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合伙人

喜剧片印度2018

主演:阿克谢·库玛尔,拉迪卡·艾普特,索娜姆·卡普尔,乔蒂·苏巴,森尔·辛,阿米达普·巴强,雷·拉维

导演:R·巴尔基

播放地址

 剧照

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1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2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3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4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5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6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13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14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15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16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17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18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19印度合伙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7 05:20

详细剧情

  电影曾译名《护垫侠》,根据印度草根企业家Muruganantham真实事迹改编。因为卫生巾关税高昂,在2012年印度仍有80%以上的女性在生理期无法使用卫生用品,初中文化程度的主人公拉克希米(阿克谢·库玛尔 饰)为了妻子(拉迪卡·艾普特 饰)的健康,寻找低成本的卫生巾的生产方法,却被全村人视为变态、疯子;最后他远走大城市德里,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女合伙人帕里(索娜姆·卡普尔 饰),最终发明了低成本卫生巾生产机器,并开放专利,为印度全国对于女性经期卫生观念带来变革,2018年7月印度取消卫生巾进口关税。“权势之人、强壮之人不会让国家变强,女性强大、母亲强大、姐妹们强大后,国家才会强盛。”

 长篇影评

 1 ) 虽然是励志奋发向上的故事,但我还是看到了一些悲剧的意味

1.男主人设,阳光健康而自然

不得不说,男主是一个很阳光的人,他不仅仅是一个好下属,也是一个好丈夫。男主在影片中的成长是非常自然的,这也是这部片片子非常优秀的一个品质。

男主的设定是能工巧匠,他有一双非常灵巧的双手,可以DIY一些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的东西,因为乐于助人,他在村子里面有着非常好的人缘。

男主对于护垫的兴趣也是非常自然的。男主是家中独子,有三个妹妹,还有个新婚妻子。本质上男主是一个硬核的理工男,他不理解世俗眼光的弯弯绕,因此他知道没有护垫的不卫生,甚至会导致死亡的。而这个死亡有可能是他的妹妹,有可能是他的老婆。他希望做一点事情来改变这种显而易见是错误的风俗,结果失败,也败光了他在村子里面常年积攒下来的人品。

影片的前半段着重刻画的是印度底层民众的愚昧。他们视月事为洪水猛兽,宁可相信一些低级的骗术(让我想起了国内佛教一些寺庙里面花开见佛的把戏,完全是依靠宗教来赚钱)来祈求获得心灵上的虚假慰藉,而不愿意对自己进行实质的保护。甚至出现了男主这种愿意去改变现状的异类,也没有人认同。

后半段基本是男主的逆袭之路,很简单,他成功了。而且男主的成功,不仅仅是某一个商业产品的成功,而是一种模式的成功。

首先男主创立了相对建议的护垫生产模式,这使得护垫的生产得以量产化,并且由于便于拆卸,男主和女二通过巡游全国,也完成了护垫市场的培育工作。

然后男主开始发展当地的女性作为护垫的代理机构,继而发展成为加盟商。这一步意义重大,他意味着实现经济独立的女性,可以摆脱对于男性的依附。

而男主简易生产设备的特点也适应了乡村级别对于护垫产品的需求:量不是大,但是成本低廉。

男主的商业模式由原来的B2C,变成了B2B2C。从商业的角度,是比较成功的。

整个过程给我的感觉,男主并非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即便成名之后他也没有变化(至少影片表现的没有),之所以巡游是为了进行市场培育,摒弃不卫生的护理习惯(为此他放弃了千万卢比的专利费用),之所以发展加盟商,是为了赋予女性经济独立。这一点很让人敬佩,男主一直没有放弃初心,始终如一,身体力行的去实现他的理想。

2.影片所积累的矛盾,还是靠钱解决的

但是男主真正成功了么,我看不尽然,影片中也语焉不详。

男主获奖后,收到了曾经下榻村庄的集体欢迎,债主还特别热情的赞扬男主非常有才。但知道男主发明的主要产品之后,便立刻换了个脸。而男主人品跌倒谷底的老家里面,对于男主的感觉也仅仅是,哦,他获了个奖。回娘家的女一号依旧没有任何主动。

但是当男主商业成功后(通俗的讲就是有钱),收到的待遇完全不一样,鲜花、列队,掌声,歌舞以及英雄般的高高举起,当然还有妻子的投怀送抱。男主前后护垫侠的人设没有发现任何改变,而当地的愚昧显然不会因为很短的时间而改变,但是男主所受到的关照全完全不同。看来钱能改变一切,有钱人总是对的。完全的苏秦六国拜相后的既视感。

影片所积累的种种矛盾,最后实际上是用钱解决的,这个让人感觉有点可悲。男主的成功不是励志、创业和坚持的成功,而是钱的成功。

3.无限遗憾的女二

最大的遗憾是女二。女二人设的完美程度媲美男主,但是两个人最终没有走到一块去。

女二是怀着崇拜、尊重并且欣赏的心情与男主进行的结交,对比之前的医学院女学生,女二更加积极,更加有办法,更加有商业头脑,也更加理性(当然也更好看)

更重要的在于,女二用自己极强的能力协助男主实现了他的梦想(个人觉得这一点稍微有点扯淡,他把男主前期不能推销护垫的原因,完全归咎于男主的性别。。。)。

伴随着演讲前的那一个鼓励的亲亲,他们的感情已经完全从商业合伙人升华到了恋人。但遗憾的是男主最终选择了回归原生家庭,没有任何解释,只有一句Sorry和怀念。而这些抱歉和怀念丝毫没有阻止男主再下一个镜头就没啥顾虑的跟抛弃过自己的妻子又在一起。。。

千言万语的理由,并没有打败印度电影的政治正确,无论女二再完美,再善解人意,他只是这个美丽故事当中的一个配角。看女二的泪目,个人的心情跟坐在一旁懵逼的女二父亲一样糟糕。

无论你在外面多么风华正茂,多么势不可挡,你总要回归自己的传统。

这个剧情还是挺操蛋的!

