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第六季

欧美剧美国2018

主演:罗宾·怀特,迈克尔·凯利,德里克·塞西尔,杰妮·阿特金森,波利斯·麦戈法,保罗·斯帕克斯,杰里米·S·霍尔姆,妮妮·勒惠恩,坎贝尔·斯科特,沙基纳·贾弗里,康斯坦斯·齐默,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导演:埃里克·萨哈罗夫,艾米·坎安·曼,史黛西·帕松,厄内斯特·R·迪克森,托马斯·施拉梅,路易丝·弗里德贝格,罗宾·怀特

 剧照

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2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3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4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5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6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3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4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5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6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7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8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19纸牌屋第六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20:20

详细剧情

Netflix宣布,《纸牌屋》第六季将于2018年正式恢复拍摄。罗宾·怀特继续主演,应该就是主要聚焦于克莱尔这个角色了。不会有凯文·史派西,但是他饰演的下木总统如何处理还不得而知。跟以往每季13集的长度不同,第六季将缩短为只有8集。第六季也是这部Netflix旗舰剧的最终季了,具体回归日期待定。

 长篇影评

 1 ) 保险谨慎不是力挽狂澜的良药

困倦,失望,遗憾,这是对于第六季的直观感受。我理解剧组为了Netflix做出的选择和牺牲,但仅仅是妥协与模仿,不能挽救自从第五季开始的颓势。作为室内制作低成本的影视剧,核心竞争点就在演员与剧情。演员方面,主演的演技还是熟悉的稳健,但因为公司的原因必须割舍,导致人物太单薄,想要塑造接踵而至的反面势力压迫,却也过于片面和简单。剧情也更是没有新奇,总体剧情毫不出乎意料,细节处理却掣肘于时长的减少,明说与按时的尺度把握很差。还是熟悉的风格、环境、演技、剧情设置方式,但是没有一支奇兵做突破,可能注定这一季的烂尾。

以上是针对第六季的评价,但这部剧不知道算不算的上神剧,但却本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看得出剧组尽力想让他回归到最初两季的辉煌,但是自从第五季以来,导演编剧和主创们,给我感觉偏离了方向。

一个人,哪怕不是政客,行为背后也必然有着其意图和目的。而政客更是如此。即便是权利的斗争,人性的阴暗面,there must be something bigger behind it,无论是高大上的政治理想、个人抱负,或者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权利欲望、政治遗产。没有人会为了pain而继续寻找pain,即便是make you strong的pain也是为了能实现什么。而自从第五季开始,夫妇两人的真正目的也变成了谜。没有目的的行为不是人的行为,而是疯子的。

我认为做人的行为应该和他的事业有一定界限,我对Kevin Spacey的个人行为也感到不耻,但我对他在五季中的精湛到位且传神的表演依然给予高度评价,所以我对这部现象级的剧集不得已草草烂尾感到十分遗憾,检点自身,约束自身,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事业,以及共事之人的负责。

 2 ) 幻象与破灭,戏剧与现实-《纸牌屋》的六年

一口气终于看完第六季了。本文略长,对第六季本身的剧情回顾和评价请直接跳到第(四)部分。

电脑里放着最后一季克莱尔的刀山火海,前面的电视新闻里放着特朗普试图取消birthright citizenship。深夜,看完了这部曾让无数人着迷的电视剧。这是戏剧中下木王朝的破灭,也是现实中美国政治的幻象。

President Claire Hale, Vice President Mark Usher. and William Shepherd in the Oval Office
President Donald Trump indicated that he has the power to end birthright citizenship through an executive order. | AP Photo/Andrew Harnik

这里插一个现实的crossover,2018年中期大选马上就要开始了,伊利诺州第十四选区有一个和下木一样同是民主党的下木在竞选

距离纸牌屋第一季,已经有六年之久。

对《纸牌屋》系列的创作,有三个因素需要读者去考虑。一是戏剧,drama,在本剧出现的二十多年前,BBC曾有讲述英国政治的同名电视剧纸牌屋,而如果对比两部纸牌屋,读者会发现美版的第一季几乎故事线都是从英版照搬而来;除此之外,在创作后期,由于美国现实政治的疯狂,创作团队迫切希望以戏剧效果超越现实,这些都是解释美版纸牌屋的各种bugs的重要因素。第二个大的因素,是美国宪法及其产生的政治文化。如果对美国宪法没有太多的了解,观者会少了很多观看的乐趣,导致这部片子对很多人来说只不过是一部美国的宫斗剧罢了。第三个因素,是时政背景,这个在刚才的戏剧因素里有多少提到一些,毕竟,艺术源于生活,两者是不分离的。

