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机密

剧情片美国1997

主演:凯文·史派西,罗素·克劳,盖·皮尔斯,詹姆斯·克伦威尔,金·贝辛格,丹尼·德维托,大卫·斯特雷泽恩,朗·瑞弗金,马特·麦考伊,保罗·吉尔福伊尔,保罗·塞甘蒂,伊丽莎白·格兰里,桑德拉·泰勒,史蒂夫·兰金,格拉汉姆·贝克尔,阿兰·格拉夫,Symba Smith,鲍勃·克莱德宁,安贝尔·史密斯,达雷尔·桑迪,Michael Warwick,西蒙·贝克,肖尼·弗里·琼斯,小托马斯·罗萨莱斯,Shane Dixon,Norman Howell,布莱安·莱利,约翰·马洪,托马斯·阿拉纳,Michael McClee

导演:柯蒂斯·汉森

 剧照

洛城机密 剧照 NO.1洛城机密 剧照 NO.2洛城机密 剧照 NO.3洛城机密 剧照 NO.4洛城机密 剧照 NO.5洛城机密 剧照 NO.6洛城机密 剧照 NO.13洛城机密 剧照 NO.14洛城机密 剧照 NO.15洛城机密 剧照 NO.16洛城机密 剧照 NO.17洛城机密 剧照 NO.18洛城机密 剧照 NO.19洛城机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4 05:20

详细剧情

  此片根据詹姆斯·艾罗瑞(James Ellroy)的小说改编,描写了1950年代,警界腐败、犯罪纵横的洛杉矶。  杰克·文森(凯文·斯派西 饰)是警界名人,常常出现在电视媒体中,与《嘘嘘报》的八卦记者狼狈为奸,靠制造和揭发明星的桃色新闻,赚取外快。艾德·艾斯力(盖·皮尔斯 饰 )子承父业进入警局,野心勃勃,做事严谨,因为出卖同事而升职,受到大家的排挤;巴德·怀特(罗素·克劳 饰) 铁面无私,但是个性冲动,容易遭人利用。  一桩疑似抢劫的餐厅命案将这三个人联系起来。艾德·艾斯力找到了三个黑人嫌疑犯,并被判死刑结案,还因此收到上级嘉奖,但是他却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案子并没有那么简单,他说服了杰克·文森和他一起继续追查;巴德·怀特对餐厅命案一直心存怀疑,他找到的线索也显示,案子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三个人迅速被卷入一个色情、毒品、谋杀、背叛、贪污、阴谋交织的网中,惊人的内幕......

 长篇影评

 1 ) 【严重剧透】大BOSS的时间线

LA警局的组长史密斯是腐败警察。从很久以前开始,他就和皮条客皮尔斯合作,用议员嫖妓时的艳照,谋取黑色利益。

史密斯在警局建立了一个,以他为首的腐败警察集团。包括高级成员史丹斯、巴兹,和忠诚走狗麦可、威廉(就是把散弹枪嫁祸给黑人的二人组)。

巴兹在某个时候,因为犯罪集团的某个纰漏,不得不挡了替罪羊。离开警局之后,他一直跟在皮尔斯身边充当保镖,或许也有监视皮尔斯的意思。

在LA黑道大佬米奇C被捕入狱后,野心十足的史密斯,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他决心趁这次黑道群龙无首的机会,虎躯一震,一统江湖。

史密斯的计划是,派出忠诚走狗二人组,把有可能一统黑道的竞争对手,一一暗杀。再用皮条客的艳照,控制议员,最终实现上天下地唯我独尊的教父伟业。

不过,史丹斯却在这个风起云涌的紧要关头,卷入了殴打囚犯事件。
而史密斯或许是感到史丹斯不太好控制,或许是觉得史丹斯的用处不大了,也并不反对将他踢出警局。

史丹斯离开警局,已成定局。

此时史密斯集团在绞杀黑道对手的时候,黑吃黑得到了25磅的海洛因。
出于种种考虑,史丹斯决定吞掉这批海洛因。

巴兹或者史丹斯中的一个,拿到了这批海洛因。但不管是巴兹起了贪恋,还是史丹斯设计了巴兹,总之——巴兹被史丹斯骗到他小女朋友苏珊家里杀了,藏尸地下室。而毒品到了史丹斯手里。

然后,史丹斯放出流言,巴兹把海洛因独吞,远走他乡了。

史密斯也许是信了流言,天涯海角地找巴兹;也许他也怀疑史丹斯,但史丹斯把毒品藏得太好了【极有可能是让苏珊藏了】,让史密斯一时也没办法对他下手……总之,在史丹斯看来,他的计划一切顺利,似乎没人再追查这批海洛因了。

终于,殴打囚犯案开庭了,史丹斯被踢出了警察队伍。但失业的史丹斯,并不感到失落。事实上,他约上小女友苏珊,准备进行下一步行动——花一两周时间,处理掉这批毒品,然后再回来找老搭档叙旧+炫富。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史密斯最终追查到了海洛因的下落,拿着散弹枪把史丹斯突突了。史丹斯命丧约会现场,连累女朋友路人甲乙丙数十人。

这就是“夜猫子惨案”。
行凶者三人。两个警察走狗,和史密斯本人。

之后,史密斯策划了一个“完美”的嫁祸计划。虽然主角基友三人组,给这个计划平添了几分波澜,但最终,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走了。