4.伴随着成功的小感动

印度电影一向是奋发向上的。因此男主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到一些小小的温情:

例如男主在家乡时候的大胡子屠夫死党。他能在毫不犹豫解囊相助男主,不因为男主从事的活动而鄙视他,反而在男主遭受公审时为他大声喊冤,在男主成功时为他骄傲,为男主说好话缓和与妻子的矛盾。

再如大学教授,虽然板着一张脸,而且很高傲,根本不相信男主会成功,但是也对男主也进行了指导,还有他的儿子,直接帮助男主搞定了原材料的问题。(看

到男主成功后,教授的一脸懵逼和儿子的一脸高兴,有很强的喜剧效果)

还有就是借男主钱的油腻大叔,虽然最后还是因为护垫撕破了脸,但是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就愿意借钱(并且之后在借钱不还的情况下还愿意追加),也是非常难得的一个角色。。。

在你生活的阴暗中,总能找到这种一点点的光明,虽然不会从根本上帮你改变境遇,但是他们的存在总是会让人感到温暖和力量。

5.其他乱七八糟的

瑕不掩瑜的细节在于商业模式的设计上。男主一开始靠着试用品的资源解决的原材料问题,但是当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却又对这个原材料只字不提了。

以至于到了最后又B2C发展到B2B了,原材料成为商业盈利的关键了,剧情仍然没有提到他到底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

个人感觉,如果算上原材料的运费,即便人工可以由加盟商自己承担,机器的摊销数量微不足道,出产的产品成本也不会太低。而且如果一个村庄一个加盟商的话,可能会存在供过于求的局面。影片对于商业模式的细节刻画并不能十分让人满意。

印度影片最近几年适当减少了歌舞的比例。本作中的歌舞相对更少一些,但是小妹妹成人礼那一段歌舞真的很美,男主妻子的舞姬真不是盖的,很有看点。。。

剧名,我觉得护垫侠要优于什么印度合伙人,完全就不是在讲合伙人的故事好么?

 2 ) 第一是你第二是你第三是你……全部都是你

第一是你,第二是你,第三是你,第四是你,第五是你,第六是你,第七是你,第八是你,第九是你,第十是你,第十一是你…

因为时代积淀不同,没有被什么“为了老婆的健康、人权而去实现心底梦想”的主题思想打动,却因为感情线思考了很久。

感情洁癖这个东西真是让人头疼。

好像谁都没有错,但又的确是谁都错了。

女二特地说“我是城里人,你是村里人”,但是她爱他,他们的学识可能有差距,但是认知是在一个层面的,没有任何偏见与不同。即便男主心里也盛满女二,但还是选择回去与妻子继续生活,毕竟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妻子。

也是在现实中会遇见的问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真心不负初心。

盲目的信仰(妻子等)对知识的力量一无所知,如果不是真人真事改编,总会忍不住去怀疑一个无法节省劳动力的机器可以以创造工作机会降低成本为由而获得如此大的追捧的真实性。

所以我更欣赏教授说的那句话,如果想保护她为她好,那就多赚点钱给她买护垫吧。

不过时代总是在进步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路人甲把自己的的一个小愿望变成宏图,甚至于改变整个国家及封建认知,是正能量的剧。

国内上线后会去支持票房~ 女二好美

 3 ) 片中感情线的个人考据

昨晚看完,被感情线恶心到。

女二多好啊:

才貌双全,打鼓都能办演唱会,文体两开花;

家庭条件好,教育程度高,眼界宽,面试一轮过,懂资本运作;

理解男主,以实际行动支持男主,合伙人,贤内助;

还特么看得开,懂放手,不粘人。

卧槽这么完美的女人,男主放着不要,最后还选择回自己的家乡找原配——那个愚昧无知的、如果不是因为他成名赚钱了,根本不可能再找他的女人——是瞎还是蠢?

于是我产生了几个可能的猜想,也不知道是对还是不对:

1.影片故事是有人物原型的,所以编剧过程需要尊重当事人及其配偶;

2.这部片子虽然大力倡导女性拥有其正常权益,但并没有突破种姓制度的枷锁——“我是城里人,你是乡下人”一言,和家境的对比,这是很分明的高低种姓之间的差异。

如果单从第二点来看:

我们可以认为编剧是蠢的,因为他就信这个;

我们也可以认为编剧是聪明的,因为他就是要写成这样一个悲剧来恶心人,引发观众思考。

既然从第二点,如果不问导演编剧的话,就根本讨论不出东西,那我觉得还是要从第一点来看。

我首先来了维基百科(//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B2%81%E7%BA%B3%E6%81%B0%E6%8B%89%E5%A7%86%C2%B7%E7%A9%86%E9%B2%81%E6%A0%B9%E5%8D%97%E7%89%B9%E5%A7%86#cite_note-mea-10)——

维基百科对人物原型的描述

阿鲁纳恰拉姆·穆鲁根南特姆(泰米尔语:அருணாச்சலம்_முருகானந்தம்,英语: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1962年-今) ——这哥们还活得好好的呢,最重要的是,他老婆一直是他老婆。

同时维基百科还记述了他的创业史,电影情节可以说基本与之一致。

我也担心维基百科一家之言会不那么准确,所以还找到了以下的内容:

1.闕小豪(台湾影评人)的blog中,对影片取材的评论://char.tw/blog/post/padman-2018-true

闕先生有去找相关材料与影片进行对比,但没有情感线部分相关的叙述,他的结论是——電影幾乎有把他的各項事蹟寫進劇本中,雖然在細節上有加油添醋讓故事更具張力,但大致上都是有所本的改編。

所以可以说,片中的情节,除了艺术化加工外,基本是遵从事实的。

那么感情部分是否遵从事实呢?

