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爱情片其它2017

主演:艾米·汉莫,提莫西·查拉梅,迈克尔·斯图巴,阿蜜拉·卡萨,艾斯特·加瑞尔,维克图瓦尔·杜布瓦,旺妲·卡布里奥罗,安东尼奥·里莫尔迪,埃琳娜·布奇,马可·斯格罗索,安德列‧艾席蒙,彼得·斯皮尔斯

导演:卢卡·瓜达尼诺

 剧照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1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2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3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4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5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6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13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14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15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16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17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18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19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1 05:2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意大利里维埃拉,每年夏天,十七岁的少年艾力奥(提莫西·查拉梅 Timothée Chalamet 饰)都会跟家人一起来此地度假。今年,和他们共享假日时光的,还有来自美国的奥利弗(艾米·汉莫 Armie Hammer 饰),高大英俊热情开朗的奥利弗很快就获得了艾力奥一家人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力奥和奥利弗之间渐渐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但性别和年龄的桎梏让他们迟迟无法跨出那关键的一步,与此同时,单纯善良的少女马奇娅(艾斯特·加莱尔 Esther Garrel 饰)也向艾力奥奉献着自己的感情和身体。最终,汹涌的激情冲破了艾力奥和奥利弗之间的防线,两人开始了一段注定不会有结果的恋情。

 长篇影评

 1 ) 人无再少年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绝对是我今年的年度期待。从年初到年末,原著小说被我翻了好几遍,我感觉自己好像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热恋。更美妙的是,这部电影似乎也是很多人的年度期待,仿佛这一年大家都在做着一场万人齐心的梦,为一个少年和他的那个夏天无法自拔。所幸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电影结束时,我已经和Elio一样泣不成声。

NEW YORKER提供的插画

读原著的时候读得最入迷的部分,就是Elio的敏感和幻想,他的欣喜,悲伤,愤怒,是我在看小说时最深的情感投入,也是我最担心电影能否改编成功的关键。毕竟原书中有占到三分之一的心理描写。然而电影用细腻柔和的叙事,恬静轻快的配乐,还有无懈可击的表演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切。故事十分简单,然而在Timothée真挚且动人的表演中,我觉得他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那个为了爱情在夏天时而欢喜,时而悲伤的Elio。他的每个小笑容,小动作,每一个动容的吻,每一滴震颤的泪,都是Elio。Timothée的演技让我深深想到了《卡罗尔》里的Rooney Mara,是他成就了这部电影。配上Sufjan Stevens那温婉轻诉的音乐,我仿佛融化在了电影的情境里。

在那个一去不复返的夏天,我们和Elio一起在窗前迎接每年新的房客。只是这一年的这一位叫Oliver的年轻学者悄悄地夺走了我们的心。他打球的姿态,他的那一句悠扬的Laterrr,他骑着自行车像风一样的背影,他的自信与脆弱,你和我都看在眼里。我们和Elio一样,爱上了我们曾经的爱情。

Elio的暗恋如山呼海啸,在平静的夏日波涛暗涌。Oliver的简单的一个语气、一个表情,就足以让他前一刻如入云端,后一刻如坠深渊。书中的Elio睿智而敏感,不断诘问自己,因为Oliver而神魂颠倒,乃至失落悲伤。电影里的Elio显然更主动勇敢,他敢于直面自己的感受,从心所向,撩拨着Oliver的心绪,以至于让电影版的Oliver更显懦弱。可当电影里Elio在蜜桃事件时哭泣,坠入Oliver的臂弯,这个叫Timothée的男孩又再一次让我相信他仍是那个敏感伤怀的Elio,他爱上自己的爱情,心绪不宁,就像每一个在爱情里患得患失的我们。

和原书有不一样的结尾,电影把书里第四章,十数年后Elio再次见到Oliver的情节删掉,只让我们看到Elio和Oliver的那番通话。刚开始我有点失落,因为书里的第四章可是我最爱的段落。六周的短暂邂逅让人记一辈子,这是原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可是当电影里Elio在电话这头不断喊着自己的名字来称呼Oliver,就像他们曾经做过的那样,Oliver在电话轻轻叹息,终于回应以自己的名字时,我突然被感动了。书里面Elio没有得到的回应,没有得到的爱情,电影里他得到了啊。那些遗憾,那些唏嘘,又能如何呢?我和Elio一样,在光明节的壁炉前泪流满面。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书和电影我两者都爱,它们说的是同一个故事,却有着各自美丽的结局。书里Oliver拿走了Elio的明信片,十五年后两人第一次重逢,Oliver让他猜卡片背后写的二字,谁能想到是Cor Cordium,真心,和“雪莱之死”的答案一样。二十年后,Elio的父亲已经去世,两人再次相逢,无比唏嘘。只是Elio依然对Oliver心心念念,二十年无怨无悔,而且还要一辈子爱下去,他说:

“你是我将死之时唯一想要说再见的人,因为只有这样,这个我称之为人生的东西,才有其意义。 而若我有一天听到你死去的消息,那我所知的我的生命,这个在你面前和你对话的我,也将不复存在。”

是什么竟让六周的邂逅成了一辈子的刻骨铭心?一时的欢愉竟要以永生的力量来记忆?

书的结局是让人心痛的,痛得像Ennis找到了Jack和自己的衬衣,像何宝荣再一次问黎耀辉,不如我们重新来过。而电影的结局是泪中带笑的,它像Theresse和Carol的重逢,像月光下的男孩们,甚至超越了性向,像每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爱情故事,不管最终它们是得到亦或者是失去。

当Elio的父亲对他说“ I envy you” (我羡慕你)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情绪。爱情的欢愉转瞬即逝,爱情的悲伤却会持续一生。Elio的父亲用他的“自己论”,圈点出了这一场邂逅的意义:浮生若梦,我们终将葬送我们的青春,不管爱过的人是否离去,我们都该感谢,感谢那些曾经在生命里存在过的人。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爱情,不只是友谊,更多的是那一种绝无仅有的人生体验。它逐渐成了我们的一部分,烙印在我们的记忆里,纤毫毕现。 那一件衬衫一个吻,都永远地消失了,随着时间在记忆里苍白,像那永远失去的青春和初恋。可我和你一样,我什么都记得。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的十七岁,都再也不会回来了,曾经的爱情,也都已经变成了回忆。我真的羡慕Elio有这样的家庭,他的母亲会在他最需要他的时候来接他,纵容他在车上哭泣。他的父亲会用这样推心置腹的独白来告诉他人生的短暂,告诉他那些超越性向、爱情和友谊的东西值得我们用生命去体验,用青春去铭刻。哪怕只有一次,哪怕是生离死别,我们也永远不会觉得可惜,像雪莱在诗中说道:

趁天空还明媚,蔚蓝 趁着花朵鲜艳 趁眼睛看来一切美好 趁夜幕还没降临 呵 趁现在时流还平静 做你的梦吧 且憩息 等醒来再哭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一下父亲的那段独白,感谢同志亦凡人中文站友人的翻译:

“在你最想不到的时候,命运会以最狡猾的方式找到我们的软肋。但你要记住,我在这儿。现在你也许希望自己不去感觉,也许你希望从不感觉这些,也许你是不想跟我说这些事情,但是...去感觉这些明显的感觉吧!你有过一段美妙的友谊,也许比友谊更多,这让我羡慕。站在我的角度,多数父母会希望整件事淡去,祈祷他们的孩子重新振作 但...我不是那样的家长。为了让我们更快愈合,我们从自己身上剥去了太多东西,以致于不到30岁就一无所有。每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能给予对方的就越少。但为了让自己没有感觉而不去感觉,这是多么的浪费! ”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吗? 那我再说一件事情,让我们扫除芥蒂。我可能曾经很接近,但我从没有过你们所拥有的。总有什么,牵绊着我,挡在我的前面。怎么过这一生是你的事情。只要...记住,我们的心和身体只被给予这一次,而在你知道前,你的心会疲惫,而你的身体...总有一天没人会愿意多看一眼,更不要说贴近它。现在...你可能感到难过,痛苦。别让它消失,更别说那些有过的快乐。”

