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

大陆剧大陆2009

主演:海清,李念,郝平,文章,张嘉益,邬君梅,冯嘉怡,吴玉芳,宗晓军,铃木美妃,曹翠芬,郑铮,陈奇,史龙天,曹毅,钱漪,储旭,苏德,夏志祥,廖静凤,周挺超,胡荣华,马冠英,张兰,郁晓冬,谢晖,张琦,朱建,岳超,陆忠,吴任远,包荣康,姚桂中,石一鸣,肖华荣,马国林,姚力烨,涂松岩

导演:滕华涛

播放地址

 剧照

蜗居 剧照 NO.1蜗居 剧照 NO.2蜗居 剧照 NO.3蜗居 剧照 NO.4蜗居 剧照 NO.5蜗居 剧照 NO.6蜗居 剧照 NO.13蜗居 剧照 NO.14蜗居 剧照 NO.15蜗居 剧照 NO.16蜗居 剧照 NO.17蜗居 剧照 NO.18蜗居 剧照 NO.19蜗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15:20

详细剧情

  苏淳与郭海萍(海清 饰)夫妻感情甚笃,但因钱少难以在江州买房,只得暂住弄堂。海萍极力想改变困境,但苦于房价压力,即使产下一女,也只得送回家乡由父母代为抚养。海萍的妹妹海藻(李念 饰)大学毕业后,与公司职员小贝(文章 饰)相恋,两人也感受到攒钱买房的辛酸。因为工作关系,海藻结识了市长秘书宋思明(张嘉译 饰),后者对她一见倾心,并多次帮助海藻及其姐脱离困境。海藻为了报答,跟他有染,一发而不可收拾。期间,海萍曾多次劝说海藻,不要辜负小贝的一片痴情,但是海藻为了帮助姐姐达成心愿,还是委身于宋思明,做了他的小3。后来,东窗事发后,宋思明的妻子(邬君梅 饰)前来跟海藻示威,咄咄逼人,海藻倍感屈辱。当晚,宋思明前来安慰海藻,然而二人亲密的情景却偏偏被小贝逮了正着……  本片根据女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说《蜗居》改编。

 长篇影评

 1 ) 《蜗居》一个残忍的性掠夺故事

     
 经济观察网 汪雷/文

 小贝,一个挺不错的都市男孩。他长得挺帅,也很爱他的女友。他很会哄她开心,还时不时给女友家人打去问候的电话。他积极工作攒钱准备买房结婚。他下班就回家,他还收拾房间、做饭,他经常搂着她在大都市的霓虹灯下闲逛。这个叫海藻的女孩,和小贝在一起很开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海藻遇到了一个很有魅力的中年已婚男人宋思明。他是市长的秘书。宋经过多年的奋斗,已然跻身上流社会,并利用权力让自己变得富有。他对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产生了莫名好感。
  
  一场两个从未谋面的男人间的争斗,很快分出了胜负。在宋思明借给海藻姐姐急需的几万块钱后,在宋思明带着海藻在一家不挂牌的私家菜馆吃过菜名叫做“山药羹”的一品鲍翅之后,海藻在宋的湖边别墅投入了这个优秀中年男人的怀抱。
  
  这是个残忍、却又很真实的故事。在贫富差距迅速拉大、道德标准荡然无存的大环境下,性资源正向权钱阶层加速流动。
  
  有人曾说,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明码标价的新时代:一个男人所能获得的女人的质量和数量,与金钱权势成正比。娱乐圈、艺校生、大学校园里的潜规则、富豪的情人、**公务员包养的二奶三奶,这些新闻从一开始的爆炸效应到今天社会舆论的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性资源被权威阶层剥夺,已呈现常态化。
  
  如果我们把此前性资源的掠夺,看作是特殊女性群体的命运的话(例如娱乐圈是为了成名,相当比例的二奶是从农村到大城市奋斗的女孩),那么《蜗居》的残忍就在于,其展现的是一个都市优秀男孩或者网上颇为推崇的“经济适用男”,在权贵男人面前的惨败。而前者这个群体未来最有可能成为承担社会稳定器功能的中产阶层。
  