2.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网站中,对相关事件和当事人描述:http://www.icec-council.com/newsshow.php?cid=21&id=366

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是为促进中印两国经济文化合作而成立的首个正式的、非营利性组织。ICEC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但它与中印两国政府以及其附属机构有紧密的合作。 (据百度百科)

这样一个组织发的东西应该就假不了了——

阿鲁纳恰拉姆与妻子的合影

也许这位老哥当年确实没有得到妻子的支持,但他妻子一直是他妻子。

也就是说,片中最后男主回到老婆身边,是编剧“不得不遵从”事实的结果——当事人及其配偶活得好好的,目前也还在一起。

但在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渐渐发觉一个新的问题——没有任何一篇报道提到有女二这个人。

而这个问题早在去年就已经在电影讨论里提过://movie.douban.com/subject/27198855/discussion/615628176/

里边有位仁兄显示提到有原型演讲,于是我又追着这个线索,找到了当事人的演讲视频:

//www.ted.com/talks/arunachalam_muruganantham_how_i_started_a_sanitary_napkin_revolution?language=zh-tw(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我如何開始一場衛生棉革命?)

这个视频时长9分21秒,带翻译,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电影基本就是照搬后加工。

关于他老婆的话,就是说有跟他提了离婚,但他也没说同意没同意。

最后一分钟多一点,他提到:我从来没追过mahalakshmi,但mahalakshmi却来追我。这个mahalakshmi是印度财富女神,不是具体谁,更不是什么二房,别想多了。

//www.youtube.com/watch?v=oQI0TngMm_0(The sanitary pad revolution | Muruganandam Arunachalam | TEDxGateway)

这个是YouTube上没翻译的另一个版本(14分58秒),反正印度口音我是很难听懂…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听听告诉我有没有相关线索。

好吧,继续找找——

我在google中搜索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 pari。

很快就有一条:Who is Pari in real life, played by Sonam Kapoor from Padman? - Quora

哈哈哈哈国外网友也很关心这个Pari在现实中是谁啊!

Who is Pari in real life, played by Sonam Kapoor from Padman? - Quora

渣翻:

As stated by R. Balki, Pari was a fictionalized character added to ‘dramatize’ the story.

按照导演的说法,女二就是个为了增加戏剧化的虚构角色。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I feel Padman did not connect with the audiences in the way it should have.

这就是我觉得为啥这片子不能以它应有的方式联结观众(正常感受)的原因之一。

  • Creative Liberty or simply stupidity? 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 whom Akshay Kumar plays in the movie is actually a superhero in real life. Why couldn’t they just stick to his life story instead of adding a love interest that did not exist altogether?
  • (编剧和导演)是创意自由还是单纯的蠢?A.K所扮演的人物原型A.M,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超级英雄。为啥就不能完全坚持他原有的生活情节,而是凭空捏造一个本不存在的爱情故事?

  • Wait, whom did he struggle in the whole movie for? His wife, right? How did he suddenly succumb to another lady and kiss her while still being married to the woman whom he was working so tirelessly for.
  • 等等(让我们回想一下),整部片子他是为谁而挣扎和煎熬?他老婆对吧?他是怎么做到一边为原配不知疲倦地工作,一边突然间向另一个妹子屈服还吻她的?【旁白:嘲讽编剧】

  • Wait, why did Pari play the Tabla for the first 15 seconds of her introduction again?
  • 等等(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为啥女二在出场前15秒在那玩桌子?【旁白:老哥这你就不懂了吧,为了表现完美女人文体两开花呀】

  • Her character also made Akshay Kumar say very weird things like A man becomes a man when he unleashes the woman inside him.
  • 女二也让男主说了一些奇怪的话,比如“一个男人只有解放了内心女性的一面才是真男人”之类的。【旁白:其实我觉得说的没错】

But yeah, long story short, stupid, fictionalized character.

总之emmmm,长话短说,愚蠢的虚构角色。

还有相关问题://www.quora.com/In-the-movie-Padman-who-is-the-real-life-character-played-by-Sonam-Kapoor

In the movie 'Padman', who is the real life character played by Sonam Kapoor?

渣翻:

Sonam Kapoor's character is fictional, not real!

So, there is nobody in real life.

Padman is a movie about struggles and success of the Arunachalam murugunatham.

女二是个虚构角色,不是真的!

所以现实中不存在这样一个人。

电影讲的是A.M的奋斗成功史。

当然了,quora这种国外知乎,里面的外国三教九流网友发声也不够专业(从上边的翻译你也看得出他们啥水平),不过也总算提出了新的方向:女二就是编剧瞎写的。

我们看看正式媒体怎么说的,比如这个:

Here's What Critics Are Saying About Akshay Kumar's 'Padman'

这是郝芬顿邮报摘录的关于这部片子的批评意见,里面有摘录道:

Anna Vetticad of Firstpost wrote, "By the second half, Padman stumbles. One reason is the insertion of a character called Pari Walia as an MBA student who decides to help Chauhan/Muruganantham in his business. Sonam Kapoor is sweet as the fictional. Ms. Walia until the silly contrivance of a romance between her and the hero, which is hurriedly forced into the narrative. This terribly unconvincing angle sullies their segment because the writing does not convey a progression of feelings up to the point where she expresses her feelings for him."