安利下我写的原著书评《一小片私人的海》

竟然翻页了://movie.douban.com/review/9008238/?start=100#comments

200以后 //movie.douban.com/review/9008238/?start=200#comments

 2 ) 关于二人第一夜之后的心理变化

看了遍小说,更有助于理解一些
我想还是从头说起比较好,说说二人从头到尾的心理变化吧。
以下是我个人理解。

首先我想说一下Oliver
Oliver在之前都是尽可能的回避Elio的(小说中Oliver承认从最初见到Elio的时候就喜欢他,只是他隐藏的比较好),在电影中广场告白之前的Oliver除了按摩那次试探,之后都是尽量避免正面'交锋'的,而因为骑士公主的'to speak or to die'的故事,让Oliver开始动摇,所以在广场告白的时候二人终于有了正面的对峙。Oliver终于想要面对,所以才问了那句'what things that matter?',他如果想继续逃避就不会这么问出来。但是Oliver在告白后仍然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他又躲了更久的几天,因为既然窗户纸已经捅破了,二人互相喜欢,那么接下来就是二人要不要在一起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Oliver显然挣扎的更加激烈。
我们站在Oliver的角度来看下,他的生活本来都是按照计划安排好的,他有美国的生活,有断断续续的女友,他只是来到意大利呆6周而已,但是没有想到爱上了寄主家的儿子,这是他预料之外的,理智告诉他这段感情并不会有结果,绝对不应该开始。但是双方的爱意都太强烈,如果开始,他是要反复确认Elio会不会因此受到困扰,受到伤害的。
所以小说中在二人啪啪啪之前,Oliver是想要谈谈的,他在反复跟Elio确认这就是你想要的吗,我们真的要动真格的了吗?但没那么多顾虑的Elio表示谈啥谈,赶紧的!所以在第一夜之后的Oliver表现的非常小心翼翼,他怕Elio后悔,怕Elio责怪。Oliver是真心的,他比Elio年长,他更担心的Elio还是个孩子并不会那么认真的对待感情,只是一时兴起。(小说中也提到,Oliver担心Elio会对待此事为一个game。)

现在再说下Elio
小说中Elio有大段的心理独白,我们可以窥探一下Elio的内心在之前都是对Oliver充满欲望的,这种欲望是非常直接的,肉欲的。可以说在第一夜之后,这种一直以来的肉欲终于得到了兑现(我不知道要不要说得到了满足),Elio第一很痛,第二他开始对爱情有所怀疑,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爱情,因为到目前为止,他对Oliver还是欲大于爱的。(小说中写到,他甚至有希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他对Oliver连欲望都不曾有过。)他跟Oliver上床远远没有Oliver想的多,在此之前他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此事的严肃认真性。他现在有些担心随着欲望的消逝爱情消逝,也担心现在这个人已经完全的进入到他的身体,他的心,在强烈的爱前,他会有些胆怯,因为之前的暗恋,假想的爱情仿佛更美好,不会真正触碰到你,现在是动真格的了,不是儿戏是真的了。Elio开始迟疑。
(想顺便说下,Elio和法国小女友上床是纯肉体的,他反而喜欢那样没有压力的性,因为他们之间没有那种触及灵魂的爱,就没有那种跟Oliver在一起时患得患失的焦虑。)
而桃戏带来了转折,Elio第一次意识到,他的人生中第一次有人可以如此接纳他,是真心的无条件的爱他并爱他的全部,他哭的原因小说中给了很多,他发现现在真的是动真格的了,不是儿戏了,他们之间不仅仅是欲望,他妈妈说的没错,Oliver是更爱他的。
桃戏之后二人应该说从灵魂上真正的相连,不再有芥蒂,从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因此,电影推向了更甜的段落— '罗马蜜月'。

 3 ) 我的叔叔奥利弗

Call me by your name,又名《两杆负心汉》,《我的叔叔奥利弗》,由提摩太·克莱德曼和靠划赛艇考进研究生院、研究运动神经损伤按摩疗法的博士生艾米·汉莫主演,是一部AirBnb原创广告。游泳,远足,在villa的树荫下高谈阔论。如果有痛苦,就享受其中,如果有欲望,就尽情挥洒。从纽约到罗马,全球超过95635027个房源,输入promotion code “爱彼迎”,享受9折优惠。

片尾查老师的特写流泪马拉松结束后,我边上的英国太妹叹了一口气:so? 这大概也是我对这部片的感受。它和我预想的,和Aciman的原著给我的感受太不一样了。完全意料之外。我很喜欢导演的风格,虽然他在其中杂糅了歌曲mv,网游动画,还有美术史ppt;我也非常喜欢他镜头下的意大利,细腻和有生活气,不再是那些陈腔滥调的艳阳、橄榄树和柏树、文艺复兴修道院。但电影的问题,就如我对aciman原著评论过的,在于它单薄,扁平,转折突兀,缺乏说服力:“elio的问题在于,尽管他多少有内心纠结,但在他泛滥的、荷尔蒙过盛、琐碎梦呓的独角戏里,他是无敌的;没有一种内在或外在的力量足以与其抗衡,形成戏剧性的东西。" 特别是elio表白前,他对oliver的感觉看起来并不怎么暧昧。