  网络上对《蜗居》中人物的评价,进一步凸显了这个故事的残忍性。《蜗居》对于贪官宋思明的刻画一反往常描绘负面人物的手法,把宋塑造成一个英俊、有情有义、细致周到,稳重大方等诸多优点的混合体,海藻遇到什么难题,他都能摆平。网上的评价一边倒,都认为宋远胜过小贝,是女性心目中优秀男人的代表。
  
  网上的评价无可非议,事实上,那些贪赃枉法的身居高位的体制内官员确有其出色之处。他们并非以往影视剧中满面油光、蛮横无理,把奸诈和好色都写在脸上的那么一个群体,相反,《蜗居》中宋思明的形象显得更加合理。这些大权在握者更稳重、更斯文、心思更为缜密、为人也显得更为真诚和随和。这个群体在人格、权利、金钱上的三方面的优势,注定了性资源向这个阶层流动的必然性。
  
  这种性资源的掠夺,不仅造成社会道德感的缺失和正义感的沦丧,也导致性泛滥与性匮乏的共存,极少数人占有过量性资源,而陷入性贫乏和性短缺的群体不断扩大。这就不再仅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当下的房价飞涨、医疗价格高昂,已然让中国的中产阶层在物质层面向社会下层滑落。而若如《蜗居》所展示的那样,这个群体在精神物质方面都在走下坡路。当今中国的社会阶层正在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各位豆瓣朋友,要认清形势,莫犯贱。

 2 ) 倚门之娼。

《蜗居》第十集。小贝拒绝拿出全部积蓄给海萍还高利贷,海藻咆哮,小贝翻脸。我在25块钱冰淇淋球儿那段提出的观点再次得到证实——郭海藻对金钱的概念完全错误的。“我姐不幸福我们也不会幸福”——伊对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握也是错误的。郭海萍把生性懦弱又不自知的妹妹带到花花世界里,真是莫大的不负责任。这时候又跟妹妹说“爱情是男人骗女人的鬼把戏”一类的话,就更是在郭海藻走向失足的路上狠踹了伊屁股一脚。

小贝的内心独白:“海藻快醒了。”听了多少有点儿让人难过——有那么几年,在很多瞬间,我也突然觉得自己快醒了,可大概还是没有醒,也大概醒的方式跟大多数人不同。一个女人走向自觉的路途,往往遍体鳞伤,伴随着对一个男人的伤害和被另一个男人伤害。在这之后,曾经共有的乖巧清纯在变化,各人都棱角分明起来。

郭海藻不真的糊涂,她知道去找宋思明——听说是为了房子的事儿,宋思明扑哧一声乐了——一定很得意吧,“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是所有有钱人的逻辑,普通人的问题从来都是没钱。宋思明把海藻带到她绝对消费不起的高级场所,开始谈人生谈理想。萝莉需要钱,大叔有钱;灰姑娘需要人生经验,老王子偏偏就不缺这个。奸情一触即发。“你叫我大哥也行,叔叔也行,爷爷都行”——大叔们永远都这么善于寒暄。

“6万。”这数字真值得宋思明咩哈哈哈哈哈哈一阵儿。海藻在他眼里恐怕已经成了个easygirl。宋思明是我的菜,但随时仗义疏财呼风唤雨的金刚罗汉绝对是所有女人幻想的对象;宋思明是在主动出轨,太主动了,全没有道德上的自责,连旁白都在鼓舞他找回”十八九岁的冲动”。说宋思明正太一样刚见郭海藻第一面就动心了,如果这动心是指类似少男少女般的萍水相逢小鹿乱撞的话,至少我不信——大叔的直接目的就是推倒,地球人都知道。