从这三个因素里,便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本剧的一些大的轮廓和思路。

First Lady Claire Underwood during the 2016 campaign trip (season3)

(一) 戏剧:Legacy政治遗产 + marriage 婚姻

本剧的一大重要主题,就是政治遗产,在英文里是legacy。英版的纸牌屋中,主角英国平民院多数党党鞭弗兰克因为背叛一路靠着政治伎俩坐上了首相的宝座,他和妻子重复最多的一个词就是“legacy”-我们的政治遗产是什么? 在现代西方政治文化中,政客在舞台上的时间往往有限,而在闪光灯下的大咖政客时间更加不长,英国现代首相能像撒切尔一样在位十年的少的可怜,更不用说美国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规定了总统任期最多为两任,一个总统再怎么牛,也只能有八年时间。而八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真的不算长。如何在非常有限的掌权时间内留下自己的历史印记,是两部《纸牌屋》的一个重要主旨。英版纸牌屋中,主角问道:“我怎样才能有自己的褔克兰战役?” 褔克兰战役是让撒切尔夫人青史名留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如果撒切尔夫人碌碌无为,那么谁会记得一个无所作为的首相?近三十年内如John Major或者布朗之流,便是纸牌屋中主角尝试逃避的命运-虽然位高权重,却不被人所记住。

英版纸牌屋主角

拉远了点,看回美国的《纸牌屋》,legacy这个词在前期没有太多提起,第一次重点提到是下木做了总统以后。克莱尔在第三季怀疑丈夫可以赢得选举的能力,Frank的回答是:“I will not be an accidental president, I will leave my legacy.” 弗兰克在这方面仰仗的人物是美国二战时期的总统小罗斯福,这也是为什么他即使已经做了总统,还想要被正式选举出来,无非就是为了正名分,有足够的时间留下自己历史的印记。更好的例子是他的America Work项目和在父亲墓前说的话。在第六季中,legacy几乎被重新提起,虽然性质变了不少,还是紧紧围绕着FU的历史评价-无非就是Doug不想让Claire把FU的名声搞臭而已。

President Frank Underwood on entitlement (season 3)

人总是尝试被记住。而在历史制高点的政客们,很多都争相想留下自己的印记。但很多事不是人的意念可以左右的。在美国,最伟大的几位总统中,黑点都特别多-杰斐逊和黑人奴隶生子,林肯初当总统时从未有废除奴隶制之念,肯尼迪富二代一身疾病,更不用说里根之流在表面光鲜背后所做的勾当。但说句俗的,历史选择了他们,人们“选择”了忘记那些黑点。People need heros, afterall.

小罗斯福总统任内极力掩盖自己需要轮椅的事实

美版纸牌屋中的第二个重要戏剧部分就是两个下木的婚姻。我们可以看到这段关系在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虽然在权力扩大之前,两者的裂痕并不显得很大。但就算如此,在前两季中这种不平等的婚姻也导致了很多重大事件的发生,比如Peter Russo的死亡。他的直接死因是因为竞选州长失败后自我放弃FU觉得他会拖累,赐死。为什么竞选州长失败?因为给他宾夕法尼亚州创造就业机会的法案没有像他承诺的一样通过。为什么会不通过?因为克莱尔在FU背后搞小动作,以此来告诉FU,她需要被重视,她是平等的。

这种克莱尔的“I am equal”思想贯穿整个系列的始终,直到最后一季,还在被这种思想扩散性地反弹影响。他们二人的婚姻在此不多陈述,每个人看了感受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二人的婚姻很好的和政治遗产联系到了一起。What links them together? A desire to leave a legacy, because they are both hungry. 第六季也重新在两人婚姻和政治遗产的关系中重新审视,比如克莱尔真正喜欢或者享受的可能是前男友Reed,但她为什么能在和前男友一夜缠绵后醒来,打电话给Francis答应他的求婚?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Congressman Frank Underwood and his wife Claire (season1)
Vice President Claire Underwood and President Frank Underwood, moments before the latter’s resignation (season5)

(二)美国宪法及政治文化

美版纸牌屋的重要依托就是美国宪法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两百多年前一帮老头子写下的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让这个国家一次又一次较为平稳地度过危机,并“不小心”变成了世界霸权(如果老头子们看到一战往后的美国,可能会一脸懵逼吧…)