而全片我觉得最出乎意料的,就是elio和oliver之间的chemistry——除了某些床戏,那些嬉笑,打闹,互相攻击互开玩笑,非常像一种叔侄情,删减再编辑一下国内可以过审。Oliver给elio揉肩那一段,elio的反应就像“过年了,我家大人在打麻将,我叔叔非要跑来逗我,捏我肩膀,很烦。” 桃子戏那一场,oliver非要把桃子吞下去,给elio推来阻去几个回合,elio突然哭了,因为缺乏铺垫,直观的感受就像“你把我恶心哭了”。最后火车站的拥抱,oliver的表情太不可名状了,带入“好好学习”也没有问题。如果直接一点说的话,我觉得锤子和查老师不在一个频道上,锤子就连抚摸查老师的嘴唇,都有一种父爱如山的感觉。

Oliver的表现实在是…很难说令人信服。整个前半段,他都以一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话,这些话不是我想出来的”的飞快平直语速背诵台词,后半段他开始对elio故意展露魅力时又有点喜感。他在床边坐下,看着elio,很像一只努力要认真起来的大狗狗。后半段他性情大变,忽然成为床上的田螺姑娘,每天都充满28462736个性幻想,带着挑逗的微笑出现在Elio房里。elio和oliver后半段的情欲对手戏,感觉就像跳现代舞,动作夸张,很有戏剧感。

告白那一幕的背景里有意共的锤子海报,以及在这部电影里,查老师也还是早泄。

 4 ) 爱上一座雕塑,做回一次男孩

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影片结束全场起立致敬,鼓掌三次,当大幕出现Call Me By Your Name几个字时,当大幕完全彻底变黑进入字幕时,当主创羞涩地走上舞台所有人(起立)鼓掌时。

我从前排的一个人ins录下的现场视频里,看到了那个在角落里闪烁着泪光使劲鼓掌的我自己。

———————————————————————。

爱上一座雕塑,做回一次男孩

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同志电影。

他汇集了一切这个80年代最美好的元素。

舞蹈,游泳,雕塑,湖水;

乡村,怀旧,惬意,夏日;

肉体,亲密,禁忌,荷尔蒙。

所有的纯爱与禁忌的碰撞,克制与放纵的交融,光,音,景,人浑然一体。让这部长达132分钟但又讲了一个无比简单无比普通无比套路甚至和现代无脑玛丽苏BL文有撞戏的电影脱颖而出,他真正是脱离了平庸之辈,成为影史上绝对配得上留名的酷儿电影。

为什么说酷儿电影,而不说同志电影,酷儿电影这个新概念,一是为了统称更全面的LGBT电影,二是当今的LGBT电影最后的影片价值输送,越来越倾向于,无界(boundless)

无边,无限,无判定。

Call Me by Your Name影毕,灯光亮起的一刹那,我心里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无界感。

(以下内容不具有剧透)

我们一般看到好的同志电影,TA们就像病毒像藤蔓看毕后萦绕在我们心间,我们对这对恋人最后的厮守终生/天各一方感同身受无限回味,我们怀念电影里TA们从开始暧昧的每一个瞬间到TA们突破桎梏,突破隔阂的每一次吻,每一次肌肤相亲。TA们讲的情话,立下的誓言,乃至于影射的社会现实,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的共鸣,让我们在影毕的时候可以带走关于同志群体的新领悟。

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不同在,它不是单纯的这样一部电影。他其实也包含上文中提到的所有元素,只多不少,甚至更情欲四溅,更欲求不满。

但影毕留给观众的,却远远不止这些。

影片首先弱化处理了时代桎梏,1983年是个禁忌的年代,但是影片的少年父母形象设立异常开明,而环境也极度随性,骑着车去镇上拿稿中途找意大利妇人借水喝,无数次停在湖边放下心里手里的一切,只肖跳入湖中即可浑身轻盈。在这样慵懒惬意的环境下,我们似乎暂时忘掉了社会环境的压力(虽然影片其实有隐忍地用区区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却更加强力地表达了当时的环境残酷,少年用桃子撸完扑向旅人怀里的时候压力感,以及最后Oliver打电话过来的心酸一句,“You are so lucky,我的父母是完全死板的父母”,区区几字,已然残酷)。