史密斯一统江湖在即。而主角基友三人,在各自的生活际遇中,三观渐渐改变。并根据各自发现的蛛丝马迹,挖掘着“夜猫子惨案”的真相。

而最接近真相的杂志男杰克信错了人,直接找到大BOSS史密斯,说出了自己找到的、N年前史密斯和巴兹、史丹斯同流合污的线索,询问BOSS当年的细节。

杂志男杰克果断被灭了,史密斯火速销毁当年档案,并试探正义侠艾德到底知道多少。
但他不知道,正是他的试探暴露了他。不过,他明显从正义侠艾德的表情里,读出了不妥。

他决定收手,堙灭一切证据。

他借《嘘嘘杂志》侏儒主编之口,设计让肌肉男巴德,去干掉正义侠艾德。然后,又果断灭了侏儒主编之口。

皮条客被肉体毁灭,并留下认罪遗书,把杂志男杰克之死,栽赃给他。

可惜,正义侠识破了他的诡计,导致双方大战荒地,BOSS史密斯含恨而终。

时间线应该是这样,但是,我始终想不通,正义侠艾德最后那记背后冷枪的含义。这明显违背他的原则。

这个人物一度迷失了自己的原则,刚刚才在枪战中,找到自己信仰的意义。忽然来这么一下,难道是要灭掉BOSS,保住检察官嫖妓的秘密,然后从中牟利吗?
还是导游纯粹想嘲笑一下理想主义?
摸下巴,搞不懂。

 2 ) 《无间道》+《英雄本色》,但是更好

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对话写得太好了,字字珠玑,斗志斗勇外加幽默。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鲜明,尤其是三位主人公警察,性格里的层次一点点展开,但是多出来的层次又不强烈到淹没先前定下的主基调,尽管层次分明却仍然特色突出。

影片的节奏也掌握得相当棒,开始所有的迷惑不解随着情节的发展一点点被解扣,但缓速有序,绝不急躁。

金.贝辛格的角色Lynn在遭遇Ed的一幕那段独白真是精彩到不能再精彩,充满了话剧舞台的夸张与激情,包括眼神、语气和肢体语言,真是非常感性的一幕。

整个故事情节感觉仿佛是《无间道》与《英雄本色》的合体,迷中套迷,层层解套,最后动作场景大收尾。这真堪称最有头脑的娱乐片之一,难怪是多年来好莱坞的经典佳作。

 3 ) 老炮儿养成记

1. 有一个很个人的想法:其实这部影片,和《教父》一样,应该同归类为“成长片”。与《教父》中的第二任教父麦克一样,本片中的主角艾德在影片开头也是以青涩不谙世事,理想主义的“后生仔”形象示人,两人都同为身边的油腻的中年人所讥笑,甚至连“college boy”这一称呼也如出一辙。但随着影片的发展,主角在腥风血雨的历练中,完成了“成长”的过程,最终向人们证明,最初那个青涩的,理想主义的“college boy”,甚至可以比所有人都要更加老练,狡猾,不择手段。 2. 如果说到了最后那个理想主义青年艾德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可以说这部带有黑色色彩的“成长片”,讲述的是理想主义的覆灭与完败吗?可以,也不可以。无论是艾德还是《教父》中的麦克,他们最初的理想主义中那种“不嗜杀”,那种“全有或全无”般对绝对正义的追求是覆灭了,但理想主义中的其他一些部分,如艾德的嫉恶如仇,正义感,或者麦克对家庭的爱与保护,则得到了保存。可以说,主人公通过对理想主义一些部分进行有选择的舍弃与保存,完成了理想主义的“现实性改造”,这就是许多“为人师者”口中的“成熟”。若不如此,理想主义将在真实世界的腥风血雨中彻底覆灭。 3. 如果《洛城机密》仅仅是关乎“成熟”,还不足令我如此喜爱。艾德的“成熟”,不是油腻的,正邪边界模糊的暧昧。即便到了最后,艾德灵魂的内核仍然是正义的。简而言之,从程序正义退其次而求结果正义,从绝对正义妥协成为相对正义。 4. 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绝对正义与相对正义是正义的两个维度。本片中展现出来正义的第三个纬度是隐秘正义与外显正义。隐秘正义只注重正义得到伸张这一事实对于个人的意义,而不在意这个事实是否为社会公众所知。外显正义则认为伸张正义必须为大众所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伸张正义的最终目的:教育大众与强化社会规范,使得正义的理念更为深入人心。显然,一开始,艾德是外显正义的信奉者,而到了最后,他开始转而追求隐秘正义。我们不妨问问自己问自己,如果现在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到最终不会为任何人所知晓,我们还会坚持下去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热爱的,可能仅仅是这件事所附加的意义,而不是其本身对于我们个人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不纯粹”。艾德则是一个“纯粹”的人。到了最后,他没有花费什么努力去劝说他人相信自己伸张正义的故事,甚至顺从地参与构筑史密斯“英雄模范”的虚伪人设。对于艾德来说,史密斯是否被公众认定为罪犯已经不重要,只要正义的事实能够实现,并为“自我”所铭记,就已经足够。影片末尾展现出来的,正是这种独自一人承担“隐秘的真相”的迷人张力。这种张力,令人联想到《黑暗骑士》中心甘情愿为全世界所误解的蝙蝠侠布鲁斯韦恩。 一个人独自承担“隐秘的真相”的艾德,是否同时享受着那种“隐秘的狂喜”? 5. 我们很难说艾德的改变是进步还是退步,但不可否认,成熟的艾德更加迷人。“一切单纯的,都令人乏味,而只有混沌与复杂,才是美妙的无穷源泉”。我喜欢《洛城机密》,很大部分原因,正是因为主人公到最后所展现出来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展现于外在与内里,正义与邪恶,真相与谎言多个层面的共存与重叠。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最后的艾德2.0版本,已经成为了影片开头的艾德,杰克与巴德三人的综合体:有正义感,谙熟人情世故,同时又能够不择手段。理想主义青年天真单纯而叫人反感,圆滑世故的“社会人”油腻而引人生厌,唯有老练娴熟而又仍旧纯粹,能打破规则却又坚守底线的人,才是真正的“老炮儿”,值得被细细玩味。 白开水单调乏味,放坏了的劣酒又酸腐难饮,唯有美酒才能愈陈旧愈香醇。