(这段话源自于印度第一邮报的Padman movie review: Akshay Kumar is charming in an entertaining but problematic film 影评:A.K魅力出演了一部有趣但有瑕疵的电影)

渣翻:

印度第一邮报的Anna Vetticad写道:

后半段时,片子翻车了。其中一个原因是安排了一个叫Pari Walia的虚构角色,MBA毕业,跟男主商业合伙。Sonam Kapoor甜得太假了。女二强行仓促进入叙事,(直到)与男主萌生了超蠢的浪漫情结。(由于)编剧没有把她对他的感情进展传达到位,于是这迷到爆的(拍摄叙述)角度玷污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部分。

以及'Pad Man' Review: Akshay Kumar's Period Paean Is Entertaining But Flawed

(源自一个叫idiva的新闻媒体——评本片:A.K的月经颂歌有趣又有病)文中写道:

Though the film has an engrossing first half, the story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intermission stumbles. Sonam Kapoor’s character Pari – an entirely fictional character with no real-life counterpart – is introduced in this half. Pari is the one who manages to take Lakshmikant’s innovation to the women who would earlier shut the door on his face. A male-led film about what is essentially a woman’s issue can come across as flippant and egregious. But this attempt falls flat for one particular reason – the attempt to inject the film with a romantic subplot that is so contrived that it’s actually cringeworthy. Balki could have shown Lakshmikant and Pari as colleagues, who become friends. But, by introducing an awkward romance between the two, abruptly, with absolutely no build-up or necessity whatsoever, he ruins things.

渣翻:

尽管片子开局不错,后边还是翻车了。S.K的角色Pari——一个完全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参照的人物——在这时候被加了进来。Pari就是这么关键的妹崽(is the one),成功把男主的发明带回到之前当面拒绝过他(卫生巾)的那些女人那里。一部男主为首、本质上讲述女性问题的电影竟然处理得如此轻率。但这种(创作)尝试之所以翻车,最主要原因的其实是——(编剧)给片子加入浪漫桥段,这企图简直做作不堪。导演Balki本来可以展示俩人共事的友谊,但他却引入了尬爆的爱情,没有前情积淀,也没有任何必要,真特么毁。

还有印度新闻杂志the week——Padman review: A method to the madness

(评本片:疯狂之路)文中写道:

Sonam Kapoor as an MBA student Pari Walia, who helps Chauhan realise his dreams after he was ostracised by his family and village, too makes her presence felt in the second half. But can the love triangle have been avoided? Ask Balki, who wrote the script along with Swanand Kirkire.

(前边不翻了)…但是三角恋能避免吗?去问导演Balki吧,他跟Swanand Kirkire一起编剧哒。

google里还找到有这个:Sonam Kapoor's role in PadMan was edited to make film shorter. Her words

(女二演员S.K在这片子里的角色被改,以缩短影片时长。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这个就无关紧要了,但是想想如果男主和女二感情线表演再长一点,我表示emmmm…

出于好奇,我还搜索了Sonam Kapoor这人,就不细说了,总之感觉是个流量女星,就类似我们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娱乐版整天有事没事就发点“XXX衣着靓丽出镜,网友大呼受不了”那种吧。

好的吧,总之原来女二是编导瞎鸡脖编的个角色,这个角色的存在,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捧一下这个女演员、拉动演员粉丝,这就属于资本操作范畴了。

但其实这时候问题就变得更有意思了,你觉得他们编这个角色的时候,有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呢?

idiva那篇文章的配图

善于联想的我,忍不住笑了:当事人说不准真的是参与了的,原因也很简单,以前我老婆那样对我,那我就借个电影说说当年她那样对我的时候,有个超棒的女人来帮过我的,还能满足大家伙儿对完美女人的一切幻想——反正电影嘛又不是真的!(这段话是我瞎扯的)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反正电影嘛,怎么可能都是真的。这么完美的女人,怎么可能存在嘛?!

(不能被我女朋友看见)

 4 ) 印度励志“卫生巾”电影,无惧偏见,他用双手成就你的梦想

相信看到标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什么影片,因为在片史上,很少有一部关注女性月事、聚焦卫生巾的电影,而印度的这部《护垫侠》做到了,虽然是很小的一个切入点,但对印度这个国家来说,每一次对女性的关注都是莫大的进步。

其实一直以来,印度的男权思想都很重,在这个国家,女性的地位很低,而造成这种地位差距的原因包括宗教、历史和传统习俗,即使在政府和社会新阶层努力改变之下,女人的整体话语权依然很轻。一次次针对女性的恶性案件发生层出不穷,而处罚力度的不对等和犯罪成本较低让这一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大背景下,《护垫侠》以及一众类似打着“破立”标签的电影都能激起社会的涟漪。例如之前感动无数国人的《摔跤吧!爸爸》,真实记录了印度女性从事摔跤这一“出格”行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之大。而同样源于真实事件改编的《护垫侠》,则更为直接而无差别的为女性发声,其社会意义可想而知。

影片主人公在得知妻子月事被禁足且还在用脏兮兮的布后给她买了卫生巾,却因为价格高昂而被妻子拒绝,之后自己手动制作了类似的东西,却因为过多关注女性私密事情而不被家人认可,于是立志做出价格低廉、好用、方便的卫生巾。其实主线故事怎么看都是一部发现商机、解决需求、获取回报的励志电影。然而如果真这样,电影本身无法得到大众认可。

将这一故事放在印度的现实社会中,其结果可想而知。创造发明的难度和改变大众关于女性月事以及卫生巾的偏见这一难度相比简直天差地别,影片真实记录了农村愚昧、落后以及人言可畏的现状,而这也是现在很多地方真实存在的问题,包括中国。

主角从立志要给妻子更好的呵护开始,就面临着妻子、母亲、妹妹、邻居甚至是路人的压力,这让他的一番好心成为笑柄,却也激起了他的斗志。讽刺的是,很多时候,压迫正源于被压迫者的不作为,而伤害,也源自被害者的妥协忍让。从主角的这家人态度可想而知,整个印度社会关于女性月事话题的避讳观念根深蒂固。