美国人的爱国之情和对宪法的迷恋之情有时是超出想象的。近几年来的各种相关影视作品,从《白宫群英》到《丑闻》,《副总统》, 《纸牌屋》等,无不基于对美国宪法的一种尊敬的自豪,就算是阴暗和嘲笑的,其实也是如此。某前任白宫幕僚长(Chief of Staff to the President),被问及对表现美国阴暗面的政治作品有何看法。对方回答说这是宪法第一修正案给予的言论自由权利,是美国人民的福利。他说纸牌屋再阴暗,但也说明国家能够给予创作的空间,是一件好事。这样的回答你说是politician的talking point也好或者是真心的自豪也好,其实还是体现了宪法精神在影视剧中的重要性。

奥巴马第一任幕僚长,现任芝加哥市长Rahm Emanuel,在白宫任职前曾是众议院议员

《纸牌屋》中,基本把美国三个政府分支都过了一遍。第一季基本就是Legislative Branch,立法分支的国会内的争斗,第二季开始主角变身VP,继而转变为在立法分支和行政分支(Executive Branch)中的角色(副总统即是Executive branch的二把手,又是参议院的主席,算是两个分支之间,至少名义上是)。第三季变成总统后重心基本全部移到了行政分支,而穿插了一些司法分支Judicial Branch的内容,比如大法官的提名和第六季最高法院对总统权力的限制attempt等等。 丰富完整,但真实可信吗? 只能说不要太过较真。比如奥巴马曾笑言,如果国会真的能像纸牌屋第一季那样一百天就通过了一个重大教育改革的法案,那真如同痴人说梦了(大概这个意思)。更不用说后面诸如利用FEMA拨款用到福利项目之类的情节了…

副总统弗兰克于参议院(Senate)主持法案投票(season2)
总统弗兰克于国会众议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发表宣战演讲(season5)

(三)时政

纸牌屋第一季那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前期的三季基本都会跟时政贴着走以保持剧集的实时性和新鲜性。比如中国问题、俄罗斯问题、福利问题、ICO(ISIS)问题等等。从第五季开始画风开始扭转,提到具体政策问题或时政问题的篇幅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drama。整个第五季几乎就是一场选举和夫妻二人的彻底决裂,第六季更不用说了,就是克莱尔和white man和富豪们的撕x节目。原因其实比较明显,现实比戏剧更精彩。自从特朗普宣布参选总统并当上总统以后,美国的政坛画风完全改变,而向来靠左的好莱坞更是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政治剧创作上,一般表现为戏路发飙更加疯狂。在多个政治电视剧的演员访谈上,都会提到编剧们会经常修改剧本,以比现实更加疯狂。克莱尔的扮演者Robin Wright在访谈中曾表示,如果希拉里赢得了大选,克莱尔应该是“legally elected”而不是以这种荒唐的形式登上总统宝座。

President Claire Hale in the Oval Office (season6)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at the Oval Office

第六季很大的一个画风就是受女权和Me Too运动的影响。说来也是讽刺,主角Kevin Spacy的一系列事故之后,给了纸牌屋这么一个收场。第五季最后一个镜头是克莱尔的“My turn”,第六季的最后一个镜头,回应了第一季的第一个镜头,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回复,其实是美国现实中政治两极化的侧面体现。一句话带过,如果说第一季还是左右两派都可以欣赏的政治暗黑剧,那第六季真的就是只有左派才会看的liberal bullshit了… 在此不做评价。

美国现任众议院少数党领袖,Nancy Pelosi,曾任众议院议长,是至今为止美国历史上美国政坛位置最高的女性政客。

(四)破灭和希望

最后总结一下第六季的总体剧情吧。

第六季开始于FU去世的两个月后,克莱尔已经成为总统百日,而上季半路杀出来的Mark变成副总统。克莱尔虽然欲有作为,却发现自己深陷在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间。其中最明目张胆的是Shepherd家族。这个家族操纵着美国政治的很多关键人物。家族有两个主要成员,哥哥Bill,妹妹Annie。妹妹认领的儿子Duncan比较莫名其妙打酱油。FU在任内和S家族有过重要的协议,克莱尔在FU死后基本全盘否认。于是第六季变成了克莱尔和S家族的争斗大剧。这是主线一。

Bill,Annie,Duncan Shepherd (season6)

其次是Doug。Doug始终忠诚于FU,克莱尔上任后打鸡血一般想抹去丈夫的所有正面历史,想揭发他的罪行,同时保证自己的清白。Doug的底线是保证FU死后的清誉,所以主线二就是他周旋于各个政治势力以求维持FU的政治遗产不受影响。

Doug与克莱尔对峙(season6)