其次影片也隐去了多余的二人的人物桎梏,比如在少年的冬天就戛然而止,不再多叙述他之后失眠与日夜憔悴,也不再过多赘述那个已经远去的旅人。(在小说里一直延伸到20年后,可真比电影悲多了。这一切就像乌托邦一样不真实,来得快,去得快,留下的都快已经不是离别的惨痛本身,而是少年的成长,是父亲的一番真心话语,是只肖用你的名字呼唤我,我就会用我的叫你的一份回忆。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 will call you by mine.

而无界感就来自于这些人尽皆知的“同志电影元素”都被弱化后的最后影片呈现效果-仅在二人内大做文章,大大刻画情感碰撞与内心纠结。大大从Elio的视角去放大去扩写每一个内心躁动的小情绪。

少年爱上的是一座杰出完美的艺术品雕塑,旅人。

少年起初根本不敢甚至有些故意排挤这一位完美旅人,可能是在否认自己的性启蒙,更可能是一种融合了自卑,胆怯,害怕,纠结的复杂情绪让他难以启齿。这个旅人,从长相到身高到才华到为人大概只能用完美二字概括,而少年这一个精妙的情绪流露,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藏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吗?

我们想做一次少年,做回这个少年,去爱上一座雕塑,就算TA根本不会爱回来。想真正经历内心翻江倒海般纠结的情绪,想真正奋不顾身,真正欲火焚身。

而现在的你我,在纷繁的小宇宙里,劳累的内心早已疲惫,自以为看得清天,瞧得着地,活的自我明白,却已没了这么爱一次,动一次心的能力。我们渐渐地变得只会欣赏美丽的雕塑,与雕塑觥筹交错,表里不一,而不敢去爱上它。我心里那个少年,因为这部电影,被彻底唤醒。但唤醒的同时,我心里的另一个我,知道,在这个快餐浮躁的世界里爱上完美雕塑,太痛了。It hurts so much to be in love with a masterpiece,哪里可能会有敢爱敢放手的能力,不过是苟且且安逸中寻求的自我平衡去不那么单纯的找上一个恋人。也许,我们的未来会幸运地出现,但是我看到的是越来越浓的迷雾,是越来越渺茫的天空,我发现我无法做回这个少年,我只能在电影里这两小时,默默地,自卑地,纠结地,为他高兴,为他有这段并不圆满却独一无二的回忆而欢喜。

我们又想回到那个时代,我私以为8090年代是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黄金年代,我们想骑着车拿着稿,滚入水凼,跳入湖中,大吼:水好冰啊,居然这里能读书。少年答道:这里是能读书,我都不记得我在这里读过多少本书了。这是一个多么踏实美好,多么生活味浓厚的年代,平凡得如那位给水的妇人,如舞厅上去就蹦的旅人,如古堡旁跳舞的意大利情侣,如那对老gay老克勒。一切都那么回归原本,没有一点滤镜,没有一点枷锁,是真正的做自己。

可我心里的另一个我,亦知道,在这个车轮永不停止的时代,我只能向前奔跑,我只能做一回回到美国订婚的旅人。我懦弱,我没法奋不顾身,我只能活在当下,一步一步向前前进,而前进太快的代价,便是看不见旁边消逝得没影的风景。我只能在两小时的电影里,为那个黄金年代默默地怀念,默默地唏嘘一去不复返,和自身早已深陷泥淖的无奈。

虽然这个故事要是发生在现代社会,说不定都成了,毕竟合法化了,时代进步了,车马邮件都快了,长岛与意大利托斯卡纳也就是8小时飞行的时空距离,但相比于现代社会的纷繁,和多层滤镜下所展现的美好,我更宁愿这个故事就终止在流光溢彩的1983年,保留它的真实,原本,与梦幻,最终即便是个悲剧,那也是无比凄美的,因为过程与回忆实在是太求之不得,太美好,太纯净,没有一点污浊,20年后我们再相遇,你我什么都记得。