前几天看稿子,冷不丁瞄着一个词儿,“倚门之娼”。突然觉得所谓倚门之娼就该是乖巧清纯欲拒还迎的,退可以做淑女状,进可以巧笑倩兮,让男人有去一探究竟的欲望,就是郭海藻这个造型。

苏淳虽然温良,但一打眼儿就是窝囊废。小贝其实很不错,要是有这么个体贴睿智(在正太里算睿智了)的适龄男在身边,大概我也嫁了。不过正太的通病是太黏糊,小贝也不能免俗。

为了一块钱绕着大上海数落老公的郭海萍已经崩溃了,对自己的歇斯底里和现实的强奸缴械投降——有好多男人跟我说过“你该找个人养你”的话,说是希望我今后不要因为对稳定富足生活的求之不得而走样,也看不下去我总傻兮兮地工作狂又回报甚微——大概也就是怕我成了郭海萍这样。虽然我怀疑在上海漂着的买房二人组是不是真的能紧巴到餐餐吃挂面的程度,可我还是觉得不能对郭海萍有太多指摘——生活的窘迫完全可以令人泥足深陷丧失本性。年少轻狂的时候都视钱财如粪土,以为自己能倒转地球,事实上地球常转而时运不常转,郭海萍不是不善良,只是恰好踩进了沼泽里,无法自拔。

《颐和园》里余虹在回绝追求的信里写:“一个人可以拮据度日,但两个人就会心生怨恨。”她不仅在拒绝一个男人,一种生活方式,更多的是在拒绝让自己丧失本性的可能。我很喜欢余虹,伊虽然放浪,但很诚实,连拒绝都如此中肯,一丝不苟。

写于2009.12

 3 ) 这是整个剧集中最让我觉得感触的一段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而且你还要做出是我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样子,宋思明我跟你这么多年没对不起你的地方,从你住在一间单人宿舍里,我们有了婷婷,我自己一个人带孩子,你出国进修一年,家里里里外外全都我包揽。每年,大到你家需要的贴补的用度,小到你父母生病需要寄的药,甚至你侄女出生的礼钱,全都是我在忙。你知道你父母生日在哪天?在你最穷的日子里我是带着婷婷会娘家蹭饭,把我妈当保姆使唤,才度过到今天的。我真的想不起来,这么多年,你为这个家做出点什么。孩子的功课,你辅导过几次?你哪天在外边不喝酒能回来?你是我丈夫,我要的,不是你多么风光显要,多么飞黄腾达。那是做给外边人看的。我要的~~我要的~~~就是到老有个伴,孩子有个爸爸。可是我现在知道了,我这十几年的付出,得到的,不是自己老了之后可以有个相互扶着走向墓地的人,却是在为别人在做嫁衣裳。我度过了苦尽,把甘来留给了后人。宋思明,你说你一回来我就给你张臭脸,是的,的确如此,因为我实在笑不出来,我每天早上醒来枕头都是湿的,心里都是凉的,屋里都是空的。你还要我在你回来的时候,卑躬屈膝,请求你,承欢你,讨好你,我~~我做不到。我们两好聚好散,我不去指责你多么地无情,多么地朝三暮四,多么的忘恩负义。因为到了我这把年纪的女人,早就该明白,男人都是一个样,年轻的时候需要垫脚石,中年的时候需要强心针,晚年的时候需要根拐棍。我活该自己做了垫脚石,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是,请你不要在无情上加上卑鄙。把分裂家庭的责任,还推卸到我的头上。不爱了就是不爱了,不谈对错,不谈谁负了谁。但不要给自己贴道德的标签。”