 4 ) 350个字多一字也不行之《洛城机密》

最后一小段又超字数了……

白雪之下往往是最肮脏的,天使之城也莫过如此。整的像好莱坞影星的妓女断送了自己的明星梦却迎合了最下流的欲望。警队高层暗杀清理黑社会却也接盘了对立面的生意。三个警察各有所图却也心怀正义对抗黑暗。缺陷式的人物塑造更具真实立体感,也使得在法理和道德边缘游走的正邪对抗酣畅淋漓。高潮处的枪战尤其过瘾,从中能感受到《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黄金时代港片枪战戏的风采。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最后艾斯力在警局的口述,也许导演和编剧生怕观众没有捋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和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有意为之。然而个人看来这份“露怯”却削弱了影片的经典份量。其实通过三位主演查案时的互动,整个事件串在一起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无需通过竹筒倒豆子的方式全部说出,过于直白反而失了标签为悬疑的分寸。 三位主演:盖皮尔斯通过专坑队友而平步青云,电影里他拥有了全世界。罗素克劳的暴脾气看起来更像是本色出演,开最多的枪挨最毒的打,片场清道夫也属实不易。凯文斯派西享受着海报和演职表的头号待遇却戏份最少,从头到尾只挥了一下拳头,这种不费力还讨好影评界赞誉的才是真正大赢家。

 5 ) 理想之上向死而生

“罗罗·汤马西是我成为警察的原动力,我一心想要捉到那些自以为可以逍遥法外的人,我希望能寻到天道公理,可是慢慢地我失去了那份理想。你为什么当警察?”艾德如是问杰克,杰克垂下眼帘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不记得了”。

艾德 ·艾斯利,同仁们嘲讽地戏称他为“金童”,内部考试第一名,起点高,而且有背景,他的父亲是因公殉职的英雄警察,根正苗红。带着金边眼镜的他在一堆大老粗的同事里显得格外扎眼,进入刑侦部门之前他做的都是文职,而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书呆子想领导一群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受排挤是意料之中的事。

杰克·文森斯,警局里的明星人物,他乐得在这个大染缸里浑水摸鱼,靠给电影公司当技术顾问以及伙同八卦杂志曝光那些有肮脏交易的名人们而名利双收,拿外快也从不独吞而是雨露均沾上下打点,乍看他做人没下限,但他也不盯无缝的蛋,而那个单纯得有些傻气的小明星雷诺到底还是触到了他良心的底线。