主线三就是对下木家族的罪名揭发。这条storyline从第二季就开始了,从Zoe Barnes到Lucas Goodwin,到第四五季挑起大梁的Tom H。第六季这条主线继续发展,变成了Tom和第一季讨厌Zoe的Janine Skorsky一起合作。结果比较无语,Tom无奈挂彩,而Jannie继续前进… 算是一个open ending。

Death of Tom Hammerschmidt (season6)

还有两条副线。一是所有过往人物对克莱尔的彻底唾弃和尝试复仇,从国务卿Durant,FBI副局长Green,到沃克总统幕僚长Linda V,下木新闻半秘书Seth和后期的Nora(第五季中国家安全顾问,第六季的国土安全部长),全部以不同表现方式对克莱尔或者下木夫妇唾弃、报复。另一条副线就是克莱尔的女权yy… 各种童年青年片段的插播,无非为了体现克莱尔在男权社会中的被压迫和自主反抗。whatever。

前国务卿、路易斯安那州参议院议员Catherine "Cathy" Durant葬礼 (season6)
沃克总统幕僚长Linda Vasquez在Durant葬礼上与克莱尔对话(season6)

最后的结局? 主线一克莱尔和S家族的Annie撕的不相上下,胜负没有定论。主线二FU政治遗产土崩瓦解,虽然很难理解克莱尔主动曝光2016大选FU偷窃选举到底是什么思路,感觉脑子瓦特了… Doug壮烈挂彩。主线三Jannie孤军奋进,虽然希望渺茫。副线一的各种酱油人物死的死,迷的迷。副线二的克莱尔女权大梦或许以彻底幻灭的形式走向沉沦。在Oval office里如FU杀狗一般杀死了Doug(狗哥…),怀着FU的孩子,准备启用核武器。连俄罗斯总统都在核武器问题上哀求克莱尔Please dont do this,但克莱尔一脸绝望/胜利又鱼死网破的样子其实就是暗示了她个人的破碎。

President Claire Underwood at the funeral of her husband, former president Francis J. Underwood

第六季仓促、杂乱无章,有一种很强的无力感。故事在真实性上不可恭维。举两个例子。比如克莱尔在近一个月不理国政以后竟然还能在短时间内夺回百分之七十的支持率,简直是天方夜谭。更不用说将大半个内阁的成员全部卸职换成全部女性的内阁,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每个内阁成员都要参议院过半数投票同意后才可以上任,以克莱尔当时在国会的支持率来看希望渺茫。可以说第六季彻底无视了美国政府的三权分立,视国会如玩物,最高法院为财团随意操纵之机构。剧中所有人只为权利或者生存,没有理想,只有无休止的空洞争斗。如此疯狂,如此绝望,如此黔驴技穷,应了主演兼导演Robin Wright在采访中的陈述,表示现实政治太过疯狂,而他们想超越这种疯狂。

克莱尔解散内阁

对此我只能说,为了疯狂的疯狂,为了报复现实疯狂和右翼力量的艺术创作,是无力的。其实好莱坞中很少人能注意到的,是美国右翼日益猖狂,特朗普各种“crazy news”下的暗藏理性。这是后话了。但有一条,现实中的美国政治再怎么疯狂,也是基于American people的选择和更高政治理想的蓝图。共和党的孤立主义,民主党的全球主义,以及其他内政的政策主张都是有内容的。即使撕的不可开交,也没有纸牌屋中的空洞无物。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at a campaign rally, October 2018 |AP picture

纸牌屋就这样结结束了。其实讽刺的是,这个政治局的最终结局就像题目一般,如纸牌堆砌的没有实物的房子一般,土崩瓦解。

对下木夫妇来说,是他们两人联系的最终幻灭和个人命运走向沉沦的最后终结

对剧集粉丝来说,是一个完美结局期待的破灭

对剧组来说,是男主角丑闻带来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对美国来说,是社会两极分化的无奈体现

那么希望在哪?