影片伟大之处在于,当主角发现了商机,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制造出能生产廉价的卫生巾并获得了国家级的创造发明奖项,面对接下来了巨额诱惑,依然坚定自己的初衷:让最廉价的卫生巾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就让主角和普通的成功人士形成了巨大的差别,真正的奉献精神也不过如此。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影片都开始关注社会矛盾和揭露现实,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韩国的相关电影,无论是罪案还是爱情甚至是恐怖片都有所涉及,而印度无疑成为了后起之秀,每年的佳片率越来越高,而很多都传达着改变社会、偏见、制度甚至是国家的宏大使命,让人不由为之感慨。

可怕的不是落后,而是落后而不自省,弱小而不图强。

 5 ) 快丢失的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我记得我是在微博上看到一张动图:一个印度男人骑着骑着自行车 下体居然像大姨妈一样,白色裤子上溢出来血。哎呀我的妈呀 简直亮瞎了我的眼。印度神剧果然不同反响。我只是没想到,这个镜头出自这部正在上映的电影《印度合伙人》,其实原名叫做《护垫侠》。

再说说我和同伴在电影院看“这个男人下身流血时候”的片段感想,我们边看边笑边“呀呀呀”的感叹,真的是:尴尬死了。印度电影确实有夸张的习俗,但是这部电影却足够真诚,让人感动,诚挚到可以忽略那些拙劣的情节巧合和夸张的情感输出方式。

因为这是一部很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中国2018年仅仅输出了一部《这不是药神》就感动了全中国普通老百姓。因为话题是涉足民生问题。印度这几年的电影却不遗余力的在以点带面的反应印度各种社会问题。教育,重男轻女,家暴,女权等等,无一例外都涉及民生。所以我们喜欢看印度电影,因为他们遇到的问题我们也曾经遭遇过或者正在遭遇,但是我们不敢拍我们拍不出我们不愿意拍。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我一向对这类题材没有抵抗力。我只是没想到一个男尊女卑极其严重的印度敢拍以女性每个月的生理月经作为主题的电影,而且拍的还不错,放在中国都还不一定有人敢接。

男主可以说是在印度的绝种好男人,不仅不大男子主义,简直是宠妻狂魔。所以对于印度2000年都还在用一块擦自行车都嫌脏的破布作为护垫的妻子,实在是感到痛心疾首。护垫贵的离谱,普通人用不起。于是一场研究护垫,自制护垫到制造护垫机器的过程就开始了。

虽然不得不说很多情节比较生硬,巧合来得如此没有章法,情感转变之强烈夸张,但是故事情节还是完整的推进起走了。我原本以为我看到的是一个穷小子变身大企业家的励志故事(毕竟中文翻译成“印度合伙人”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经商创业)但我错了。我真的小看印度电影了。创业,穷变富,根本不是他们拍摄此片的初衷。他们依然在用艺术手法在塑造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因为这部电影原名叫“护垫侠”。侠之称谓,从来都不是给挣钱企业家的,而是赋予给“英雄”的,这些侠不求名利不求功名利禄,只是想要让人类社会变得更文明,健康,和谐和平等。护垫侠真的就是这样。

你以为他发明了机器有了专利卖给企业,原本就该如此顺理成章的成为商人,没有,他没有选择这条道理。他一心一意要做护垫or制造护垫的机器,并不是抓住商机挣钱,而是真的想要让全印度女性可以低价买到健康,并且把机器制造给落后的地方,还为当地的女性制造了就业机会。他,当之无愧为“侠”。

特别是他在美国演讲的那一段话,是我近段时间看电影看到的最深入人心,最棒的一段演讲。虽然全程蹩脚的英语发音和不超出50个英文单词的表达,但是说的太有力量了,百分百鼓舞人心,我想,原因在于:真诚 二字。

印度电影再次用它的真诚给我们上了一课:什么叫社会责任感?已经快要在尔虞我诈的金钱交易中沦陷的我们,有时候需要看看这些出自比我们落后的发展中的印度电影,去寻找我们快丢失了的初心。