以上就是那段宋太太的原话。。。。




 4 ) 《蜗居》:房奴•二奶•贪官

每一个在写字楼中拥有1平方米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编剧六六

2009年8月9日,《双面胶》编剧六六的新剧 《蜗居》上演大结局,这部以“房奴”话题为主线的电视剧,却引发了有关当下社会情感选择问题的大探讨,收获了7%的高收视率。
剧中一对亲姐妹为在大城市买房扎根,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姐姐海萍自己辛苦奋斗最终成功,而妹妹海藻则为走捷径,抛下深爱自己的男友,转投已婚高官怀抱。
7日,同名话剧版趁热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首演,当晚座无虚席,不少现场观众都是看了电视剧后过去的。这一切为该剧即将在11月全国各大卫视的播放,无疑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口碑基础。
自7月27日在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后,《蜗居》仅用四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又恰逢近日全国各城市迎来新一轮的地产涨价风潮,剧中涉及的热点题材强烈地引发了大众的共鸣。
《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一路走来,六六已然完成了她的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三部曲,都说电视剧的质量主要看剧本,六六的这几部作品足见此言不虚。相较于《王贵与安娜》和《双面胶》而言,《蜗居》的时代性和对现实的鞭辟显然更加一针见血,特别是对于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打拼的70、80后们来说,《蜗居》简直就是他们自己或者他们身边生活的报告文学,内地荧屏上如此深入城市青年一代生活肌理的电视剧,《蜗居》堪称翘楚。

房奴•坚守
《蜗居》的主人公是一对姐妹,姐姐郭海萍由海清扮演,这位在《王贵与安娜》和《双面胶》中都担纲女一号的电影学院毕业生已经成了当仁不让的六六“御用演员”,不过相较于前两部作品中略带“作”派的小女人,《蜗居》中的海清把一个含辛茹苦求学、削尖脑袋挣钱、只求在陌生的大都市有立锥之地的奋斗白领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郭海萍的经历其实就是当代大学生、研究生们的生存翻版:来自于一个小城市,家境不上不下,在当地绝对衣食无忧;考大学时自以为鲤鱼跃了龙门,来到江州念书,毕业后就留了下来,结果工作跟大学专业不对口不说,而且经常无辜加班,受老版的气,眼瞅着飙升的房价,只得蜗居于陋室之中,哀叹老公不会发财。
郭海萍很奋进,不过这奋进与其说是志向远大,还不如说是骑虎难下。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地区差异也在日益凸现。以郭海萍的学历和见识,再回到家乡等于空学了一身本领(尽管学校里教的本领通常都没用),而且脸面上也挂不住——这不仅仅是个人脸面,也微妙的关系到家族荣誉——对郭海萍的家人来说,有个女儿在大城市江州工作,这在外人听起来总是很不错。于是,外部现实再加上个人景况,才造成了郭海萍这么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现状。
都说现在的中国城市老百姓分两种:一种是想做房奴的,另一种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的。郭海萍就是“成功”的从后者变成了前者,如果呆在家里不出来,郭海萍就是“蜗居”在家里;可现在既来到了江州,郭海萍无非是换了一个地方“蜗居”——两相对照,个中甘苦,也只有自己体味。
《蜗居》中还给郭海萍安排了一个江州本地城市贫民做邻居,郭海萍先前跟他们合租旧公房,由于共用厨房,这油盐酱醋的就总有些扯不清楚。但是这家人的老太太很有韬略,就指着政府拆迁来翻身——老太太有言:“咱们家下半辈子是喝水还是喝汤,就在此一举”。所以,郭海萍打两份工挣钱、辛苦买房,老太太就卯足了劲当钉子户。不过老太太最后还是命丧无良拆迁方之手,临闭眼也没见着大房子。不过这条老命却给儿孙换来了宽敞明亮的公寓——还免费带一套装修。这样的方式看似有些惨烈,但很现实。古语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寒士不求广厦,可连基本的居住条件也满足不了,他们便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抗争。看来,国际大都市江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外表光鲜靓丽,但基尼系数显然不小,
郭海萍坚守自己在江州的一席之地,老太太也在坚守——外来人口也好,本地居民也罢,无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一个房奴的坚守。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总有一大群被时代甩在身后的人,对他们来说,只有用自己全部的心血、毅力乃至生命来坚守,才能争得安身立命之地。