巴德·怀特,基层警员里的实力派,因为身强力壮勇猛重情义而成为杜德利拉拢的对象。他嫉恶如仇,童年不幸的遭遇让他对弱小群体格外关注和保护,和艾德截然相反,对于人渣他一点儿也不介意使用非常手段,实战经验丰富所以最后才能救了艾德一命。巴德个性冲动很容易被人利用,他说自己“不够聪明”,可是分析案情时他的反应并不比艾德慢,他只是懒于把心思花在蝇营狗苟之上。 圣诞夜的群殴事件最能体现三个人的处事态度与能力,巴德宁可被停职也不肯出卖同事,艾德给上司策划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与事实真相并不相符,杰克则在权衡利弊后答应作证——给艾德的方案作证。 艾德是个理想主义者,尽管他也深知警局内部黑幕重重,但一开始他还是相信能够依靠自己的智慧拨乱反正的。杜德利连问了他三个问题,“对你明知有罪的人你会用栽赃的方式以确保法院判他有罪吗?”“ 你愿意用严刑拷打的方式让犯人招供吗?”“你会从背后射杀一个顽劣的罪犯以免律师为他脱罪吗?”,他的回答都是“No”,可是最后他还是要利用巴德的武力来对付罗还是从背后射杀了很可能会脱罪的杜德利。 作为父亲曾经的朋友,杜德利对艾德其实还不算太坏,也把他看得很透彻,他说他是权谋型的人才,才智过人但胆识不足——显然他们对胆识的认知不尽相同,劝他不要搞刑侦,当然他也很忌惮艾德,艾德的志向如果只是争权也还罢了,可是在夜猫子一案上艾德的穷追不舍让他感到了更大的威胁,他意识到他低估了这孩子的野心和决心,可是他自信能够力挽狂澜解决掉这个危机。 审讯夜猫子案件充分展现了艾德过人的智慧,这也是杰克和巴德对他刮目相看的起始。就如杜德利所言,他能看透人性的弱点,利用内讧他轻易就撬开了嫌犯的嘴,并且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仅凭着只言片语就迅速地串连起了案情的梗概,也正因为如此,他开始怀疑这是个陷阱,这三个人是替罪羊。而且他精准地辨析出危险的信号,意识到凶案组的人不能用,转而找杰克结盟,他掐得住杰克的软肋也瞄得准他的本性,巴德虽然和他矛盾重重可是他一样能在紧急关头说服他与自己联手。 杰克的善第一次体现在圣诞夜,眼看着局面就要失控,他去找巴德要他阻止史丹斯兰做出莽撞之举,只是没想到最后自己也卷了进去;第二次是去法庭作证的时候,他提醒艾德如果局长给他的好处是受到提拔那他可就要加小心了,因为这次事件里有些人会被整的很惨,而他将会跟他们的朋友一起共事,还特别提醒了他,如果他作证把巴德的前程毁掉巴德会找他拼命,虽然最后没说到底是谁令四个证人改变了证词,但巴德的工作是保住了。这两件事跟杰克都没什么关系,他和史丹斯兰或艾德也无交情可言,但他却没有作壁上观。当然在不要命的事上他也会淘气一下,比如艾德把拉娜·特纳(美国四十年代好莱坞著名女演员)当成高仿妓女那一段,可把他乐坏了。 从杰克与艾德那场关于理想的对话中看得出来,当年的杰克未见得没有过追寻正义之心,他只是和艾德一样“慢慢地失去了那份理想”。这场戏的台词写的相当好,既打动人心又没有煽情的嫌疑,杰克对艾德的态度由抗拒到肯定到接受只通过三个称呼变化就自然而然地带了出来,从开始带着怨气的“Lieutenant”到心平气和的“Exley”再到最后友善调侃的“College boy”,他接受了这个盟友。 良心这东西的价值因人而异,说值钱千金不换,说不值钱真是连半厘都不值,雷诺和杰克没有半毛钱关系,杰克本也没打算凭着良心过活,可是当雷诺横尸在他面前时他却决心为他讨回公道。和艾德联手时杰克其实很清楚可能没有好结果,雷诺之死所牵扯的人物不可能是几个街头小混混,艾德坚持要追查真相时杰克问他“即使你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巴德也问过艾德“你为什么这么做?夜猫子让你功成名就,你希望这一切都成为泡影?”,他们都明白能够操纵杀人越货的人肯定来自于警察内部甚至牵扯更高的司法机构,可是他们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这也是杜德利轻敌之处所以最终断送了他自己的性命。杜德利机关算尽,可是令他想不到的是艾德杰克和巴德都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更想不到这三个人会殊途同归查到同一条线索上并且暗中结盟。杰克的死我有点儿不能接受,他可不是笨人,这样一个在警局里趟了多年混水的老油条会一点儿都没怀疑过杜德利?他就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怎么敢那么冒然地就去找杜德利?我给自己作了下解释:大概是因为他从来没在凶案组干过,就像杜德利说的,刑侦这码事他是门外汉。 大家都以为巴德只是个四肢发达大脑平滑的莽汉,他自己也不够自信,可是只有他从一开始就追查对了方向,他看到苏珊·雷弗的尸体时就猜到史丹斯兰的死不一般,他从琳恩入手查到了皮尔斯·巴彻,也是他最先发现了地下室里巴兹·米克斯的尸体,继而查出了毒品的信息, 如果不是他早就对杜德利心生怀疑,盛怒之下仅凭艾德的那几句话是说服不了他这样的人的,他听到胜利旅馆就知道是个圈套,所以全副武装地赶过来救艾德,他唯一缺少的是艾德那种连贯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个和受教育程度是真的有关系,并不是智商的问题。 巴德这个人很简单,杰克这个人不简单,但给他俩不难定义,他们是两个好人,虽然在道德上有暧昧有瑕疵,但谁又是一尘不染的圣人呢?伟光正的人物本来就是反人类的存在。唯有艾德,你很难给他下定义。首先,你不能否定他追寻正义的决心,甚至在正义这条路上他比杰克和巴德走的更积极更主动更义无反顾,而且他确实也没害过谁。但说是好人,他似乎又不完全像。以我们的印象觉得,在警队和军队这样讲求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中随时要性命相托的职业里,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当告密者,这很好理解,因为不管你的告密是出于正义还是出于私心,一旦你得罪了这个团队,受排挤还是小事,你真的无法确定会在什么时候会在哪里被自己人放冷枪,而且不管好人坏人相处久了都是有感情在的,所谓官官相护,有时候还真不一定就是为了利益,比如巴德不肯作证是出于感情的考量而杰克不肯作证则是出于利弊的考量。但艾德不介意,在查处群殴事件时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表示愿意作证,并且给出了极其完美冷静的方案——处罚几个已经能拿到退休金的人强制他们退休,将史丹斯兰和巴德入狱以儆效尤,用切断外快的手段来胁迫杰克出庭作证,注意,这是完美的公关方案可不是事实真相,并且,他凭此为自己捞到了刑侦警督的晋升,连杜德利都问他“你或许可以因此渔利,但你受得了局里同仁鄙视的眼神吗”,艾德自信地回答“我受得了”。老实说,看这一段的时候我可不觉得他有多正义,你也可以说他刚到刑侦部门而且一直受同事排挤,跟谁都没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处理谁或是利用谁都不会引起他的情感波动,而且这些人哪个都是有缝的蛋,不算冤枉,只是我觉得,他的初衷或许确实是为了正义,但选择的手段最终却可能带来背道而驰的结果。 艾德对权力的渴望是一目了然的,而贪图权力在本质上和贪图金钱并没有什么区别,在你利用权力的时候它亦有反噬你的力量,当它在你的生命里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时它就有可能随时压垮你的良心。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谈恋爱,敢说为了爱什么都能放弃的都是二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你断不可能听到哪个四十来岁事业有成的男人说为了爱你头可断血可流事业皆可抛的,因为什么?因为成本不一样。当你只有十块钱的时候,抛弃它就能赢得一份爱情那简直是赚翻了,可是当你坐拥十亿身价的时候你能为了一份爱情就轻易地舍弃它吗?同样的道理,当你只是一个小小的队长的时候你可以为了真相为了正义放弃它,虽然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会为了一起与己无关已经结案的黑帮火拼而抛弃司法部长的位置吗?这个问题真的不用回答,或许有人的答案是会,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 艾德心有正义但老于世故,他深谙为官之道并懂得利用利益交换来换取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在这样尔虞我诈的生死场上他随时都可能被陷阱绊落摔得粉身碎骨,想要立于不败之地仅凭智慧和警惕是不足够的,而这正是让人不安之处,想在这潭污水里出淤泥而不染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当他一次次为了平衡利益而做出妥协和交换的时候,谁能保证哪一次他最终出卖的不会是自己的良心?艾德看似游刃有余平步青云的升迁之路其实荆棘密布,他大概只有两种结局,要么为理想而死,要么最终同流合污。

当琳恩披着一袭黑色斗篷如同一个魅惑的女巫般神秘地推门而入时,巴德对她一见钟情,那个镜头拍的真美好,他望着她,目不转睛,仿若命里注定,他只能跟随着自己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向她,你能那么清晰地感受到爱情的气息,如此甜蜜而令人心动。 其实艾德对琳恩也是一见钟情,他对她除了欲望当然也有爱,只是不如巴德爱的那么深切,毕竟对于艾德这样的人来说,爱情永远不会成为生命的中心,就如琳恩所说“有人赢得了全世界,而有人赢得了一个从良的妓女和一趟亚利桑纳之旅”,巴德可以为了爱情远走他乡,而艾德不会,他要的是全世界。 我特别喜欢艾德对琳恩说的那一声“Bye”, 他望着她,目光温存,恋恋不舍,仿佛是在跟生命里的柔情做最后的告别。