世上鲜有黑白对错,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情结论都不相同,然而人于世上一回,我始终相信,保持善良(不是软弱),保持正直(不是“正义”),是可以辨别,也可以坚持的。总是有希望的。

附:六季下木夫妇职位变化

第一季:2012年大选民主党Garrett Walker当选总统,Frank Underwood本来钦定新任国务卿,但被新总统要求留在国会内。时任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第五选区国会众议员、众议院多数党党鞭。Claire Underwood是一家NGO总裁。

第二季:原副总统Jim Matthews辞职回宾夕法尼亚州当州长,Frank Underwood成功被选择为信任副总统。Claire Underwood辞职,做美国第二夫人。

第三季:总统沃克辞职,Frank成为第四十六任美国总统,Claire而后被Frank任命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后辞职。

第四季:Frank参与2016年美国大选,Claire成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

第五季:2016年美国大选俄亥俄州出现重大情况,选举夜没有选出新总统。2017年1月初参议院选举克莱尔为美国第五十一任副总统。同月20日Frank卸职,克莱尔成为美国代理总统。数日后俄亥俄州重新投票,下木夫妇获得足够选举人票,Frank重新成为美国总统,克莱尔复职副总统。数月后Frank辞职,克莱尔正式成为美国总统。

第六季:Frank去世,克莱尔改姓回Hale,成为Hale总统。

 3 ) 写在看第六季之前

很多人把Underwood夫妇和麦克白夫妇类比,在我看来这两对是有区别的。全剧贯穿麦克白夫妇角色弧线的,除了对权力的渴望,还有他们俩的挣扎。对,麦克白夫妇也是有良心的。这些内心的折磨有时候非常外显:沾血的匕首,班柯的鬼魂,不断洗手,梦游 etc. etc. 可以说,这种鬼魅缠身般的良心折磨几乎构成了一大半主线;

而Underwood呢,毕竟是电视剧,篇幅长,需要不断抛给这一对夫妇一个又一个难题,一茬又一茬敌人,让他俩始终处于战斗状态,良心折磨只能是点缀,just a bitter moral dessert。既然这一对儿现代美国夫妇的大敌不再是软弱的道德折磨(想想Underwood唾弃耶稣的场景),也不再是抽象的命运,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达到悲剧最高点?

英国原版纸牌屋给出的答案是,为了维护老公的政治遗产,夫人在他的暗杀里掺了一手;而美版,个人猜测,只有让这一对夫妇走向决裂,斗得两败俱伤,才符合这部剧的调性。第五季末尾已经有了这种趋势。

然而事出意外,在没有Frank Underwood的情况下该怎样收尾,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4 ) 吃个不甜的瓜

昨天看完了纸牌屋第六季,真的挺可惜就这么戛然而止。很想看看克莱尔作为一名女性,会如何运用比木下更高明的政治手段来管理“纸牌屋”。同时想到油管上一个解说提到的“政治正确”,讽刺的是,在“言论自由”的美国这样的作品依然没有办法继续映射更多的现实,因为牵扯了太多人丑恶的利益。在利益面前,自由就像泡沫一样吹弹可破,227事件现身说法。 看到有个低分的评论说这部剧完全没有政治理想,觉得政治很有趣,政客们拼死拼活最后得到了实现政治理想的短暂自由,又要为了维护这难得的自由去做很多毫无意义的争斗。美国政治就像一场没有终结的牌局,谁都想当最后赢家去实现所谓的政治理想,所以只有不断的打牌和洗牌。就这一点,我觉得这部剧已经尽力,最后的瓜甜不甜不重要了。

 5 ) 靡不有初。

纸牌屋第六季看完了。我也算是和屋终于走到这个阶段来。从一开始我追剧只想到第二季结尾就停,过了几天想爹想得抓心挠肝,又开始看第三季,第三季结尾看崩溃了,不死心去追第四季。第四季结尾又停了一阵,看第五季分数暴跌,说不然就在第四季结束吧,不看下去了,过了几个月没忍住,又开始看第五季。第五季是最后一季有弗兰克,第六季分数不及格,公认烂尾,我又停在第五季停了很久,说不要看第六季了,对老公有一点基本尊重吧。于是我从第五季回溯,又从第一季开始刷,三刷完前两季,二刷完前五季,终于还是决定给自己和先生一个结局。于是这几天在看第六季。是真的烂得不可思议,崩盘得彻彻底底,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第一季时璀璨光华,弗兰克所向披靡,第六季……几乎是一首太荒谬的悼亡诗。所有人都在等他的录音,所有人都在期待他再微笑着说“There are two kinds of pain”,但克莱尔梦魇一般把耳机扔掉。我真的无话可说。第六季就是使尽浑身解数把弗兰克的踪迹抹去,却又千方百计地唤起观众的旧情。炒冷饭,卖情怀,纸牌屋第六季就是在蹭弗兰克的热度。任何人说任何话都要提到那位先帝,他的遗产,他的遗诏,他的遗言,他的遗赠。一个人有多不可或缺,只在他走后才能体现。人们总在无月的晚上怀念月亮。