二奶•迷失
妹妹郭海藻跟姐姐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那个横空出世的有妇之夫宋思明彻底改变了郭海藻的生命轨迹。
在内地的电视剧史上,第三者的形象在发生着有趣的嬗变——从《牵手》开始,第三者不再那么面目可怖;而到了《蜗居》里,第三者不再仅仅是窥伺、破坏别人家庭的道德恶棍:郭海萍怀了宋思明的孩子,然后心安理得的被他包养起来,用豪华的公寓和奢侈的生活来添补前男友离去的缺憾——但是,对于郭二奶,我们一点也不恨她,更多的是可怜。
我不知道郭海藻到底爱没爱上宋思明,爱,本来就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蜗居》里的二奶郭海萍,或许是迄今为止内地荧屏上出现的最让人唏嘘怜爱的二奶。社会新闻里的二奶往往是拜金主义和长期卖淫的代言人,但郭海萍让我们明白:二奶不一定掉进了钱眼了,而是掉进了她们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眼里——换句话说,郭海萍其实是迷失的一族。
可能又得绕到现代婚姻制度上来,一夫一妻究竟合不合适,天晓得,但起码,目前这是最不坏的制度。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我们的《婚姻法》上把“感情破裂”作为衡量婚姻关系是否应当存续的至上标准,可问题是这“感情破裂”谁说了算?清官都难断家务事,何况我们的法官——当然,宋思明究竟对郭海藻是什么感情?也只有天晓得。
都说被劫持的人质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看这两性关系里也有。从被强暴到半推半就,再到死心塌地的做未婚妈妈,郭海藻就对宋思明的依赖与日俱增;而宋思明看似顶天立地,不管面对什么事似乎都游刃有余,可骨子里对海藻也有了情感上的依赖——唯有在郭海藻这里,宋思明才能找回生命的激情;唯有面对郭海藻,宋思明才能不用带任何心机。
《蜗居》的结局有些仓促,当二奶妹妹的生活不知该如何收场时,美国人马克从天而降——这个郭海萍的中文学生感戴宋思明曾经的帮助,坚持把郭海藻带出了境。
有点可惜,这么一个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的剧集,最后竟然草草收场,马克就像凭空而降的天使,帮助郭氏姐妹收拾了这一摊烂局。在《蜗居》的中国人群相里,马克跟每个人都没有利益纠缠,而且心无杂念,他的出现,一来解决了姐姐郭海萍的事业问题,二来让妹妹郭海藻命有所归。我甚至怀疑,这是六六和滕华弢为了给观众一丝安慰,而特意给郭海藻安排的归宿。
“天使”马克让郭海藻远离了“江州”——这个物欲横流、人性迷失的是非之城。可是,美国的月亮就真比江州圆吗?
但愿没有子宫的郭海藻能清醒一点。