这也是结尾这个离别遗憾没让我过度伤心,反让我觉得精彩绝伦的地方。

影片最后的父亲对话,尤其锦上添花。父亲所说的真挚话语,没有一句涉及到,真正的LGBT术语,没有一句像我们振臂高呼的传统LGBT电影一样引领着自己的孩子去身份认同,给自己贴上标签,有一句maybe more than friendship,如此隐忍的表达不仅是时代背景的再次反射,然而更多的,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无界感的总结(结合父亲的所说的话):

你所遇到的人与故事,都别样精彩,这里面没有那些明显的对错之分,高下之分,黑白之分,磨砺与成长,旧爱与新欢,睡了男人又睡女人,这最后都将是你人生的千万个碎片中的一片,这千万碎片最终成就的是独一无二的你,我们每个人只能活一回,所以遇之安之体验之,You are you。

你无需去主观选择你的性取向,你无需去站队,去认同,你无需做判定,你无需做价值判断,你无需成为任何标杆或旗帜,你可以直接逾越每一步,去单纯地,痴情地,简简单单地爱上一座完美的艺术品,I KNOW IT HURTS SO MUCH,可最终你都是你自己是主人,你要做的是无界,无疆,无限。

写到这里我已经是泪光打转了。

这就是一个80年代发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美国旅人和一个意大利少年的普通故事,一个无比碎片化的汇集了一切流光溢彩心驰神往的元素甚至有些冗长的故事,不因为性别有什么不同,也不因为最后的结局而有什么不同,是一部没什么不同的电影。但他就是好,就是真,就是光芒万丈,就是电影结束全场起立致敬。

---------------------

少年曾说,夏季里就是等着冬季的到来,

旅人曾反问,那冬天呢,冬天又期盼着夏天的降临嘛?

旅人走后的冬天真的残酷地来了。

窗外下起了鹅毛大雪,常去的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寒冰。

少年对着壁炉,火光下闪烁着的脸庞是停不下的泪水,他刚接到旅人的电话,一遍一遍地用自己的名字呼唤着旅人,所有情绪混杂的宣泄。

旅人已走远,少年的未来没有一点定数。

好了,多么深情,多么凄美,多么无奈,他都将存于我心,存于某年某日我来到意大利的每一个夏夜梦里。

合上这个故事,

我也希望,我心里的少年能一直存留下去,如果有一天能真正唤醒那么一次爱恋,which is pretty much unlikely, 那我是上天宠儿,如果不会,我也会带着少年的感动,少年的成长,少年的“回忆”,在世间里走啊走啊走啊走啊。

谢谢《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个故事。

9 / 7 / 2017 多伦多首映

除了炸天的OST,最后分享你们一首特别应景的歌,Madonna 的 Masterpiece,讲的就是爱上完美,去听吧,不后悔。

If you were the Mona Lisa, you would be hanging in the Louvre.

Everyone would come to see you, you would be impossible to move.

It seems to me is what you are, a rare and priceless work of art.

Stay behind, your velvet rope, I WILL NOT RENOUNCE ALL HOPE.

And I am right by your side, like a thief in the night.

Standing in front of a masterpiece.

And I cannot tell you why, it hurts so much, to be in love with a masterpiece.

Cuz after all, nothing is indestructible.

送给所有想让初爱的美好永存于心的Adults with a young heart.

-------------------

-------------------------

思绪混乱,会慢慢修改与补充,文笔请见谅,关于一些打到我的细节(这里有些剧透,没看过书的伙伴就别往下划了)。

(影片用非常多的元素来包裹了一个简单的旅人和意大利男孩的夏季故事,让一部本身纯爱片的模式增添了无数的切入点和思考的地方。也使这部电影一点都不无聊,帧帧都绝美。

镜头无数次特写两人的胴体,包括二人胴体的距离,来表示两人的彼此欲拒还迎,彼此与自身性格的冲突,与旅人来研究的雕塑课题,湖里打捞出来的美丽铜像,遥相呼应。

影片不少次给到的宗教信仰,旅人带着Stars of David项链在胸前,少年喜欢上了他,也开始带,旅人问他为什么不带,少年说,我妈妈说我们是Jews of Discretion.(独立自我的犹太人)

Princess与Knight的妈妈故事会,speak or die与旅人和少年的契合。

二刷再补充,二刷时间:12月21日,三刷时间是12月28日。

 5 ) 你怎样解读《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片尾处艾利欧父亲对他说的话?