 6 ) 廉价护垫与微商面膜

原来的影评《廉价护垫与微商面膜》 (2018-06-02 06:21) 突然被夹,无语

重新将原文贴上

首先,我觉得这片子从电影语言上来说很普通:程式化严重、情节老套、煽情生硬、剧情拖沓,高潮来得有点晚,又有点拧巴。但好在完成度都比较高,三到四颗星没有问题。而且这部片子逻辑上并没有问题,结合现代社会的现状,它的教育意义大于励志意义,所以给了五星。 有的人,根本就没看懂,还好意思上豆瓣来大讲一通,把男主的廉价卫生棉和微商三无面膜做对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联合国是因为他造出了简易机器就请他去演讲的吗?当然不是,其实他做的机器很简单,没有什么高深科学原理,仅是技术改良而已,稍微花点心思,有一定动手能力,加上多次实验,很多人都能做得出来。 但这不是关键,关键点在于,他拒绝把专利卖给大公司,让自己成为富翁而印度妇女的状况不能得到改善。他拒绝暴利,而选择帮助基层妇女创业,而且坚持卫生棉低价,能让更多人用得上,去改变印度妇女改变现状,这是他才是他伟大的原因。 而那些做微商的是为了改善客户状况吗?恰恰相反,他们仅仅为了赚钱而已,特别是现在太多微商已经变成变相传销,发展代理,产品低劣却卖高价,都是为了最求金钱利益而渐渐丧失了人文关怀。 把最为拜金的微商行为,和最不屑金钱的男主做的事做对比,恰恰是一个凡事向钱看的狭隘观点下的拙劣对比。 这也难怪,可能正是因为中国为了有太多为了逐利而有安全隐患伪劣三无产品,让人觉得男主造卫生棉是和那些三无面膜一样的行为,但就像之前说的,他们的根本区别是出发点一个是为了钱,另一个是为了造福社会。现在伪劣产品泛滥,不要说三无产品,一个大品牌的东西你就敢放心用吗?就敢大胆喝吗?你要问为什么这社会这样,恰恰是因为像男主一样的人现在太少了。 资本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原罪,是马克思和卢卡奇所讲资本异化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因,而品牌这种东西,正是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制造出来的剥削手段,你买几千元的名牌,里面有八成以上是品牌附加值。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欣欣向荣,你不消费怎么办?没关系,我们打广告,请明星做代言,让你认为穿上就和男明星一样帅,抹上就能和女明星一样漂亮,于是你不差钱的有钱的朋友先用上了,你看她/他容光焕发,于是你也咬紧牙关去买Gucci,去买Thom Browne,去买La Mer,去买cpb。穿上,用上,背上,抹上,于是你也觉得自己帅了,美了,高贵了,洋气了,对那些买三无产品或者假货的嗤之以鼻。 其实,买名牌的,和买假货的,都是一种人,不得不说我们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这种人:都中了商品拜物教的毒。你没有需求,我就创造需求来让你觉得自己有需求,有需求了你才会去消费,买一堆你原本用不上的东西,或者价过其实的东西。资本制造的虚假需求是源源不断的,你永远买不完,那怎么办?去搞钱啊,于是你觉得钱特别重要,钱能让我出国旅游,能让我买奢侈品,能让我用上新手机,但是,你真的需要这些吗? 是的你需要,你需要穿上名牌发泄你的被上司欺压的憋屈,你需要旅游来缓解你长年加班的压力,你需要新手机来玩游戏刷微博来缓解你乏味的工作。于是你不断地挣钱,成为资本洪流中的一颗石子,甚至去看成功学,成为炮灰; 反过来又不断消费,填补你被剥削的后遗症,这就是劳动剥削消费剥削的恶性循环,双重剥削,是本雅明笔下的消费社会居伊德波笔下的景观社会 算了不想扯得太远,回到电影上来,男主正是没有中商品拜物教毒的人,还没有被腐蚀为拜金逐利的人,所以他能坚持自己的初心:帮助别的人。所以他这种直接反馈社会的人,比那些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再成立慈善基金的人来得更伟大,更纯粹。 他没有去构造出一个你并不真正需要的虚假要求让你去消费,而是正因为关注到有切实的、很多人觉得“肮脏”的生理卫生需求,而又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自己去寻找帮助别人解决的办法,这我相信才是电影需要表达地方。 如果男主最后卖出专利,成了千万富翁,那么我想这仅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平庸励志电影。 而男主最后做出的选择,让这一部看似是励志片的电影,成为让我们自审的教育片,是时候拨开消费社会的迷雾,去寻求内心的纯善了,而这也是印度电影凡俗浮华外衣下最宝贵的内核。 最后再多说几句,豆瓣是互联网公共平台,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向公众公开展示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有权利讨论,所以如果有些人觉得你只是写给自己看的,那请你把你可怜无知的文章删了吧,在你自己手机的记事本上记录,没有人会来说你。而一边大标题写着“不要进来...”一边在公共网络发帖,就像是在大街上大声吆喝“不要听我说话!我说的都是说给我自己听的屁话!”一样可笑,最多只是过时而拙劣的营销手段而已。既然选择发表在公共平台,就不要怪和你观点不同的人的评论,就像我有权利在豆瓣发帖,你也有权利评论我的帖子。欢迎理智的讨论,甚至也欢迎无脑的谩骂,但不欢迎无脑的诡辩。

 7 ) 《印度合伙人》:改变印度6亿女性的超级英雄

1

美国有很多超级英雄,蝙蝠侠、钢铁侠,蜘蛛侠,在印度有一个超级英雄却被称为护垫侠。

大家看到护垫侠,可能会觉得有点搞笑,但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印度男人阿鲁纳恰拉姆,为了爱人,展开了一场卫生巾革命,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卫生巾的男人,被称为印度的”卫生巾之父”。

根据他的故事改编的电影《护垫侠》,引入中国后被译为《印度合伙人》,确实这个名字比《护垫侠》更能吸引中国观众,因为它能唤起大家观看《中国合伙人》时的热血和激情,虽然它与《中国合伙人》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印度合伙人》由《厕所英雄》的主演阿克谢·库玛尔担任男主,这个印度男人,继厕所革命之后,再一次成为改变印度女人命运的英雄。

电影开始时,男主人公拉克希米与妻子盖特丽刚刚结婚,两人如胶似漆,难舍难分,行走坐卧间都是甜蜜与幸福。因此盖特丽的月事,引起了拉克希米的注意。

他这才发现印度女人在月经期前会被禁足五天,用脏布止血,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女学生也因此无法上学,甚至辍学。这不仅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更给她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

而当时印度卫生巾价格高昂,普通家庭根本无力消费,为了爱妻的健康、自由和尊严,拉克希米决心自己制造卫生巾。

在印度传统中,女性月事被视为不祥之物,羞于启齿。因此一心想做卫生巾的拉克希米被村里人认为是疯子变态,妻子也不理解他,她说,“对我来说,羞耻才是最大的疾病”。然后哭着回了娘家。

在村里已经没有容身之地的拉克希米,背井离乡,跑到大城市寻找制作卫生巾的方法。

2

作为一部励志喜剧爱情电影,拉克希米最终肯定是成功了。他为印度6亿女性解决了生理期的困扰。这部影片也因为首次关注女性生理问题,而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话题,印度政府也因为这部电影,在2018年7月21日取消了卫生巾关税。

拉克希米为什么会成功?一个农村出生、初中辍学的修理工,为何会成为造福印度6亿女性的超级英雄?