贪官•毁灭
贪官是怎样炼成的?在制度不够完善的时候,对贪官进行道德指摘成了屡试不爽的招数。
宋思明当然有道德瑕疵,他与房地产商称兄道弟的关系,出入高级场所眼睛都不眨的习气,以及弄死人命也能四处疏通的手腕,显然不符合人民公仆的形象定位。
宋思明的过去时故事是用现在时来叙述的,看看他现在的家庭,观众们不难推测出:这也是个聪明能干、凭借自己的能力艰苦攀爬的官场新锐。
宋的妻子在宋的发迹过程中应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替他掌管财政大权不说,宋妻若有若无的高干背景,显然是宋进入官场的指路明灯。
知夫莫若妻,宋妻对宋有一句盖棺定论的评价:“每个人都是他棋盘上的棋子。”我理解,这是夸宋的,宦海险恶,没有处处设计他人的心思,宋思明断然上不到今天的位置。
在遇到郭海藻之前,宋过的很安全。不过想想也有些讽刺,一个手中握有实权的官员,可以捞钱,但不敢花——他自己和家人蜗居在老公房里——但是可以借用他人的帐户来养一个小蜜。
我们不能指望权力者的道德神话,宋思明并不是脸谱化的坏人,单从宋、郭恋的角度来看,《蜗居》已然勾画出了一条宋飞蛾扑火式的情感路径。当然,每个人的内心都无从探究,但单从行为表现上看,宋确实对郭海藻处处照顾有加。
不过一旦婚姻跟权力、政治有了交集,就不是说甩就能甩掉的。拆迁致死人命的事件东窗事发,唯有宋妻这样一条绳上的蚂蚱才会殚精竭虑的为宋化解。这也让宋思明进一步陷入了重婚式的情感泥潭。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对宋这样的人来说,必须要靠源源不断的金钱才能维系金屋藏娇的既成事实,而这意味着宋势必会权钱寻租,饮鸩止渴。
车祸而亡的宋思明死得其实并不难看,在我看来,这反而给宋更涂抹上了一层悲情色彩。
欲望这把双刃剑,既是发展的源动力,也是通往毁灭的高速路。
《蜗居》始终在讲上海的故事,但主创们用“江州”来避免了与现实的直接勾连。当然,滕华弢导演在镜头里并没有避讳,徐家汇、人民广场、陆家嘴这些地标的出现,已经让观众们心知肚明。
在我看来,《蜗居》堪称当代海派电视剧的代表作——海派影视文化在进入新世纪后,突然用欲盖弥彰的奇怪方式完成了一种重生。
十里洋场,纸醉金迷,或许这才是海派影视文化最核心的特质所在。
套用《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那段经典台词——
如果你爱他/她,就送他/她去江州,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她,就送他/她去江州,因为那里是地狱。
作为与郭氏姐妹有着相似年龄和经历的观众,《蜗居》让我突然发现:我是如此的热爱这个城市,以至于我总是在情不自禁的诅咒它。

(刊载于《南都周刊》第344期)

 5 ) 房子,婚姻的现实买卖。

--男人有房有车有事业,只要你能忍受和他make love,那就拼命抓住他。即便10年后婚姻有变,他是你免费的房东,你的提款机,解决欲望的鸭子,你孩子他爸,,你有钱健身美容旅游美食买la mer的面霜,这笔买卖你不亏。

--男人有事业无房无车,如果他家里能够提供首付,那就写两个人的名字,不能让公婆小姑过来住。你节衣缩食和他一起供房子,10年后婚姻有变,他是免费的鸭子,你孩子他爸,你可以选择分一半房子,及时止损。

--男人有事业无房无车,家里穷不能提供首付,而你能出钱全款买房,那就婚前买房算是个人财产,不能让公婆小姑过来住,10年后婚姻有变,他是免费的鸭子,你孩子他爸,你可以选择踢他出你的房子。

--男人有事业无房无车,家里穷不能提供首付,你不能出钱买房,那就边攒钱边享受爱情边找找看有没有条件更好不秃头不啤酒肚你能忍受和他make love的。

--男人无事业,那就当享受一下年轻的肉体了。

--两个人在一起,为钱,为房子,为性,为有人依靠,如果没有一样,真的不必为了外在的眼光凑乎。

女人,就是要吃好,喝好,穿好,玩好,满足一下干净的性爱,其他不必太在意。
聪明纠结,不如胸大无脑。

 6 ) 受不了这个女人!!!

妈了个八字的 简直受不了这个女人
小贝刚跟她分手 她刚哭成泪人
立马就跑去找宋思明哭诉加OOXX

本来我对这个电视的分析是狠理性的
但是刚刚看到第26 集这个桥段
现在我理性不起来了

我不得不按了个暂停键 跑来这里喊:
郭海藻 就是一个贱字!

 短评

其实这里边最不靠谱的是他妈的海萍!