我是一个异性恋者,但我觉得父亲结尾的那段话对同性双性异性恋人士都是适用的。英文原文中的bankrupt太传神了,谈过几次恋爱后,尤其是认真谈过一段或几段恋爱后,人的心不可避免会躲避痛苦,无法全身心地恣意投入,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感情破产。有时失恋后的我们还会建立起麻痹自我的堡垒,拒绝去感受,拒绝去承认,直到心里变得麻木,不再受痛苦侵袭。看完父亲的那段话后,我突然觉得没有那么难受了,结尾的长镜头可能会让很多人掉眼泪,但我突然觉得很勇敢,不再惧怕痛苦。柴火劈劈啪啪的声音好温柔,好像在对我说,你看,即使痛苦着,一切也是好的。

 6 ) 夏日,两个渣男的互撩

看过《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爸爸是深柜,妈妈是同人女,这一家人也够奇葩的,一直想吐槽,可这电影有2个多小时,要把人憋死了。 豆瓣9.1分,烂番茄新鲜度96%,就是看大小两个渣男相互撩?中学生的爱情,很美好,但都不作数的。你看,都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至少是同情),你们两个不想携手终身那又怪谁?何况已经有一对老年gay couple作榜样,别说你跟印度人一样没想过原来两个男人可以生活在一起。 大渣男自我感觉怎么那么良好?长得又不好看,怎么就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美国猛男?演员年纪偏大,外形偏老,看肚皮就不像24岁的大学生,动作一惊一乍,忽然起身,忽然投水,还能再造作一点吗?打排球的时候大渣男主动撩小渣男,小渣男kiss 他之后,他又说不不不不,我们不能这样。。。欲擒故纵,套路太深。 小渣男人没长开,性欲却真旺盛,搞完了女的,搞男的,白天搞了,晚上搞,一个人心烦意乱的时候还要还搞桃子。还好法国妞大度,不然谁跟你作上过床的好朋友,友谊万年青! 不知道小说是不是也采用的少年人视角?我原以为故事的叙述者是Oliver。爱是真的,伤心也是真的,但我并不觉得Elio与Oliver的爱慕、相惜比别人的更难得更珍贵,至少在我看来还不如那个骑自行车来送别的妹子情真。 片尾爸爸的说教真可笑,不像父亲对儿子的安慰和开导,倒像是作者(美国大学生)为自己开脱,自我拔高。Elio与Oliver之间怎么超越了友谊与爱情,你说超越就超越了?另外我也看不出Oliver的善良。这些在电影里都没有说服力。 要说好的方面,电影拍摄细腻,音乐和第一男主的表演都不错。不过在很多人眼中最美好的可能就是小鲜肉Timothée Chalamet青春的肉体了吧。

 短评

1. 骚年,你上辈子积了多少德才能投胎在这样的家庭?2. 家里挂墨索里尼像的老太太二话不说就为过路的陌生人取水。3. 真是一部跨越性向的爱情片。4. 导演相当呆萌。5. 快点通读完古罗马史去呆梨! Laterrr.

6分钟前
  • 浅显
  • 推荐

美术,摄影与恰到好处的配乐都太出色了,美好的夏日时光,恰好对应初恋的故事。这个导演在影像上一直很有特点,也非常突出。最后一场戏确实厉害,一点点渗出的感伤。虽然当时看的时候,也就是觉得还好,还不错,之后倒是总想起结尾那场戏,看起来,还是记住了。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每个人都憧憬过又憧憬过然而只能停留在憧憬里的夏日恋情,在那么漂亮的夏天里,别说来个Armie Hammer 了,来头牛都要谈恋爱啊!

1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午后一两点钟的嘈杂虫鸣。我的房间。他的房间。把全世界隔绝在外的阳台。微风追随花园里的水汽,沿楼梯往上吹进我的房间。那年夏天我爱上钓鱼,因为他爱。爱上慢跑,因为他爱。那年夏天我听鸟欢唱,闻百草香,感觉雾气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从脚下升起,而我警醒的感官总是不由自主全涌向他。

15分钟前
  • 力荐

elio坐在火炉前,一会儿落泪,一会儿抿着泪水笑了,一会儿眼睛里又恢复了冷漠,仿佛在短短几分钟内,他把那个夏天又度过了一次,且此生还要度过很多次。

18分钟前
  • 德米安。
  • 力荐

与现实、残酷的展现艾滋病患者悲剧世界的《每分钟120》不同,本片是如此精致、宽容、美妙的讲述了一个17岁少年的同性初恋,别具一格,较好地扩大了这一小众题材的观众面。美少年主演的魅力和意大利如画风光都是作品讨人喜爱的地方,但它在即将到来的奥斯卡竞争的前景,不容乐观。