首先是因为他的理性思维和执着精神。

他做修理工作,习惯考虑事物的原理和本质,街头骗人的猴神把戏,他看一眼就明白了工作原理,心里暗自得意“这个我也会做”。

大学教授让他观看价值几千万元机器的工作流程视频,借此侮辱他,想让他死心。他在羞辱面前没有退却,反而看清了这台巨大机器的工作原理,无非是四个步骤。他知道自己的目的是制造出卫生巾,手段不需要花哨,用什么工具都可以。

机器制作卫生巾的四道工序分别是:

纤维分解,他想到了妻子做饭时使用的搅拌机;

压缩过程,他想到了妻子用擀面杖擀面的场景;

包装,他想到了妻子把做好的食物用叶子包起来;

紫外线消毒,他想到了妻子在阳光下晾晒食物。

他把身边随处可见的东西,经过一步一步的改造,做成了只需九万元成本的卫生巾制造机,一点也不输给美国造的几千万元的机器。

拉克希米制造机器的过程,让我想到了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故事,说是联合利华公司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但是有一个缺陷,有些盒子没有装上香皂就被装箱发货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请了一位自动化博士后来设计方案,花了很多钱,终于制造了一台设备,成功解决了问题:只要有空盒子,这台设备就会发出警报,工人收到信号,把空盒子拿走。

而另外一家面临同样问题的乡镇企业,他们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在流水线尽头放一个风力很大的电扇,空盒子一过来就被吹走了。

拉克希米和乡镇企业的负责人一样,用自己朴素的感受和判断,在显而易见的工具或者手段上发现了意想不到的功能,从而别开生面、异军突起。

(拉克希米和帕丽在学校倡导女学生使用卫生巾)

3

除了拉克希米自身的努力,他的成功还因为他遇到了引路人、导师、灵魂伴侣帕丽。中文译名《印度合伙人》,也与帕丽这个角色有关。

帕丽是与盖特丽完全不同的现代女性,她出生在一个富裕、开明、充满爱的家庭,高学历和丰富的阅历,也让她能接受拉克希米的怪异行为。

机缘巧合之下帕丽使用了拉克希米制造的卫生巾,成为他的第一个用户。也因为帕丽,拉克希米带着机器参加了发明大赛并获得一等奖。

帕丽被拉克希米的赤子之心和拯救印度妇女的侠义之心所感动,毅然放弃刚刚到手的高薪工作,跑到农村和他一起推广卫生巾。

她挨家挨户敲开每一个农妇的门,引导他们使用物美价廉的卫生巾。两个人一起走遍印度农村,为广大妇女带去福音。教她们如何制作卫生巾,不但解决了她们的健康问题,还解决了她们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地位。

就像拉克希米受联合国邀请演讲时说的那样,“权势之人、强壮之人不会让国家变强,女性强大、母亲强大、姐妹们强大后,国家才会强盛。”拉克希米因为帕丽的强大,他才变得强大。

就是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女人,在完成一切后功成身退,放手让拉克希米回到自己的妻子身边。

(两人走遍印度农村)

4

很多网友对于拉克希米最后的选择感到不解,觉得帕丽才是真正适合他的伴侣。

我也觉得很遗憾,就像当年观看《爱乐之城》发现男女主没有走到一起那样遗憾。

但是拉克希米回到妻子身边才是符合他价值观的选择。妻子盖特丽是他做所有这一切的原因和动力。诚然,他后来爱上了帕丽,两个人经历那么多之后,他无法不爱上她,可是他如果抛弃妻子,就违背了他做这一切的初衷。

就像一位影评人说的那样,“真正令人满足的结尾不会是敷衍的大团圆,而是尽在不言中。”

对拉克希米来说,帕丽不止是曾经的合伙人,也不仅仅是卫生巾的品牌,更是他心头的朱砂痣和永远的明月光。怀揣着“世间安得双全法”的遗憾行走在世间,才能让他更加脚踏实地。

 8 ) 帕丽为什么放弃了拉克希米

“没有任何疾病比羞辱更严重”,而对女性正常生理的“羞辱”则是人类社会最糟粕的“疾病”。护垫侠看到了印度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与歧视,甚至连女性自己都深陷在对自我的歧视当中。当他打破这一传统桎梏,没有沉浸在金钱利益中,他必然成为印度社会的英雄。

本片沿用印度类型电影一贯的风格,也是爱妻狂魔为了身边人去挑战世俗,在一次次失败中走向成功。点睛之笔在于女合伙人帕丽的成全,即成全自己也成全了对方。

很多人认为后来妻子和拉克希米的思想已经不在同一高度,显然帕丽的思想更与她贴合,回归家庭是为了zz正确。其实笔者倒不这么认为。帕丽其实根本没等拉克希米开口做出选择,她就已经做出了决定,她的选择权在于她自己,而不是被动地让对方选择她还是选择妻子。于是她先一步做出了选择,不是被选择。这也可以认为是她不想被拒绝,要反过来先去拒绝别人。用看似轻松的态度表达出来,也是不希望对方有愧疚感。

另一方面,帕丽喜欢的是那个为了妻子和家人深情付出,是无论遇到多大苦难都能勇往直前的人,是充满赤诚之心为全印度的女性改善生活的那个人,这时候的拉克希米如果轻易放弃了最初的信念,他也不是那个另帕丽着迷的拉克希米了。拉克希米最初地改变是因为妻子,一路地坚持也是因为妻子,当一切愿望都达成,仍然不忘初心的,才是那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拉克希米。同时作为高素养的知识女性,帕丽也不会允许自己成为破坏他人家庭的人。

当然放手说得轻松,真正做到有多难,这里不得不佩服帕丽,既是成全了对方,也成全了自己。

这部影片最开始命名为《护垫侠》,是从原片名直译过来的,与影片主题也非常贴切,还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国内上映后改成《印度合伙人》,真正合伙人的部分只占了全片三分之一不到,这样的改动是否因为大家对护垫这个词羞于启齿?连印度都可以拍摄这样主题的影片,我们却连片名都必须改动。我们何时才能直面面对正常的人类生理现象,日常用品,而不再需要遮遮掩掩,以平常的心态来面对。

 短评

我就是觉得奇怪男主女主观念如此不同是如何相爱的……

8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众叛亲离只为穿着粉红内裤在河边亲手为你做一片三无卫生巾,多么感人!