8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开始是社会题材,接着是爱情题材,然后是戏剧题材,最后是反腐题材。

11分钟前
  • 飞天PP猪
  • 推荐

1.“权势是最好的春药。”(基辛格)但即便排除了权势这层,宋思明在现实中恐怕也难有人拒绝。2.越在乎,越危险。男人泡妞不够多难保不会当上小贝,女人钓凯太少没练过也易沦为海藻,所以,按韩寒258理论,练招吧。3.练招亦有风险:一切都看的太清往往也就没了意思。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是也。

12分钟前
  • 高地清风
  • 推荐

只有发展中国家才能产出这样多关于阶级变化与社会剧变的电视剧:价值观崩溃,贫富差距,新旧交换,欲望,道德……哎活着太不容易了

1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只有我一个人喜欢宋思明么!话说我怎么那么喜欢这种老男人

19分钟前
  • ✨小宝贝✨
  • 推荐

剧一部好剧,演员演技也都很在线,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剧本的三观有点问题,这部剧是想告诉观众小三很可怜,小三值得被大家同情吗?看的时候是感觉小贝挺不容易的挺为难的,但是在我心里爱情是不可以背叛的,也是容不得小三的。

23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还行

房奴当二奶挣到了钱,钱给了开发商买房,房价上涨是因为:房奴给的钱要贿赂当官的主管。当官的主管用收到的钱,来养二奶,原来是产业链,我还以为,是房奴用自己的钱包养自己呢

24分钟前
  • 我有一把雨伞
  • 力荐

我承认,我俗了。张叔演得很好。就喜欢他走路摇头摆尾的得瑟样儿......不过还是希望您的背痛会好点儿。

28分钟前
  • 一大朵
  • 推荐

一个死在危房里的老太太,一个郭海藻她妈,就写了这俩明白人吧,郭海萍是导致她妹妹走上这条路的症结,关键的时候还没出好主意,最后还以一个高大的个人奋斗成功典型示人,编剧不能自圆其说,价值观就是混乱的

30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五星给的是敢影射06年陈良宇社保基金挪用案以及"上海第一秘"和描写官场商场或生活中各种细节潜规则的勇气。这在贪官片里不多。而关于房子和二奶,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人各有志

34分钟前
  • Welch
  • 力荐

宋思明不是个好贪官而是个情种;海藻不是个好二奶而是个单纯的姑娘,所以,蜗居注定是个杯具

37分钟前
  • KentZhu
  • 推荐

弄了半天出轨的男人堪称情圣,极度完美,名校毕业生全家发达都靠妹妹做第三者,对白怎么说也就算了,家长指引不写也就罢了,但这个价值观不能乱来啊~~~

42分钟前
  • 做梦的猫
  • 还行

这可以说是全民都喜欢看的一部剧,他讲的内容非常的现实,买房,买车,小三,腐败等等,都是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通病,但现实中你也不得不时时面对这些问题,也许现实中比电视剧还精彩

45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推荐

平胸长腿学生妹推倒手册

46分钟前
  • LEE
  • 推荐

反应现实社会,我觉得利用自己的权力去找小三比为了荣华富贵去当小三的更可恶。

47分钟前
  • 爱情海
  • 推荐

海潮的那次大姨妈是对处女控们赤裸裸的嘲弄,挖哈哈哈哈哈

52分钟前
  • 言小瓷
  • 还行

生活就是这样的 鲜血淋淋 你要面对 不然漫漫你就会被吞噬

56分钟前
  • 甜椒Oli
  • 力荐

35集版,剧拍的不错,体制内也最多只能拍成这样了;跑题&孙书记那番“高论”,减一星。

59分钟前
  • 不眠飞行
  • 推荐

剧情很真实,台词很大胆,这结局绝对是被和谐过的,说教味还是浓了点

1小时前
  • 我做导演不为艺术只为潜规则
  • 推荐

影视剧中,大家都笑娼不笑贫,戏里海藻的下场是惨惨惨,戏外角色更被群众唾沫快淹死了,在现实中,恰恰是笑贫不笑娼。

1小时前
  • 37°2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