2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太窒息了,轻描淡写着逝去的初遇。夏天特有的短裤,阳光,浸泡在水里的身体,单边挑眉的少年,不平整的领口,短袖上的talkingheads。空气里的热度都是爱欲,流淌的水也是爱欲。想谈专属八十年代的恋爱,交流是吃饭、弹琴、读书、郊游、写小纸条,smartphone不值得甜蜜爱情

25分钟前
  • 你大立
  • 推荐

“我无法忍受沉默,而与你交谈恰是良药”两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你会啃我下手过的桃而我心里只有你将离别的悲伤,原来很早之前就在球场上暗示过喜欢你。“每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我们能给予的便越少,但为了让自己没有感觉而不去感觉,多么浪费…别让这些痛苦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2017最佳!

3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能等到它拍成电影 活着真好

31分钟前
  • Jario
  • 力荐

Another version of ' Summer is gone'. (往事随流水,蜜桃成熟时。我是少男,我是少女。我是意大利。我是阳光,是烟,是舞,是遗迹,是历史。我是名字,是英语是法语,是拉丁语。我是薄暮夜林,广场中央的喷泉, 相偎的单车,我是一切,我喜欢一切,everything. )

33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人生有很多夏天,但人生好像只有一次少年。你再也想不起来少年时期死去的最后一个夏天是哪一年,你只记得那只飞蝇嗡嗡嗡地掠过麦田的草尖,钻进夜晚窗外蝉鸣的树荫,划过手臂上的茸毛,停在傍晚的壁炉篝火前,沾过泳池边淌着水滴的脸。最后再也不知道飞去了哪里。

34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终于把gay片拍出了当今les片的美感,想当初看湖畔的陌生人真是看出心理阴影来了

39分钟前
  • muahaha
  • 力荐

后劲太大,沉醉在电影的情感和视听氛围中无法自拔。雕像下的长镜头,午夜约会时的触碰,深夜教堂外和陌生人的尬舞。最终所有乌托邦似的美好都凝固在了80年代初那个夏天的意大利小镇,就像父亲说的那些炽热纯粹又隐秘的欲望和情感,以及用尽全力去探索、去爱、去失去、去心碎的那个自己,再也没有了。

4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年度十大!预计会刷个一百遍!好想再去一次意大利!好想再做一次少年!

43分钟前
  • 克雷蒙
  • 力荐

细腻、唯美、慵懒,带着浮生若梦的气息。我们大多数要等到青年时才能将蒙昧的性觉醒付诸实践,而CMBYN呈现了同志电影绝无仅有的“少年时代”。这个叫Timothée Chalamet的男孩是世间最美的珍宝,他的一颦一笑、从脚趾到发梢都让人疯狂。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因为在这一刻You're MINE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中学生的爱情,很美好,但都不作数的。基本上就是大小两个渣男生动而细腻地互撩。爱是真的,伤心也是真的,但它并不比别人的更难得更珍贵,至少在我看来还不如那个骑自行车来送别的妹子情真。Elio与Oliver之间怎么超越了友谊与爱情,你说超越就超越了?

47分钟前
  • 歌辞
  • 还行

看进去后,我觉得并非糖水片。从相识,经历试探、闹别扭、忍不住靠近、戳破那层纸、干柴烈火、甜蜜相处、挥泪告别到深深无奈的过程,展现得细致舒缓。爱到深处,五脏俱焚,连回去的力气都没有了。小演员的演技真是太好了,结尾处他蹲在炉火边默默哭泣,那种复杂的情绪,经得起长时间的镜头凝视。

52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我知道读书,知道游泳,知道改编乐曲,知道皮亚韦战役是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我什么都知道,却不知道怎么让你喜欢我。

5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当年读小说的时候,就被最后老爹那段话感动,是那段话的态度,让整个故事变得不一样了。一个意大利少年和一个美国青年渡过了生命中的六周,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同志感情,最后成了一种超越爱情和友谊的美好东西,告诉你要学会去感受生命中的一切,在年轻的时候拥抱所有感觉和情绪,就像一种修行和成长。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相对于这样一场爱情,我更需要这样一栋房子。

60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