你听到过梦碎的声音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听到过。雷诺对杰克说“当初来洛杉矶时我不知道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杰克说“谁不是呢”,是呀,无论是艾德杰克还是巴德琳恩乃至苏珊雷诺,他们肯定都有过光辉灿烂的梦想,他们可能谁都没想过要做坏事当坏人,他们都曾渴望活得坦荡而美好,可是当现实像寒冬里的一盆冰水兜头泼下时由不得你不清醒,美梦总是要醒的。这个世界再怎么向前进再怎么看起来很美好,它的华丽之下也一定是千疮百孔,以前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后来我相信人之初性本恶,现在我相信人生来就是一种善恶同体的生物,绝对的善绝对的恶可能也有,但只是极少数,它永远成为不了人类这个群体本性的主导,如果人注定既是天使也是魔鬼,那么你就不能寄望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活成纯真年代里自己想象的样子。即使是大获全胜的艾德他的梦随着他的成功也在破碎,或者说他的梦碎的更彻底,回过头再想想杜德利问的那三个问题,他用行为做的回答其实都是“Yes”——非他所愿却是必然选择,当你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走投无路时就会发现,想要得到一样东西你总是要付出更多的东西来换取,值得吗?我不知道,能回答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决定为理想而生,那么你也要有为它而死的决心,不然,就做个随遇而安不好不坏的普通人吧。 如《洛城机密》这样剧情饱满角色丰盈表演完美的电影真的很少见,没有一个角色拖后腿,包括演技一直备受诟病的金·贝辛格,她因此一举拿下了金像金球两个影后——虽然有点儿令人意外。盖·皮尔斯、罗素·克劳、凯文·史派西,这三个人即便在当时也皆是响当当的演技派,尤其是凯文·史派西,你很难想象除了他还有谁能把杰克演绎得如此自然令人信服。据说夭折的电视剧版《洛城机密》里由基弗·萨瑟兰出演杰克,我认真想象了一下,虽然我也非常喜欢基弗,但在《24小时》里看惯了他苦大仇深的样子(噫,巧得很,《24小时》里基弗的角色也叫杰克),觉得他的杰克·文森斯大概不会如史派西的轻松自如。克劳和史派西在之后的演员道路上所获得的奖项都可以各自开办一个博物馆了,皮尔斯没有太多辉煌的获奖纪录,但演技却从来没受到过质疑。 《洛城机密》出品于1997年,时隔三年后,2000年,史派西凭借《美国丽人》拿下了72届奥斯卡影帝(他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首次提名就获得男主男配双料影帝的演员哦),同年克劳拍了巅峰之作《角斗士》并凭此拿下了73届奥斯卡影帝(而且72届73届74届连续三年他都进入了奥斯卡影帝的提名名单哦),也是同年皮尔斯拍了备受赞誉的《记忆碎片》,虽然皮尔斯在里面的表现广受好评却很可惜没有拿下74届奥斯卡影帝,甚至都没有得到提名,都是命呀。 我对史派西的热爱无从讲起,已经说不上来是从哪部电影哪个时刻哪种表情开始,反正他演什么我都喜欢看,哪怕电影本身很烂。抛开演技不谈,史派西的外貌我也喜欢,你可以说他没长相没身材,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他比克劳或是布拉德·皮特缺少男性魅力,而且他是胖了还是老了都没关系,就算他演到八十岁我也一样会热爱他,《纸牌屋》我能从第一季追到第四季完全是因为史派西是绝对主演。 《角斗士》我到现在也还没看过,只记得当年在电影杂志上看到过克劳提剑而立的海报,附注的文字却是他和梅格·瑞恩的婚外绯闻,大意是说为这个男人是值得抛夫弃子的,虽然三观尽毁,但对这个男人相当好奇。后来克劳回应记者对这段情的追问时说“我只是爱上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我忽然有点儿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出众的女人都爱上过他了(和他传绯闻的多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演技与美貌并重的女演员),即使多年后,即使没有在一起,他说起她还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 要是没记错的话我第一次看克劳的电影应该是《国家要案》,反正第一眼看到的他肯定是个邋里邋遢的死胖子,所以几天前看《情如物证》里面那个单纯温和笑起来很害羞的男孩克劳真真是骇到我了,应了那句话,谁没有过年轻貌美的时刻呀。但我依然觉得《洛城机密》里的巴德是克劳最好的样子,三十到三十五岁真是男人最好的时期,相貌还在,气质渐起,只要没过度放纵自己身材也不会走样,那时的克劳就是如此。 皮尔斯的电影我看的不多,《记忆碎片》连看了两次也没坚持到最后,而且完全没看懂,打算凑凑智商再看第三次。《普罗米修斯》、《钢铁侠》、《拆弹部队》这些电影里他的戏分都不多,真正认识他还是从《洛城机密》开始的。其实我特别想看他和雨果·维文的那部《沙漠妖姬》,但据说里面他俩的造型相当雷人,这个确实有点儿挑战我保守传统的观念,我得攒点儿勇气才能去看。

 6 ) n个男人一台戏

    这样的片子很适合在闲的时候看,因为遵从1950s的风格,舒缓,偶尔的小拐弯,然后才是激流险滩,最后的结局倒是相当的赞叹。

    三个男主角各自的特点,在开头就已经介绍得很明确了。一个很爱当明星,却因为害了一个年轻演员而追查真相;一个爱权术,政治比探案更出色,却因为心头的纠结而选择做警察;一个很暴力,去粗中有细,因为童年经历过父亲弑母而投身警界。说实话,三个人的共同点是,良心尚未泯灭,虽然警界有很多“潜规则”,但是这三位还是颇有点“匡扶正义”之感。