 6 ) 魔鬼以上帝之名让我们叛离上帝,以自由之名让我们放弃自由。

我在美国的时候,没事我就去教堂骗吃骗喝,听过很多牧师的演讲。现在回想起来,几乎没有一个牧师宣的教,布的道不是魔鬼的“上帝”。他们不断地用天堂,永生和爱来勾引无知的群众,用地狱,恐惧来吓唬单纯的羔羊。我之所以在美国每天都浑身不舒服,很可能就是因为美国是一个魔鬼出没的地方。在密歇根,很多人很友好,和你打招呼,也很礼貌,但是我却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感受不到人文关怀。如果你仔细想来,这些所谓的礼貌都是虚伪的,只是当地文化如此而已。那些美国美女无缘无故为什么要朝我们这些留学生笑呢?她们对我们亚洲男性根本没有丝毫兴趣,我猜测她们看到我们潜意识里就觉得不太舒服,但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舒服一些,所以展开了妩媚的笑容。

我们每个人做的所有的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自己做的。我们生的每个气归根到底都是生自己的气。我们每次害怕恐惧归根到底都是害怕自己。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几乎都不是真的。在真正的压力之下,所有人都是想要自己生存,根本不会在乎别人。(《贝尔科实验》2017)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是真正靠的住的,是真正真诚的。 “虚伪”是最大的罪,“伪装”是魔鬼最大的能力。当时我以为在美国抑郁的原因是生活太和谐了,冲突太少了,但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周边的虚伪太多了。

以上帝之名让我们叛离上帝,以自由之名让我们放弃自由。这是一个魔鬼欺骗手段越来越高明的时代。这就更需要我们多用脑,去识别事物的本质,不被表面所迷惑。如果用心的话,是最容易被误导被迷惑的。

在《纸牌屋》里,很多人对Underwood在教堂里对耶稣像吐了口水表示非常震惊,以为是电视剧制片为了哗众取宠才搞出的情节。但是我想说的是,其实恰恰就是因为Underwood对耶稣像吐了口水,他才是我们当中最爱神的那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耶稣像和耶稣有本质上的不同,就像政府和国家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样。但是我们无知的群众经常就混淆这两个概念。George Bernard Shaw 说过,“一个爱国者应该随时准备抵抗自己的政府保护自己的国家。”政府和国家是完全两个概念,政府往往以国家的名义在毒害我们的祖国母亲。就像耶稣像和上帝也是完全两个概念,魔鬼总是在用上帝的名义来唆使我们背叛上帝。其实我们的教会,教会里的耶稣像,全都是魔鬼的作为,而真正的上帝在我们的心中。Underwood却是一个随时准备抵抗魔鬼保护上帝的人。所以他说,“我只向自己祈祷,为自己祈祷。”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爱上帝的人。

就像他在第一季第一集第一个场戏里把一只被车严重撞伤的狗掐死一样。大多数人也会认为这是电视剧在哗众取宠,因为大家都知道让观众喜欢一个主角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Save a cat.”但是这里主人公却“Kill a dog.”Underwood说他讨厌没用的东西,而现在这只狗已经奄奄一息,受的罪完全是没用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就把这只狗掐死了。他的这种行为恰恰说明他是我们当中最爱这只狗的人,因为他最关心这只狗的感受。我们当中很多人会打着爱的名义,不管自己的狗(包括亲人)受多少罪,也要让他们活下来。这恰恰是最大的自私,把狗当做是自己的财产,而不顾狗的感受。

再如Underwood在第三季第一集第一个场戏里在他的父亲坟前撒尿。这让我爸看了也很是不爽,让他难以置信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但是我却说,他是我们当中最爱他父亲的人。他的父亲是个酒鬼,给他和母亲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他死了以后没有人管他,最后墓碑的钱还是Underwood从他学校的奖学金里出的。虽然他在坟前撒了尿,确实说明他恨他父亲,但是这也说明他在乎他父亲。不像别人,包括他母亲,来都不会来。爱得有多深,才会恨得有多深。真正不孝的是那些根本就不在乎的人。这也说明Underwood是对他父亲最真诚的人。我前不久还参加过一次隆重的葬礼,看到了太多的坟前的装腔作势,那些根本就不是爱,不是真诚,而是魔鬼在舞蹈。