9分钟前
  • 小鸡小鸭过家家
  • 推荐

教科书级的真女权啊,没有假大空的喊口号,而是着手解决最实际的问题。希望国内的女权营销号们也别整天做键盘侠制造男女对立了,有空多向影片的男主角一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2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一個電話就把soulmate甩丟?!?!?!?!?!?

16分钟前
  • Yome
  • 还行

真的很好看!而且上半部的铺垫也完全没有废话。“权势之人、强壮之人不会让国家变强,女性强大、母亲强大、姐妹们强大后,国家才会强”。

19分钟前
  • Amberose
  • 力荐

在号称排名世界第三的电影院和一帮大呼小叫的印度青年一起看的。这个国家需要这样的电影,只能这样说。

22分钟前
  • 馋猫麦昆
  • 还行

当国内还在高喊“女性堕落导致国家堕落”的时候,印度却在拍真正捍卫女性权益的电影。而且《印度合伙人》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改编自印度草根企业家阿鲁纳恰拉姆的真实事迹。阿鲁纳恰拉姆不仅发明了制造卫生巾的机器,降低了卫生巾的价格,让人人用得起卫生巾,还呼吁网友晒出自己和卫生巾的合照(包括阿米尔·汗也响应了他的号召),从而打破人们的固有思维,让人们明白月经和卫生巾是很正常的事,他也因此被评为2012年《时代杂志》“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的确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但有的人选择了继续贬低女性,有的人却在拍尊重女性、为女性发声的电影,比如《印度合伙人》,比如《神秘巨星》《厕所英雄》《炙热》……

2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开篇歌舞撒糖,给老婆做猴神切洋葱机,安自行车后座。因为爱她所以不能忍受传统中不健康的经期脏布。反倒是这些受宗教毒害的女人对于好的改革方向义愤填膺,真是活该得妇科病,你叫不醒执意睡着的蠢人。诶诶诶可是结尾跟女二合作成功俩人心心相印的,发妻一个电话就回了农村老家去了又是怎么回事?妈蛋

28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还行

侠之大者,勇于承受世俗的偏见,还能为国为民

33分钟前
  • Dreamweaver、
  • 推荐

看哭了很多次,非盈利创业故事。一无所有,只有满腔柔情的坚持和拼尽一切的孤勇。tell her I will change her shame into respect. 扣一分是因为实在忍受不了最后他选择回到原配妻子身边。那个陪伴他走出绝境的完美小姐姐,是来负责成全伟大人设的吗?

36分钟前
  • skyrythem
  • 推荐

姨妈巾因为爱情而生,爱情却因为姨妈巾而死。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却造福数亿人。此片高能!

37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力荐

帮姑娘修完厕所,开始造卫生巾了。男主那句话说得真好:“男人强,国家不会强;只有女人强,母亲强,孩子强,国家才真的强大。”中国电影人真该学学印度同行,多拍些这样有益于社会的片子出来。PS:男主回归家庭了,但我觉得他和女二才真的三观相合,这点算政治正确,可惜。

38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推荐

差点又被名字耽误的好片,和《摔跤吧,爸爸》一样温暖励志,在为女性发声这方面甚至比《摔跤吧,爸爸》走的更远。美国有了《钢铁侠》,印度有了《护垫侠》,我们有什么侠?

42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故事非常cheesy,非常cliche,俗套到快要不可耐。但这种昂扬到近乎盲目乐观的叙事方法,和按捺不住的蓬勃向上的气息,一定非得是一个整体积极向上发展的社会才会产生的,气质颇像80年代的中国和50年代的美国 #其实就是一个山寨成功的故事#

44分钟前
  • davekozg
  • 还行

全剧最讽刺的一句话大概就是,我为他们的健康担心,他们却觉得这是耻辱

48分钟前
  • 再吃一碗好不好
  • 推荐

在斋浦尔的电影院被强行安利了这部电影,说实话美术做的不错~只不过情节三观比较古老吧,虽然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传统美德,但我一定会选陪我一起奋斗的人共度余生。

52分钟前
  • 卡米
  • 还行

说实话要是有个中年男人满大街追着我问我要不要用他的手制卫生巾,那我也是要夺路而逃的

56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印度电影特别不爱故弄玄虚,什么人物心理、故事的前因后果,都像个居委会大妈一样热情的为你展示。虽然明知许多情节的虚构,人物刻画的刻意,却还是会被感动。这便是印度电影的叙事魔力。

57分钟前
  • 哭侠
  • 推荐

后半段私心希望男主和女二在一起啊!!

1小时前
  • 薄峣
  • 推荐

棒!情节紧凑,细节扎实,结合印度现状,非常有教育意义。影片最后当女人们可以大大方方地拿出卫生巾,这比许多激昂的女权词语都更能鼓舞人心。男主角作为一个印度人,长得像乔治克鲁尼和尼古拉斯凯奇合体,很神奇。

1小时前
  • 似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