    于是最后的枪战在所难免。他们的对手,其实不是那个老警长,而是制度。警匪勾结、私下的毒品交易等等罪行,这一切源于制度。最后埃斯利的妥协,也是对制度的无奈。从这一点上来看,电影的深度是足够了——这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伸张正义的结局,因为真正的敌人是杀不完的,你所对抗的是整个制度。巴德的离开,也是无奈,因为在这套制度下,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清白。既然你我都有彼此的把柄,那么就交易吧,至少不要互相拆台,否则鱼死网破后遭殃的,将会是整个警界。

    这部片子最妙的地方,不是最后的恶有恶报,枪战的结局和《英雄本色》里面的情节类似;最妙的地方,是隐晦地表达了当时美国警界的主流风尚。不仅仅在洛杉矶,洛城有好莱坞,当然表达的要更显著。除了通过电影、广播、报纸、电视宣传警察的勇猛、牺牲之外,那些肮脏的交易完全被假象掩盖了,大不了找一个替罪羊,一般是少数裔、偷渡客——反正他们都有罪,多一个罪名没关系,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些恶人的“敌人”,是那些“好”警察,是那些真正想做警察的人。换句话说,一切都可以妥协,除了那些不能妥协的人;一切都可以交易,除了那些不想交易的人。

    大概这是同类电影里面,最不动声色地犀利之作了。

 7 ) 洛城机密背后的故事

注:本文并非我原创,资讯来自我以往观看的一些油管视频,很遗憾我忘记了原视频出处,如果有影迷能够提供原视频地址,我会以最快时间将原地址放至本文醒目位置。我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我自己查找资料更方便。

主创团队谈谈这部电影背后的一些事

1,大家都知道这是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原作者James Ellroy称赞这部片为“一部高雅的电影”,他坦承,虽然洛城机密的世界是他创造的,但柯蒂斯的电影版却是超乎他想象的,这是他能给出的最高评价。他说,当他重看自己的小说版时,他会看到电影版的演员们说出台词的样子。

2,导演提到,他十分重视电影中的光线,他希望展现南加州的光芒,阳光中应当透出柔软,这样才能中和当地的荒漠地形,而意大利摄影师Dante Spinotti认为这部电影应当展现这座城市的外在性。

透出柔软的洛城光芒

3,导演一开始就对摄影师说,这部片不该以典型黑色电影的手法拍摄,不过摄影师立刻回问他:什么是黑色电影?

4,导演在拍摄初期找了几十张照片给摄影师看,他希望电影的画面看起来就是这种风格

5,剧组观看了数部导演喜爱的50年代电影,他们发现当时的电影里街上的行人、车辆、布景都远比现在要少,而以现代眼光来看这显得太过空旷

为了让电影更符合现代化眼光,剧组故意让画面中出现的元素更加丰富,让街道更像如今的城市。

6,导演说,他希望可以在画面中传达一种反差,既是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也是角色自我认知与来自他人的认知之间的反差

你们需要一个英雄

7,导演认为,为了凸显影片时代感,在片中应当出现一些戴帽子的人,但他们不应是内容的中心,而是图像的一部分

8,主演盖·皮尔斯说,导演内心是一个非常温暖又敏感的人,因此导演在这部电影中使用的颜色也主要是棕色等温暖的颜色

温暖的巴德

但对于他饰演的Ed来说,这个人物是一个有些冷血的野心家,因此当他出场时,他的服装总是灰色、深蓝色等冰冷的色调

冷血又精明的艾德,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9,盖·皮尔斯来试镜时,导演对他的尖牙不满,希望他能把牙磨平

盖·皮尔斯试镜图

盖·皮尔斯不愿做手术,因此最后他们的做法是将盖的牙齿包住并进行了略微延长

10,盖皮尔斯说,在本片里他学到了静止的力量。(在艾德得知真相的那场戏里,一张凝固的脸配上特写镜头却营造了绝佳的戏剧张力,这个做法堪称导演教科书)

11,导演称,当拍摄杰克·文生被杜德利警长杀死的那场戏时,他的想法就是要以最平凡、最普通的手法展开这段故事。

12,接上,编剧Brian Helgeland说,每次他看到这场戏都会被凯文·史派西惊艳,

“凯文面前有一杯咖啡,而他正要把手上的咖啡弄干净,这太完美了,因为这并不是剧本的一部分,这是演员对表演完全投入的一瞬间...这总是让我很震惊,我是说,一个正要把手上的咖啡弄干净的人怎么会突然被打死呢”
这个动作是凯文自己的发挥

导演继续评论

“我们拍摄这个镜头时,难以置信的是,我真的能看到他眼中的光芒逐渐散去,如今你可以用数码技术创造这种镜头,但当时凯文靠的完全是自己的表演”
杰克·文生逐渐死去
杰克·文生逐渐死去

剪辑师说,在初剪之后,他和导演都觉得这个死亡镜头应该更长些,所以我们最后看到的画面是,摄影机一直对着凯文拍摄,直到他忍不住转眼球

13,凯文自己说,文生之死这场戏有着绝妙的构思,而拍摄手法也十分简单,因此观众绝不会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凯文认为这个镜头处理得越是安静效果就越是可怕。

凯文说,拍这场戏时他的视线总是忍不住随克伦威尔移动,而他又得假装自己慢慢死去,所以他要求剧组帮他在对面厨房的墙上画两个黑色的大圆圈,这样他就能把视线从克伦威尔身上转移到圆圈上面。

14,片中关键台词“罗罗汤马西”为电影原创,据导演说,这个台词是为了让已死的杰克透露关键信息,同时也为了让大家知道杜德利是坏人,最终主创们想出了这个台词。

15,小说《洛城机密》是小说《The Big Nowhere》的续集,而电影版片尾的旅馆大战正是来自小说《The Big Nowhere》,编剧坦言他们捡了个现成,而在小说中,杜德利警长活到了《洛城机密》这本书的最后(不过,他在小说的续作中死掉了)