这又让我想起最近David Fincher的新作《心灵猎人》(Mindhunters)。那里面有一个把自己母亲的头割下来的罪犯。听说了他的罪行的FBI警察都不敢去见他,但是当真正见面的时候,却发现他温文尔雅,根本没法想象眼前的人会作出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和他聊了以后才知道,他的母亲每天都对他恶语相加,根本不尊重他的感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搞得他生不如死。如果你有这样的母亲,你会不想杀了她么?至少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当他的正常的意识和他的罪恶的潜意识相冲突的时候,他便成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杀人犯。但是为什么现在在我们眼前的人如此正常呢?他说当他杀母亲的时候,是他第一次真诚地对待了自己,实现了他潜意识的愿望。所以对他来说,杀害母亲是他意识和潜意识的第一次和谐,一旦和谐以后,他的精神病自然也就治好了,他在监狱里其实也就已经正常了。不仅正常,而且他对自己的理解,对所有罪犯的犯罪心理比专门研究犯罪心理的警察都要专业。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逃脱魔鬼的手掌呢?我认为我们的人生境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希望得到爱

2. 无条件地爱别人

3. 爱自己

第一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于是我们都不择手段地获得金钱,名誉,地位,永生,上帝的爱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魔鬼的圈套。当我们忘乎所以地去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背叛了自己的灵魂,抛弃了真正的上帝。

第二阶段。我们发现被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会让我们觉得空虚,无所事事。更让我们觉得充实的是主动地爱别人。但是我们会发现这种爱却束缚了我们的自由。而且其实爱别人和想要得到爱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好比在《挽歌》(Elegy 2008)中,一名教授本来是想找年轻的女学生做情人的,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在占有欲里不能自拔,就像是一个不愿意放弃自己玩具的孩子。很多人因为空虚,开始爱这个神,那个神,但是却被教义所捆绑,成为了自己潜意识的牺牲品。

第三阶段,就是发现其实被别人爱和爱别人都是不靠谱的。我们发现我们连自己没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连自己都没有真正爱自己,还一直都爱这爱那的瞎折腾。只有当我们能真正做到爱护自己的灵魂,才能接近上帝和真理,远离邪恶与魔鬼。我们有时候会有拯救别人,拯救世界的雄心。但是其实我们真正需要拯救的,首先是我们自己。其实我们早晚会发现,拯救自己其实就是拯救了全世界

 7 ) 第六季是护戒的咕噜和女王价值博弈

看完纸牌屋6季,美剧的抓马感觉更丰富符合人性,能量和情感流动更顺其自然。唯一不解是道格这个人物的价值观,1—5季好像是忠心为主,到第六季反而像为看护魔戒的咕噜。宁愿干掉主人也要阻止木下杀死克莱尔,维护好这经营、牺牲得到的魔戒(总统位置)。 最终的刺杀不是为了逼克莱尔署名木下,而是想要得到他的价值确认。逼克莱尔丢掉姓氏从属木下,这样才对得起他为木下得到总统位牺牲和被毁掉的人生。而克莱尔宁死也不会署名木下,这是克莱尔从童年作为女性收到压迫的反抗,不再从属一个男性。也是克莱尔步步为营走到总统位的信念。 大结局合情合理算不上烂尾,只是这个剧大部分是男性受众,他们想要的只是楠楠间的硝烟,从马克开始克莱尔就开始人性围剿精妙有趣,大多数人体会不到,集数不到估计编剧也不知道一个女性强大会是什么样子吧,这个社会也没有多少参考的范本。希望还有更多扇门打开,能拥有能多想象力。

 8 ) 这一届观众有厌女症

先看了豆瓣评论再看的剧,本来第一集也觉得克莱尔撑不起,后来却觉得还行了,至少保持了45季的水准。

豆瓣上骂的都是平常黑田园女权黑出成就感的键盘侠?国外米兔运动如火如潮,国内女权才开始一点苗头许多人就恨不得拿海水去扑,天天轮流黑,直男癌严重到如此,跟风者还不计其数,我支持田园女权和你们互咬,疯狗合该怼王八。

比较烦的是遗腹子梗,确定不是汤姆、然后弗兰克喜当爹吗??

 短评

下木总统跟着史派西的丑闻死了,纸牌屋随着下木总统的死成了烂尾楼,仓促终结。想想当初纸牌屋的惊艳,除了权斗,还有史派西的演技,可能以后都不会再银幕上看到史派西了,太遗憾了。

9分钟前
  • 十年一觉
  • 较差

戏里戏外大家都不能接受女人当权。Claire对一只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女性角色,由她当主角再好不过。但是没看过第五季的我第六季大部分看不懂,

12分钟前
  • 冰可乐的汽
  • 推荐

烂尾了,但是情怀还是要给的

13分钟前
  • 炘少
  • 推荐

一代神剧居然以这种方式草草收场,可惜了。

17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较差

这么多季下来,越看越觉得这更多是「权利的欲望」, 政治理想和目标是半点没有,勾心斗角仅仅为了一个职位

21分钟前
  • 且听风吟
  • 较差

失望是肯定失望,但好歹也追了这么多年,第六季出来还是要看的

23分钟前
  • 年轮说
  • 较差

wtf,纸牌屋在豆瓣上这么点分,这标准什么鬼,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么?上面是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写的,我现在看完了,理解为什么这么点分了,wtf,编剧你辞职吧!我想给一星!

