲千里寻子的故事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海底世界无尽的风光,更是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馨。

10分钟前
  • 橘猫爱吃鱼
  • 推荐

去电影院看了5遍,认为是皮克斯公司迄今为止故事最棒,特效最棒,画面最棒,歌曲最棒,角色最棒,最最最感人的动画电影。

11分钟前
  • V
  • 力荐

我没有想到它的吐槽色彩这么强烈 所以五星全开

12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力荐

空前鸹噪的ellen Degeneres简直让人笑晕~!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喜欢小丑鱼尼莫,画面很美很梦幻,故事诙谐幽默,很有意思。

16分钟前
  • 宁宁
  • 推荐

在我看来是我最爱的一部皮克斯动画,故事剧情十分饱满,让人看了意犹未尽。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我最爱的就是尼莫的爸爸,他那颗深爱这儿子的心让人感动不已

20分钟前
  • 股神看不懂
  • 力荐

朋友说我好像那个戴牙套的小女孩呜呜呜

24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还行

不管任何物种,亲情都是不变的。

2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喜欢热心助人,胸怀宽广,乐天健忘的多莉。虽然平时不靠谱、神经大条,但是在危险关头却能安慰玛林,给他信心和勇气,并且让他认识到自己对儿子的教育上存在的问题。玛林和尼莫重逢后能够相互理解,可以说多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0分钟前
  • 茕茕白兔
  • 还行

为什么跟爹1起而不是跟妈1起呢

31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推荐

电影画面很唯美很精致,虽然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还是唤起了内心的童真。

35分钟前
  • 东篱
  • 力荐

经典动画,画面很美,特效很好,喜欢尼莫父子,我们应该热爱环境。

37分钟前
  • 一起吃地瓜
  • 推荐

尼莫有个好爸爸。。。。

41分钟前
  • Ruby超人小姐
  • 推荐

充满温情的动画电影。小丑鱼一跃成为经典形象。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去水族馆之前都会问是不是可以看到尼莫😂😂

45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推荐

名曰寻找尼莫,可主角戏份并不独属实施寻找动作的爸爸马林。尼莫自己也在奋战悉尼重返大海,导演更是用了洋流vs管道、蓝鲸vs鱼缸的的视觉相似去强化父子同心其利断金之决心以及人类禁锢的险恶程度其实不让海洋之理念。最意外的部分,不是鲨鱼帮被洗白有信仰疑似要吃素,而是牙套小女孩的登场竟让配了几小节惊魂记主题弦乐。那么顺着这个思路,片中另个显恶角色“我的”贼鸥,也有致敬群鸟的意思喽?

47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在那蔚蓝美丽的海底世界,皮克斯用一对小丑鱼父子的冒险故事,营造了专属父与子间亲情的动容,那谨小慎微的老爸与调皮可爱的尼莫,拟人化的呈现既妙趣横生,更有着深刻的现实隐喻,不该失去对未知探索的精神与那默默的温情,感动于那大海的梦想之地。

51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力荐

画片很美很梦幻,故事也很有趣,它告诉了我们要自强不息不能依赖别人,要自信要有勇气面对挫折和困难

55分钟前
  • 翠蝶🌸羽生✨💫
  • 推荐

画面很美很梦幻,剧情很充实,配音、配乐、节奏、制作方面也很完美,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说是老少皆宜。

59分钟前
  • 幸存者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