16,编剧说,我只是想认真制作一部好电影,假使这部片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也没有获得任何关注,我也会因我的工作与这次合作经验而自豪。导演说,他知道他正在制作一部他和他的同事们都会喜欢的电影,这对他很重要,而(《洛城机密》由于遇到了《泰坦尼克号》而在当年奥斯卡上收获无几的)事实证明,在电影行业中从事你热爱的事业是艰难的

导演与编剧当年的合影

完。

 8 ) 4 cops 与 RolloTomasi

这种编剧出彩的片子,看起来总是那么快乐。第一次看的时候,给我以意外之喜;过后再看竟然仍旧如饮醇酒。丝丝入扣峰回路转的情节铺排、层峦叠嶂般的人物形象,都在诉说一个字“经典”。
片中四个主要警察的角色,耐人寻味;在表演上,Russell Crowe已经开始表现出他后来那颠倒众生的“铁汉柔肠”的演技;Kevin Spacey那举重若轻不着痕迹演绎更是余韵无穷;Guy Pearce和James Cromwell一正一反的角色对照,两人竟然也都演到让观众正邪难分的地步,相对而言,Kim Basinger虽有蚀魂销骨之魅但是个人觉得不如几位老兄出彩。几个人的精彩演出让其角色完全立体起来。实际上他们角色的丰满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出色的表演。编剧和导演的精心构筑,使得几个警察之间互相映衬;镜子般照出了每一个角落。正如,好的文笔在写人的时候,不会自己去评论笔下的人物,而是通过情节乃至于其他人物来表达。
几个警察的对比相当有趣:
  巴德直率又嫉恶如仇,看似不可能处于暗面,但是偏偏被暗面利用,最终竟然还是凭借本心的正直得到善果---------这是一个和角色的性格百分百吻合的命运之线。
  艾德看似理想主义者,但偏偏具备聪明才智和老手也不及的权术手腕,仿佛政客般的表现正好和巴德形成鲜明对照;看似有一万个理由让他最终落入同流合污的轨道。但他是外和内刚,不择手段的表面下隐藏着不达成正义誓不罢休执著,最终破局而出。
  杰克看似腐化警察的典型又好出风头,但是如果剥开他老江湖油滑表现的外壳,反倒是几个人里面最细腻最有层次的人物个性,加之Spacey的出色演绎,让这个人物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血腥圣诞案(警察打人与作证风波):
  对比:
  巴德直接了当,义气为先,即使自己被停职也不指正同僚------------注意他的逻辑,不是法律条文而是单纯的人情。
  艾德不但打算作证,而且出谋划策。既可以看作着理想主义者的天真愿望,也可以解读为翻云覆雨政客型警察呼之欲出。他的思路简单明确---------法律加逻辑。
  杰克则毫不在意的就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在前两个人分别占据了“公”“私”两面的情况下。虽然他的作法早在艾德和史密斯队长计算之内(自保为先,不指证他人也是不想惹麻烦),但是以杰克的主导思路“人情世故”来看他的选择也无懈可击,法律或者义气看起来根本不能烦扰我们超群的杰克。
于是仿佛精妙的棋局,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个性选择下得到了相应的结果。巴德被史密斯复职但是他的耿直受到利用;艾德得到了升迁和自己想要的职位及权力,代价是被同僚所不齿;杰克则再次于手脚并不干净的情况下“全身而退”,继续悠哉游哉。情节的发展,仿佛就是某句名言的注脚一般:性格决定命运。
三个警察的不同色调和形象,在这一个回合,非常清楚地显现出来了----------其实还捎带着史密斯队长,他被三个人反衬为老资格老经验富于手腕的头目形象,实际上三个年轻警察的“把戏”他似乎全部都有套路对应。但是如果我们认为这几个人就会如此发展下去,好像一般的警匪片那样的话,可就上了编导的大当!他们注定不会是扁平人物,接下来的情节把观众引入了崎岖的小巷,加强前述形象的同时,也会展现几个人的不同一面。
很多细节都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例如巴德对复职的诱惑问都不问直接收下了警徽和配枪,体现出他率性而为;杰克看到“法兰西王朝”的印记从而开始留心,证明了他其实并非仅仅是个整天想着出风头的混子,内在的他确实是个“警察”。那么艾德呢,他到底是政客多一些还是警察多一些呢,至少在同僚眼里他越来越象前者。
  隐藏线索:神秘美女、前警察、名片

NiteOwl咖啡厅案(前篇):
  细节:
  总算碰上刑事案件艾德极度渴望自己来做,但是史密斯队长打算亲自处理,只给了他一个副手---------潜意识里面大概觉得这个理想主义者书生意气的菜鸟大概弄不出什么花样来(He is soooo wrong)。
  艾德和杰克与线人对话,信口胡扯这种事情,一本正经的艾德学得很快。关于艾德的眼镜,杰克一脸OMG的表示“just don't shoot me”,哈哈。在嫌犯屋外Ed/Jack和另一组人的对话,Jack狐假虎威的样子(其实他不是认真地假威,但是他的脾气就是这么的“坏坏”)。
  对比:
  艾德被指派为局内勤务,他却极度渴望外勤调查;人情之王杰克的线民策略给了两人一次合作机会。那场戏Spacey的表情那个叫绝!而巴德第一时间找到了前面的线索“美女”,使他的粗中有细浮现出来(忍不住八卦一下,不要总抱怨为何总是人家抱得美人归,看着点,像人家这样“每时每刻把美女放在心上”!哈哈)
  隐藏线索:丽塔.海华丝、男友、死警察