28分钟前
  • 三七二十一
  • 力荐

纸牌屋要说跳鲨鱼,那是第三季之后每季跳一次的节奏所以要说情节不真实,就别等到第六季才抱怨了。不过,估计编剧也是觉得没下回了,所以真是可劲儿的造!虽然情节是编造的有点离谱,但是节奏很快,几乎没机会想到底是有多离谱,哈哈!一口气在飞机上看完,看得我荡气回肠意犹未尽,真想还有第七季啊!回家从头再刷一遍!

33分钟前
  • FluorineSpark
  • 力荐

这季太不喜欢,烂尾什么的没必要说了,没有下木总统,算什么纸牌屋。没了弗兰克,克莱尔一个人真不行-纸牌屋里只有弗兰克适合打破第四面墙,克莱尔用不好,居然还用那么多-只有凯文史派西是这剧的灵魂-丢了凯文史派西,编剧也丢了魂,全程没有道理,整个克莱尔自己的胡闹-最厉害的神剧就这么完了,无比失望

37分钟前
  • son沐风
  • 还行

看其它劣质的剧是消磨时间,而看此剧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39分钟前
  • 悟饭婆婆
  • 很差

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流媒体剧集先驱的开首有多璀璨,结局就有多干枯。

4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很差

本周末的精神休闲食品~

43分钟前
  • Zac🧏🏻‍♂️
  • 推荐

其实剧情水平很稳定,而且可能是担心下木总统走了铁粉弃剧,加强了悬疑感,整季一直在猜谜,后面几集一气呵成。然而我还是很想念下木总统。(怎么能说是烂尾呢,讲讲道理,纸牌屋算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因为时事打乱拍摄计划的ip了,看得出剧情上还是紧跟了希拉里竞选总统的时事,能改成现在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44分钟前
  • 春盏🍓
  • 推荐

大结局0分!哪个傻逼编剧最后敲定剧本让决定道格会杀了下木?就像编剧们装作前五季完全不存在!我们所看到的关于狗哥的一切。他杀了下木的可能是0%。这完全毁了狗哥的角色的灵魂!如果我是编剧,我会把它改成道格拿着开信器,站在白宫总统宝座前,把刀插到克莱尔的脖子上,最后的一幕是是克莱尔流血倒在狗哥的怀里,同时拿着弗朗西斯的戒指。至少这样,一切的剧本全部说的通了!我们可以看到一切都将恢复正常,安德伍德家族最终消失了,故事情节也结束了。成也狗哥,败也狗哥,而最后一集的剧本真的彻底毁了整个人设和故事的灵魂!

49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还行

一季不如一季,不过都追了这么多年,第六季还是会看完的

53分钟前
  • 黎明将至
  • 较差

从第一季追到剧终,很显然最后结局有些仓促,不想承认还是要说,真的烂尾了。。。3.5

58分钟前
  • WildestDream
  • 推荐

编剧想,反正也被砍了,最后一季赶快对付完吧,合不合逻辑无所谓了。浪费8小时,就为了吐个槽。

59分钟前
  • 拔刀诀
  • 较差

我现在觉得,纸牌屋是低配版的美式甄嬛传,之所以说是低配,因为它的核心逻辑是站不住脚的,甄嬛传里的宫斗还勉强可以解释为扭曲的封建制度下为了自己与家族的利益的无奈之举,而纸牌屋全程展现出来的是,权力很好,所以杀人放火不择手段,坑死所有人加自己我也要得到它,然而这么多季以来,我并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到权力到底好在哪里,我也不明白两个主角到底是如何爱上权力的。所以,全程只能看到两个偏执狂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闹的鸡飞狗跳。这么多季,我真的想问,why?

60分钟前
  • southside.
  • 还行

烂的很彻底,逻辑混乱、人物形象全崩

1小时前
  • 青木瓜之味
  • 很差

看到好多短评无法理解两个主角偏执的追逐权力,还认为不合理。真要拍一部中国村官或科级干部的权力纪实之路,估计你们更是要怀疑人生,怀疑社会,怀疑世界了

1小时前
  • 没纹身的男孩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