结案?(NiteOwl咖啡厅案中篇)
  对三个可怜的黑人嫌犯的审问那一段,实在精彩。艾德固然表现不凡,让轻视他的同僚大吃一惊,但是编导也举不放弃任何塑造角色的机会,来看对比:
  巴德的怒火无法压制,因为谈话中再次涉及到女性受害者,他冲进审问室,用“不合法”的手枪轮盘赌式逼问强行撬出供词。
  艾德再次展现高超的技巧,利用信息不对称,几次断章取义的诱供轻易的把三个嫌犯摆弄得团团转。认为他只会钻营的同僚全都大吃一惊。
  杰克好生悠闲的看报纸,这么多人在“用功”,他才不着急呢。
  隐藏线索:获救者、脱狱
这一段以艾德为主,巴德为辅,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的特点越发的突出。紧接着就是两人第一次冲突,更加凸现两个人的差异-----------巴德口中的正义使用自己的判断和行动来体现,但是在艾德看来那不但枉法而且把事情搞糟,在两个人看来对方都是彻底的AssHole。这里请注意细节-----史密斯队长。
随着艾德盯住不放的追查,很快逃走的三个嫌犯在枪声中落幕。文质彬彬的书生也变成了“散弹艾德”,成了局子里和新闻界的新英雄;无辜的少女得到了营救,逃走的犯人全部身亡,一切看起来都如此顺利,甚至是过于顺利了。看到这里,即使缺乏背景知识的人也会觉得几个黑人实在被欺负的惨了,都说不上几句话就招来一顿乱枪,这是那个时代的sin--------种族歧视。
看来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巴德继续贡献体力作些DirtyWork同时开始迷恋酷似明星的美女,BigJack也回到了久违的聚光灯下,但在婉转的老歌声中其实暗流涌动。艾德觉察到证词的矛盾,巴德更是再一次通过“美女推理”(赞一个,哈哈,他的所有线索都和美女有关,不愧护花使者),找到了新的线索!

RolloTomasi与不走运的Hushhush明星案
这一段绝对属于我们的Jack的独角戏,Spacey真的把人物丰富的层次和内心挣扎演活了,与轻描淡写之中!可怜的受害者没能一年内两次登上Hushhush封面,但是却唤醒了Jack体内的的那个“警察”!
然后就是全篇的题眼之一,Jack和Ed的对话,以及最最关键的一个词RolloTomasi(MagicWord),经典了就不重复了。如果说前一个受害者让Jack醒来,和Ed的对话就是真正点燃了他。
  隐藏线索:WhatEverYouDesire,RolloTomasi

边看边写好累,暂停,休息一下,先享受剧情再说。
----------------中场休息地分割线-------------------

 短评

最后一部分就像在看两个相爱相杀的男主角做爱做了30分钟还持续高潮。克劳叔简直帅CRY!

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老套无悬念,还行

8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还行

Some men get the world. Others get ex-hookers and a trip to Arizona.

9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三个男人,三种性格。史派西是脸面(人脉)、罗素是拳头(武力)、皮尔斯是头脑(智慧)。头脑说出了信仰,先找到了脸面,脸面死后头脑和拳头结合,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摧毁黑暗。类型片的经典。

10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世界永远都有处于灰色的地带,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黑暗

12分钟前
  • 力荐

真是好看死了,三个我大爱的爷们彪戏,没有比这更爽的了,华丽时代背景+完美叙事剪辑,从情节到细节,从演技到设计,无可挑剔。

17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在那些电影里戏份最少,演的最好的家伙,为什么总是叫凯文·史派西?

22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就爱那个年代的美国

24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力荐

旧影回眸,发现这片在讲“不要低估”。警界同事低估了眼镜新人艾德的勇气和暴力;艾德低估了蛮牛巴德的智商和魅力;杰克低估了高佬队长的心狠手辣;队长也低估了巴德在暴怒后的理智自控……但个人最喜欢的是,精明的艾德严重低估了被绑架墨西哥女孩的复仇之心以及对于警方办案只为替罪羊的洞悉和巧用,“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离开,我只想让他们死!如果不是夜枭酒吧有白人被打死,谁会在乎一个被绑架蹂躏的墨西哥女孩?我所作的(伪证)只为正义!”

27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bud太牛逼了!真是条汉子!

32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spacey的那个角色真出彩。

34分钟前
  • 草威
  • 推荐

可以说是冷硬推理改编电影的极致 唯显不足乃是某罗中三枪结尾居然还活着(虽然说得出那句很著名的话语了):母亲死三天被发现的桥段原来早有人用过。凯文的聪明角色能够赢整个战争,探长终究还是大意了呢,从一开始的智斗处于下风就注定了他的败局。但注意最后凯文是伸张了罗素的“正义”,结局向上。

37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片子虽然有点老,但是还挺好看的。算是经典吧

40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一部精彩华丽、从情节到细节都无可挑剔的经典警匪片。被扭曲的正义和拳头,罗罗托马西和永恒的微笑,有人赢得了世界,有人赢得了从良妓女以及亚利桑纳之旅。当年比泰坦尼克更应该拿奖的片子有一堆,这个是最冤的~

43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精彩之至。让人记住太多的面孔。

4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经典的老派罪案片,能让人联想到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节奏非常之快,线索却清清楚楚;就像唱曲名家,一板一眼干净利落,毫无半点拖泥带水。当年输给泰坦尼克号真心冤了...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艾德•艾斯利清楚自己的目标,对支持这一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最难得的是他仍有底线。

53分钟前
  • 八点钟有骨气
  • 推荐

故事整体拼凑起来相对完整,主题也表现很精准。

58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有人赢得全世界,有人赢得从良的妓女。而正义,哪儿都没有。

1小时前
  • 荞麦
  • 力荐

剧情错综复杂,表演精彩到位,三个主角个性鲜明,好莱坞警匪片中的经典,当年奥斯卡惜败于《泰坦尼克号》。极其喜欢Kevin Spacey亦正亦邪的表演,就是挂得太早了~~

1小时前
  • 战国客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